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Air君有話要說

提起膠片,很多人都會想起濃郁飽滿的色調以及那厚重的顆粒感。與數碼的快捷不同,膠片攝影更需要我們的耐心。無法立刻查看成片,無法馬上拿到沖洗好的照片······而正是這種充滿驚喜的期待感,讓我們無法自拔地愛上了膠片攝影。

而今天,Air君想給大家分享下經書同學經過多年膠片拍攝經驗,“吐血”總結的《膠片機及膠捲購買指南》,有計劃入坑的盆友,千萬別錯過~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近幾年逐漸淡出大眾視野的膠片開始復興,膠片特殊的質感和色調在互聯網絡中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和喜愛。與數碼相比,膠片具有更細膩的成像和更高的寬容度,到現在為止,數碼也還不能完全地代替膠片的特點。

一位朋友這樣描述過膠片和數碼的區別:“數碼相機是通過電子感光無件來成像,它所做的就是在用數字來模擬它感覺到的顏色;

而膠片的成像顏色是非常不真實的,它的顏色是跟現實中不一樣的。它是通過快門一瞬間進來的光照在底片上,這時候底片上上億個銀鹽分子見到光後瞬間產生化學變化,產生了影像呈現給你。因此這兩者的區別,一個是在模擬,一個是在創造。”

儘管膠片有許多麻煩的地方,比如需要衝洗和相描等過程才能收到最終的成像,卻也因為充滿未知的等待和讓人驚喜的效果帶給大家許多快樂。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膠片愛好者出現,我也經常被大家問到關於膠片一些常見的問題,這裡就來一起說一說。希望可以能對喜歡膠片或者正準備入膠片坑的朋友們一些幫助。

我使用過的膠片機

1、美能達的PS機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高中畢業的時候,因為看了喜歡的博主用這款拍照,瞬間就迷上了。於是我買了人生第一臺膠片機——美能達的PS機。這款膠片機充滿電影感的寬幅效果讓人震撼(更專業的說法是偽寬幅),拍出來的畫面就好像拍出來電影截圖的感覺,色彩也很棒。缺點是外漆比較軟,很容易被刮擦。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2、奧林巴斯u2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後面用了一段時間朋友的奧林巴斯U2,這款號稱豆瓣神機,35MM的廣腳加上2.8的大光圈,性能比較綜合的一款傻瓜機,外形也小巧,非常適合旅行和掃街。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3、佳能AE-1P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因為我時不時也會拍拍人像,所以買了膠片單反佳能AE-1P。最開始是用相機一起帶的鏡頭50MM 1. 8,後面“斥資”換成了50MM 1.4。大光圈的鏡頭在虛化的效果和畫面的銳度上都有更好的表現。

這款相機外形很文藝,偶爾給客人拿在手裡出出鏡也能成為很好的道具。

不過手動裂像的對焦方式,在對焦時需要一些經驗和技巧,比較費時,不容易抓住人物瞬間的表情和動作。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4、FUJI BLACK F1.9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最後就是我旅行的時用得最多的月光機了,也是FUJI N.A TURE S。這個相機有兩款,一款是定焦的,最大光圈1.9,另一款就是我在用的變焦,最大光圈2.8。定焦那款的光圈大效果也很好,但是變焦的在旅行時非常實用。為什麼俗稱月光機呢?

是因為它在只有月光的地方,也可以通過相機的NP模式不開閃光燈進行拍攝。

經過這幾年的使用經驗來看,陽光明媚的景色自然不用說,即使在暗夜裡或者微光下,再或者是強烈的逆光下,月光機的表現都可圈可點。另外它的外形美觀小巧,旅行的時候如果沒有過高的要求,帶上它就足夠了。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每次發照片都有朋友在問是用什麼相機拍的?在這裡想我和大家解釋下,其實相片的成像其實主要取決於膠捲、鏡頭和衝掃,和機身的關聯並不是那麼大的。接下來,我再來跟大家嘮一嘮膠捲和衝掃。

關於膠捲

說起膠捲,這裡面的分類和數量真的太複雜了。彩色卷、黑白卷、電影卷、反轉卷每一種裡面都有各種牌子和種類,門道真的太多了。不同種類的膠捲在銳度、色彩、寬容度和顆粒度等各個指標上都各有千秋,使用者也都各有所好。我這次就先介紹幾款最通用和日常的膠捲吧。

