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不打無謂的價格戰!

不打無謂的“價格戰”:非價格競爭戰略

非價格競爭戰略是迴避價格競爭而採取的戰略,一般是指那些產品性能優良、技術領先、品牌知名度高或具有流通優勢等的企業,以差別化作為主體競爭手段的戰略。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不打無謂的價格戰!

另外,這種戰略也包括一些下面將會講到的獨特的方式。

T先生在讀到報紙中夾帶的廣告頁裡的內容後開始搖頭了。“這家專賣家用電器的量販店(日本一種以大量、批發、低價為特色的大型銷售業態),在宣傳廣告裡寫上價格比其他店更便宜,這種價格競爭的手段能行嗎?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不打無謂的價格戰!

T先生看到的是某家用電器量販店的夾帶廣告頁,上面寫著“其他店家銷售的同一商品的定價如果比本店便宜,則按照其他店家的定價下調5%來銷售(當然,這需要您提供其他店家標明價格的證據)”的內容。

T先生是見到這樣的宣傳而開始搖頭的。相信讀者一定也見過不少與此類似的廣告。

迴避價格競爭而採取的巧妙方法

和T先生的反應一樣,一讀到這樣的廣告,人們自然就會聯想到將會發生的激烈殘酷的價格競爭場面。但是,通過這樣的廣告,我們可以預期該廣告方面會激化價格競爭, 另一方面可能還會產生對價格競爭的抑制效果。

例如,我們把剛才做廣告的那家家用電器量販店用A店表示。如果與它處於競爭地位的家用電器量販店B店中有某款計算機比A店便宜,那麼,讀者站在顧客的立場假設一下,在無論如何都想買這款計算機的情況下,顧客當然會把B店售賣計算機價格便宜的信息告訴A店(並按A店在廣告中所要求的那樣提供其價格便宜的證明)。這樣就能在A店得到價格下調5%的許諾,從而買到這款計算機。相同的產品沒有比這個再便宜的價格了。

如此這般,B店苦心制定出的商品標價被顧客直接告知A店,並同時通過更便宜的售價在A店完成了購買。結果,B店的顧客就會流失到A店,生意也就被A店“無情”地搶走了。

當然,A店本意上也並不想按照B店所標的價格下調5%將計算機賣給顧客。這樣我們就來假設一下,在瞭解到顧客帶來的B店定價信息後,A店採取與B店相同的價格。這時B店該如何應對呢?如果採用低於A店的價格銷售就能奪回失去的客源也行,但實際上做不到。如果A店的定價調整為與B店相同,顧客還是會就近在A店購買,這樣B店就會失去價格戰的理由。我們設想,如果A店從一開始就不採用廣告裡聲稱的總是低價5%的競爭方式,再來想一下廣告究竟應該靠什麼手段吸引顧客。

其實,在廣告中使用“比其他商店便宜”這樣的強勢措辭,已經蘊含著“以本店(A店)的實力,是不願通過降價售賣的方式參與惡性競爭的”的意思,並向同行業者傳遞了同等價格競爭的強烈信息。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不打無謂的價格戰!

如果同行商家無視這種信息,挑起並陷入了惡性的低價競爭,A、B兩家店會兩敗俱傷,都會失去本應從顧客那裡得到的銷售利潤,從而使整個行業受到損害。所以,作為首先掀起廣告攻勢的A店,更要斟酌的使用低價、便宜的字眼。

作為行業中的一員,企業要對整個市場負責,應維持價格的相對穩定。多從非價格競爭的戰略考慮會更有利於整個行業的發展。

非價格競爭戰略的常見特點

所謂的非價格競爭一般是指差別化競爭戰略”,競爭企業之間通過差別化來獲得不同顧客的支持。顧客也正是通過這些差異化特徵所決定的不同產品和特色服務,與企業建立起了聯繫。

一般差別化的要點,大都包括產品的性能、技術能力高低等所決定的產品與服務的優劣;因品牌價值不同而產生的產品知名度和認知度的不同;物流等環節所帶來的服務不同;當然更直接的是企業本身服務質量的高低等,給顧客帶來不同的消費體驗。這些環節都會使企業處於與價格因素無關的激烈競爭的關係中。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不打無謂的價格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