央行工作会议:未提“加强房地产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

被市场视为2019年货币政策风向标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从最受关注的央行年度主要任务看,从货币政策、流动性到对汇率表述以及需要防范化解的金融风险,均悄然生变。

不同于去年用500余字概括2018年工作的9大主要任务,央行今年花了1500多字来详细阐释。

央行工作会议:未提“加强房地产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

在最受关注的货币政策上,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一致,央行今年工作会议对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也从“要保持中性”改成了“要松紧适度”,并强调要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平衡好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而去年 “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并未出现。此外,对流动性的表述从“合理稳定”调整到了“合理充裕”。

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方面,今年明确提出稳妥推进利率“两轨并一轨”,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央行去年曾提出,目前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两轨”并存,存在存款“搬家”现象,一定程度上推动银行负债短期化、同业化,资金稳定性下降,成本上升。

在继续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上,今年央行并未强调“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

“进一步落实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各项政策措施”成为了第二个被提及的工作任务。

不同于去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的较宽泛表述,今年央行将目光瞄准了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出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继续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从债券、信贷、股权等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积极推广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鼓励地方政府成立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基金,推动实施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

在“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上,央行今年提出要稳定宏观杠杆率,推动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加快补齐金融监管短板。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连续被关注,而“加强房地产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今年并未现身。

在连续强调要“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时,央行在今年给出了具体方向,即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优化央行间货币合作框架。完善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服务框架。

而在推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上,

央行今年同样明确,要支持自贸区、自贸港在外汇管理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推广资本项目结汇支付便利化试点。保持对地下钱庄高压打击态势。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管理框架。不断完善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

在“深入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上,央行提出要按照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推动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确保已宣布的措施尽快落地,不断研究推出新的开放措施。继续深入开展“一带一路”投融资合作。支持企业真实、合规对外投资,推动“走出去”高质量发展。

在金融市场方面,央行今年的关注重点从“平稳健康发展”推进到了“创新发展”。不仅提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持续推动债券市场产品创新和规范发展,还表示支持境外主体在境内发债融资,鼓励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

此外,与2018年相同,“全面提高金融服务与管理水平”和“持续加强内部管理”是排在年度工作任务的第八和第九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