1、柯達金KODAK200和愛克發VISTA400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這兩款是我用的最多的膠捲——柯達金KODAK200和愛克發VISTA400。我的風景照基本都是這兩種膠捲拍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它們物美價廉,狂按一陣也不心疼。不過近幾年膠片市場回暖,這兩種膠捲也是眼睜睜看著他們從十幾塊漲到了二十幾塊,心在滴血。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我偏愛景物在陽光下明亮溫暖的色調,因此選擇的

這兩種膠捲拍出來的膠片也都是色彩飽度高和並且略微偏黃或者偏紅的。這兩者的區別主要是感光度的不同,400的我一般在早晨或者傍晚等天色較暗時用,200的多數用在太陽光線強烈的時候。

2、富士C200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這款富士C200也是我之前用的比較多的,它也同樣物美價廉。

這款膠捲適合多數的普通題材,富士總體偏綠一些。不過這個卷有段時間質量出了問題,掃描出來顏色泛紅,我也遇到了,後面就沒有再用它了。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3、Ektar 100和PORTRA 160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這兩種都有點貴,本窮人我用得比較少,一般拍人的時候才會用。這倆色彩豔麗,質感細膩,適合拍人像,不過有時會有一點偏紫紅。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其實135的彩色負片還有很多種類的膠捲,我最常用得就是上面這幾種。另外諸如富士業務100和400、LOMO卷、柯達PROIMAGE100專業人像都能帶來很多不同又驚豔的效果,大家有興趣的話都可以去嘗試下。

另外一種是我最近入坑了的電影卷,我只用過5207這一個型號。這種電影卷真的太細膩太溫柔了,電影卷比較偏向專業領域,濃縮了KODAK技術精華,比普通負片有更高的寬容度,以及更好的描述特性,最大化保留高光馬暗部的細節。缺點就是太昂貴,也比較考驗後期的校色能力。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關於衝掃

1、沖洗工藝

C-41代表彩色負片的沖洗

ECN-2代表電影卷負片的沖洗

D-76代表黑白負片的沖洗

E-6代表反轉正片的沖洗

這幾乎涵蓋了市面上所有常見類型的膠捲沖洗工藝了,一般我拍普通彩色負片就是選C-41。

2、掃描儀的區別

我們所謂的衝掃就是膠捲的沖洗和掃描,掃描的效果主要取決於不同的掃描儀。我最常用的掃描儀就是SP3000,我所有的膠片(電影卷除外)都是用這款掃描的。

下面是不同掃描儀的一些區別,用了我最常用的衝掃店“焦平面”某寶產品頁面上的對比圖(已授權),可以更直觀地瞭解不同掃描儀的區別。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我的樣片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SP300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諾日士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愛普生(電影卷5207)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哈蘇(電影卷5207)

不同的衝掃也奠定了膠片風格的基調,SP3000偏向於真實,SP2000濃豔,諾日士淡雅,哈蘇和愛普生都留給了膠片更多的後期空間。

關於相機

膠片機種類繁多,我大致分成這幾類(不嚴謹)。

一次性膠片相機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如果你想先嚐試一下膠片的感覺,可以買個一次性的膠片相機體驗一下。相機裡面是一卷膠捲,柯達和富士都出了對應的相機,外形也很好看。這個拍完之後直接整個寄去衝掃店衝掃就可以了。

機械膠片單反相機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這類相機的顏值非常復古,就算不用來拍照,模特拿在手裡當道具都是很好的。作為老一代的單反相機,它們做工很精巧,機身質感棒。因為幾乎已經停產了,一些稀少機型的收藏價值也很高,像佳能AE、尼康FM、美能達X700、奧林巴斯OM-1等都屬於這一類,也算最能體現膠片情懷的相機啦。不過這類相機也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需要手動對焦,操作繁瑣上手慢,顯得有些費時費力。極不適合抓拍,因為有些轉瞬即逝的畫面慢一秒就可能錯過了。

自動膠片單反相機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這類相機因為可以自動對焦,因此對於拍攝者來說操作簡單很多,並且功能齊全,提高了拍攝的效率,讓膠片的使用也更加普及。像佳能EOS 1/E0S 3/EOS 5/EOS 7、KISS系列等都屬於這個系列,不過這類相機普遍體型笨重,不便於旅行攜帶,專業拍人像的會用的比較多。

傻瓜相機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最後一種就是我最推薦入門者使用的傻瓜相機,也是袖珍相機的俗稱,原因是這類相機操作非常簡單,似乎連傻瓜都能利用它拍攝出曝光準確、影像清晰的照片來。除了操作簡單的特性外,傻瓜相機還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廉等特點。這類相機非常適合旅行和日常攜帶,也是我出門每次都會帶上的相機。我覺得有時候並不是刻意地去拍照,更多的,是記錄下生活裡不經意間的美好。

