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瞭解揚州,從隋煬帝開始

一直以來隋煬帝對揚州情有獨鍾,一生與這個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隋煬帝發跡於揚州,民間街坊流傳了很多隋煬帝楊廣在位時期的風流韻事,楊廣對於揚州也是充滿了感情,甚至赤裸裸地賦詩說“我夢江都好”。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於是就在那樣一個大開大合、濃烈華麗的隋唐時代,隋煬帝不遠千里,大徵民工修鑿運河,率諸王百官、后妃宮女一二十萬人,船隊綿延二百里,一心要到揚州來觀賞瓊花,惹得民心不復,政權崩潰,最終亦魂歸揚州。 世間之亡國有萬千種,惟有楊廣亡得最風雅銷魂~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文人墨客,在偏愛揚州里沉淪

揚州,古稱廣陵,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地處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揚州有著精緻秀氣的江南風光,被稱為“中國運河第一城”; 最是煙花三月,清風細雨、斜柳瓊花, 古街老巷,柳絮如棉,一泓春水撫柳盪漾,此時的揚州,也是各種文人墨客的夢中桃源,心嚮往之的江南水鄉;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的富庶奢靡; 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風情萬種; 有“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的淺淺愁緒; 有“月來滿地水,雲起一天山”的溫婉靈氣; 有“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的清冷婉約; 也有“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文藝浪漫; 古都的繁花煙雨、輕歌曼舞,離愁別緒,讓這座廣陵古城聲名遠揚,而眾多詩詞歌賦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揚州的瘦西湖了;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瘦西湖裡,兩堤花柳依水清

也有人說,不到瘦西湖就未曾來過揚州; 杭州西湖有浩淼煙波,揚州瘦西湖是婀娜多姿小蠻腰。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瘦西湖原先是揚州的一條護城河,過去叫保障湖,清代揚州的鹽商進行了疏通並將不連貫的護城河打通,同時在這護城河上建造了不少景觀,如五亭橋、小金山、二十四橋等;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如今的瘦西湖,是由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不同時代的城濠連綴而成的帶狀景觀,並始終與大運河保持著水源相通的互動關係;瘦西湖之所以為“瘦”,源於其河道距離較為狹窄,最窄處十幾米,最寬處也不過一百一十米,無論如何也可以看到對岸的景觀,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蜿蜒曲折,似修長清麗的窈窕淑女,兩岸林木扶疏,園林建築古樸多姿,萬般詩情畫意盡現其中。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跟著青普的文創課程一起漫遊瘦西湖,買好票往南門一直往裡走,清明假期的瘦西湖,有著假期裡該有的鼎沸人氣,然而不願在人群中擁擠的我們還是從旁邊的小徑闢出一條幽靜的小道,慢慢悠悠的閒逛;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三月的瘦西湖,春景初現,恰是賞花好時節,春風拂面,萬花綻放; 漫步湖畔,三步一柳,五步一花,三步一亭,五步一閣,幾片斑斕的春花似棲霞浮動在湖畔,景色如詩如畫,恰到好處的人間氣,令人陶醉在淺斟慢酌的春韻之中。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鬱金香,繡球花,晚櫻,海棠,還有各種說不出名的花種,花開正盛,花香四溢,在晴朗的天空裡,在和煦的春風下,在帶笑的臉龐中,也在指尖的溫存間,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煙花三月,是折不斷的柳; 夢裡江南,是喝不完的酒;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園中的柳樹正盛,遠遠地望去在清秀山水裡泛著若隱若現的嫩綠色,有著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清新,似煙似霧,彷彿一陣微風都能吹散消失不見。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一抹春風,一縷春光,一地春花; 揚州的迷濛煙雨、亭臺樓榭、水岸花柳、如雲美女、畫船蕭鼓和美酒佳餚等等不一而足,萬種風情都融化在揚州的軟糯戲調裡了;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沿著小路一直往前走來到白塔五亭橋; 五亭橋上的的五座風亭極具南方特色,儼然五朵冉冉而出的蓮花,五亭橋始建於乾隆時期,是巡鹽御史高恆及揚州鹽商為迎奉乾隆帝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因為亭子建在蓮花堤上,又叫蓮花橋。柳絲飄拂,流水無形,遊船來來往往,穿梭其中,湖光山色,雖然遊人如織,卻也春意盎然。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旁邊的白塔也是瘦西湖內的地標建築。白塔的有名之處在於乾隆下江南時“一夜造白塔“的傳說,儘管是無稽之談,但當時鹽商之富也可見一斑;高聳的白塔晴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亭亭玉立,晴雲臨水,禪香雅韻,清秀婉麗,周邊依舊是暖風燻得遊人醉的綠柳美景,不由得讓人沉浸在塔邊沁人心脾的佛香之中;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都說瘦西湖的水上園林是古代園林史上的折中之舉,掇山置石,南北兼蓄,工細雅緻的藝術格調,清麗雅健的建築風格,既有北方園林的豪邁壯闊,又兼具南方園林的精緻婉約,歌臺畫舫何妨鬧,恰是亭亭不受塵,花間隱榭,細柳扶蘇,在岸邊綠柳紅花的掩映中俏麗多姿,恰有詩中美景入畫來的味道~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瘦西湖攻略tip:

  1. 門票:旺季150元,淡季120元: 6週歲(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兒童、殘疾人、70週歲及以上老人免票; 7-18歲、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現役軍人、60-69歲老人半價; 聯票包括五個景點:瘦西湖、大明寺、個園、何園、古運河水上觀光,票價為220一張。

2.交通路線參考

西門:11、39、50、55夜、81、107、216、旅遊專線東方百合園站 北門:5、25、旅遊觀光巴士、旅遊專線觀音山站;

南門:4、5、6、17、23晚、27、29、37、51夜、62、103、旅遊觀光巴士、旅遊專線、鎮揚城際公交線瘦西湖站;

東門:27、62路宋夾城遺址公園站

3.開放時間 6:30-18:00,售票時間:7:00-17:30 18:30-22:00(3月20日後開放夜遊,票價約80-100元,全程坐船)

4.其他建議

(1)如果在旺季前往,建議從瘦西湖的東門和北門進入,南門相對擁擠,遊客更多。學生證半價,原價150,網上買便宜20-30元。門票週一到週四是半價,週五到週日是全價。

(2)推薦景點:二十四橋,熙春臺,石壁流綜,楊派盆景博物館。

(3)專程來看瓊花的建議在4月中-5月上,因為清明節的時候瓊花基本還是花苞的樣子。

(4)瘦西湖主要景點在南邊,如果時間不多的話,建議不用去北邊了。遊瘦西湖最好南門進,北門出,不繞路,大明寺自然就在眼前了。南門出來有美食街可用餐,步行20min可到東關街。

(5)各個門口都有停車場,停車場位置很多,也會比較容易停。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發跡於此,魂歸於此,隋煬帝為何對這裡念念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