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說“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人們爭議了100年,其實是為軍費

1874年李鴻章在給同治皇帝的奏摺上說的“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從出現到今天,一百年來一直被人們熱議。近代中國確實發生了鉅變,也確實是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實際上和李鴻章說的變局卻不是一回事,李鴻章預感到了變局,但卻沒有能準備認識那那個變局。

李鴻章說“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人們爭議了100年,其實是為軍費

李鴻章

李鴻章的變局——是危險的時局

我們印象中的歷史人物或許比較嚴肅,但有的時候他們也會幹一些有趣的事情,李鴻章說的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其實只要為了向他的“老闆”同治皇帝要軍費。

這篇奏摺寫於1874年,前幾年日本曾試圖進攻臺灣,當年日本內務卿大久保利通又來到中國恐嚇威脅清王朝,可以說,當時的國際環境是非常危險的。李鴻章自己身處那個動盪的鉅變時代,只能模糊地有所認識,但不能全面的認識變化究竟來自哪裡。

距今過去了百年,經過那麼多民族英雄玩兒命地探索,已經認清了那個變局究竟是什麼!

李鴻章說“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人們爭議了100年,其實是為軍費


李鴻章認識到變局的表面——諸強國聯合吞噬中國

李鴻章說的變局是指,國家安全上的危險從過去的北方變為現在的東南方,也就是說從陸地轉變為海洋。

而外來的國家威脅,也從過去的單一國家的戰鬥,變成許多國家結伴吞噬中國。歐美諸國從海上這個清朝最不擅長的領域進攻,不遠萬里也要聯合吞噬中國舉動。

這就是李鴻章說的:“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了。

李鴻章說“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人們爭議了100年,其實是為軍費

時局圖

可為什麼從海上來的歐美諸國威脅就比西北路上的遊牧民族大呢?他說,這是因為以前邊境界限分明,便於防守。但今天海上邊境有萬里長,沒有辦法處處防守,而歐美各種通商、傳教又使人防不勝防。

李鴻章說“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人們爭議了100年,其實是為軍費

國防的重心已經改變

在軍事上,各國的輪船速度非常快,這樣他們軍隊運輸和後勤補給也非常快。新的電報的發明,使得他們傳遞軍事情報不用再靠馬和鴿子,而是瞬間抵達,這樣的軍事情報速度,是過去的時代沒有的。況且歐美的大炮、軍工更是犀利,這是中國歷史上數千年都未曾遇見過的強大對手。

何以言之?歷代備邊多在西北,其強弱之勢、客主之形皆適相埒,且猶有中外界限。今則東南海疆萬餘里,各國通商傳教,來往自如,聚集京師及各省腹地,陽託和好之名,陰懷吞噬之計,一國生事,諸國構煽,實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輪船電報之速,瞬息千里!軍器機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彈所到,無堅不摧,水陸關隘,不足限制,又為數千年來未有之強敵。

李鴻章說“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人們爭議了100年,其實是為軍費

落後於人的船舶

他在奏摺上寫這些,是想做什麼呢?

謹將總理衙門原奏緊要應辦事宜,逐條切實辦法,並將丁日昌續奏各條併入,詳細擬議,恭呈御覽。

大概就是意思,我和丁日昌之前請求想要的那些東西,皇上您就給我批了吧。

有哪些東西呢?要練兵、要兵、要船、要軍餉、要人才、要這些成為常規制度。

所以,面對敵人的堅船利炮的威脅時,李鴻章的對策就是同樣使用堅船利炮。

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李鴻章說的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其實就是諸國強國意欲吞噬中國一條,用這條緊迫的論斷來要求皇帝滿足他的條件。這個認識,說明李鴻章只是認識到的鉅變的表面現象,或者說這篇奏摺當中他只認識到表面現象。但卻是當時最急迫,或許也是唯一能做的事情。


真實的變局——封建土地制度的崩潰

如果說清朝落後於西歐美日諸國,只是因為軍事勢力不強,那麼這個變局還不夠大。真實的變局遠比李鴻章認識到的更為深廣。

近代以來西歐諸國突變,產生資產階級革命。這就導致了中國等傳統歐亞大國的封建土地制度變成了落後的制度。過去龐大的土地可以產生的財富,到了今天不再是優勢。因為資產階級革命使西歐諸國的財富生產不再來源於土地,而傳統的封建土地制度的中國,已經從引領世界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在文明層次上落後於人的弱國。

李鴻章說“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人們爭議了100年,其實是為軍費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

當英國在1840年率先開啟工業革命之後,又在生產力上全面超越傳統大國。一個農業文明對陣工業文明難以取得勝利。

“祖龍魂死業猶在……百代多行秦政治”

歐美傳來的資產階級革命,導致2000年中國封建王朝需要從根上變化。那麼清朝統治階級本身就是最大的地主,他們怎麼能夠革自己的命呢?

李鴻章說“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人們爭議了100年,其實是為軍費

清朝的農業

所以,對於那個時候正在摸索的現代化的李鴻章等人,他們只有完成自己的歷史任務,並且眼見舊有的王朝逐漸崩塌。


就到這裡,我是奇縝君,如果你覺得寫得還不錯,那就點個贊!如果有更好的看法,來評論區交流吧!

李鴻章說“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人們爭議了100年,其實是為軍費

李鸿章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人们争议了100年,其实是为军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