總結

型號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找到合適自己的,讓它陪你度過很多值得記錄的時刻,一起去看看世界的風景,彼此磨合才更可貴。花時間瞭解其中一臺膠片機,要好過每次都在糾結其他人是用什麼機器,才能拍出這樣的照片。照片的好壞取決於人,而不只是相機。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其他膠片相機推薦

經常有朋友讓我推薦膠片相機,不過除了前面寫過自己的那幾款以外,其餘的是真沒有用過,實在不知道怎麼給大家推薦。所以這次寫入門指南就索性請教了一下身邊專門賣膠片機的朋友店主眼飛@CNU_ EYEFLIGHT, 讓他來推薦幾款適合新手的膠片機。

ANGLE UF501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圖來自膠片機店鋪“膠片復興事務所”

這是一款國產相機,不同於很多牌子的相機只能買到二手,這款是全新的庫存機,不用擔心成色問題有說明書,也有包包和手繩,很適合送人。

這款膠片機價格在250RMB左右,35MM /F3.8定焦鏡頭,泛焦,閃光可控,ISO可調,性價比很高。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來源 @三歲魚

OLYMPUS U1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如果你的預算再高一點,則可以選擇這款奧林巴斯U1,35MM/F3.5定焦鏡頭,閃光燈可控,自動對焦,日期後背,定時。

這款有寬幅版和普通版,

無寬幅800RMB左右,有寬幅900RMB左右。這款的廣角配上大光圈,出片質量還是很感人的,比較適合旅行和掃街使用。

CANNON A1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這是比較實用的一款手動對焦膠片機,很適合新手感受一下機械膠片機的質感。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常見問題和解答

每次髮膠片的照片都會有朋友在下面提問,這次我彙總了一下大家的問題,解答下大家的疑惑。

Q:想入膠片坑,但沒頭緒,有推薦的相機嗎?

A:

其實我用過的相機真的不多,就之前提到過的幾個,大家可以根據每個相機的樣片和自己的預算進行選擇。有兩點意見,一是不要盲目跟風,用的人多的相機價格也被炒高了,對於剛入門的新手來說性價比就很低。二是最好自己多做功課,膠片的成像效果不僅和相機有關係,膠捲的選擇,掃描儀的選擇以及後期的校色對成像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也不用過分執著於別人是用哪一款拍啦。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Q:玩膠片是不是很花錢啊?

A:對於不理解的人,膠片自然是費時費力的,但是喜歡的人就會覺得物超所值。我一般買的幾款膠捲均價大概在20-30元左右。其實膠捲價格相差挺大的,十多塊到近百塊不等還有衝掃費用也是如此,如果是經常洗膠片的常客,建議辦個會員之類的。還有膠捲寄去衝掃店來回的快遞費,我習慣寄順豐,畢竟太寶貝了不能出意外。總之玩膠片確實挺費錢的,但是收穫也很大。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Q:微博發的膠片是原圖還是經過修圖的?

A:基本都是修過的,但是不會大調顏色了。因為我覺得膠片最原始的顏色已經很好看了,不過我都會再裁剪重新構圖一下,然後去SNAPSEED裡面再稍微調整一下細節,修圖沒啥規律主要憑個人感覺。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Q:我的膠捲不小心過了安檢的機器,要緊嗎?

A:其實感光度較低的膠捲如100、200的通常不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比較擔心建議還是要求安檢人員進行手檢,一般都會配合的。而感光度比較高的如400、800和1600的建議裝在專業的膠片保護袋並且手檢。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Q:我應該怎麼選擇衝掃店呢?

A:因為我比較心急,為了避免快遞可能造成的風險,我都是選擇自己同城的膠片衝掃店,但是衝掃店的質量穩定更為重要。我選擇的是“焦平面”(座標杭州),速度快,質量穩,從來沒有失望過。電影卷的話我選擇的是外灘圖社,店主親自調的色彩很高級,就是出片速度有點慢。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人生第一臺「膠片機」,到底應該怎麼選?

-經書

微博知名攝影博主

膠片發燒友

資深旅行玩家

"遊氧旅行"創始人

座標杭州

今日話題

你都使用過哪些膠片機呢?

快在評論區安利下吧~

- End -

攝影類的乾貨和小助手,

你隨時都可以帶走。

AIRPHOTO

定義新視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