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一方霸主劉備,竟輸給了幾個無名小輩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一聊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夷陵之戰。這場戰役是有蜀漢發動強攻,吳國防守,但是最終卻是蜀漢大敗。已經年逾花甲的劉備對他的結義兄弟關羽慘死而傷心欲絕,便借為關羽報仇的理由發兵攻打吳國。這次戰爭的展開可以說的意氣用事的,雖說在過程中劉備也做了十分完善的部署,但終究英雄遲暮,慘敗在年輕的吳國小將之下。

夷陵之戰,一方霸主劉備,竟輸給了幾個無名小輩

此次戰爭的失敗也許是先主劉備從未想過得,但是這場戰爭本身發出的口號便不具有號召力。因為關羽為吳國將領所殺,而劉備便興兵攻打吳國,這個理由並不足以鼓舞士兵們的士氣。在戰場上本就是你死我亡的局面,更何況關羽是由於自己的大意和失誤才致使自己喪命、也使荊州為吳國所佔。所以說劉備這個興兵的理由實在是難以服眾。

夷陵之戰,一方霸主劉備,竟輸給了幾個無名小輩

最初開始,當吳國收到蜀漢要起兵攻打他們的時候,孫權大吃一驚。但是一開始他並沒有出兵應戰的想法,而是主動求和。畢竟接連戰爭已經有所疲累,更何況還有曹魏在那虎視眈眈。但是漢昭烈帝心意已決,拒絕了吳國的求和。此方法不通,既然求和不行,那便戰吧。吳國向魏國求和,決意一心迎戰蜀軍。蜀吳皆是三大強國之一,若是強烈進攻,吳國也斷沒有落人一頭,畏畏縮縮的道理。

夷陵之戰,一方霸主劉備,竟輸給了幾個無名小輩

那麼先主這個一意孤行的想法,一直作為先主軍師的諸葛亮又是在哪呢?其實當先主決定起兵攻打吳國之時,諸葛亮是堅決反對的。且不說他對關羽大意失荊州有沒有不滿,就是為了吳蜀聯盟的大計,他也不會不同意。但是這次任憑他再怎麼苦口婆心,先主的決定都不會改變。作為先主最為信任的人,既然無法改變先主的想法,那他只好固守在後方,為蜀漢軍隊提供行軍糧草。更何況此次先主領兵作戰,也需要他打理好朝政,輔佐太子監國之職。

夷陵之戰,一方霸主劉備,竟輸給了幾個無名小輩

公元221年7月,夷陵之戰爆發。兩國以長江三峽為主要通道,蜀漢派吳班、馮刁等人大將率領三萬士兵先行探入峽口,攻入吳國境內。而此時吳國也是緊鑼密鼓的派兵佈防。孫權命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率領孫恆、徐盛等人赴前線作戰,抵擋蜀漢大軍。為了避免兩面作戰,孫權修書曹丕,稱臣求和。而後與蜀漢大軍的戰爭才真正的開始。

夷陵之戰,一方霸主劉備,竟輸給了幾個無名小輩

在最初,蜀漢大軍的確是連連勝利,但是到了後來很快便被吳國大將陸遜找到了他們的弱點。在陸遜眼中的蜀漢大軍浮躁激進,求勝心過於急切,居高守險雖可取的一時的勝利,但若是時間久了,士兵的精神氣將會逐漸萎靡。所以這位鎮西將軍便說服了他的主上,先行退兵,以退為進。在經得同意之後,他率領數萬大軍退守夷道一線,進行防守抵禦蜀漢大軍。而後有設計將其引入高山峻嶺地帶,如此一來,蜀漢的進攻便極難展開了。

夷陵之戰,一方霸主劉備,竟輸給了幾個無名小輩

公元222年正月,蜀漢大軍在吳班等人的帶領下進入了夷陵地帶,而後在長江沿岸紮營數十個。在此期間,陸遜等吳國士兵任憑蜀漢的叫罵也不出城迎戰。先主對此無計可施,便想派遣士兵前去攻打孫恆。孫恆是孫權的侄子,聽聞此消息,吳國諸位將領都請求率兵支援。而作為大都督的陸遜卻是早已識破先主的計謀,他認為孫恆在軍中極得人心,況且糧草充足,他也不是什麼無能之輩,於是仍舊按兵不動,絲毫不上當。先主面對如此的僵持現象,實在是無法了,數月來酷暑難耐,本就不是很穩的軍心便越發的浮躁起來。蜀漢大軍已經不復當初的意氣,而是懈怠懶散了。

夷陵之戰,一方霸主劉備,竟輸給了幾個無名小輩

這個時候吳國的機會便來了,陸遜認為蜀漢棄水路而沿岸紮營實在是不明智。於是他上表孫權認為時機成熟,請求轉防禦為攻。得到首肯之後,陸遜很快的就制定出殲滅蜀漢大軍的一個方法。火攻蜀漢軍營。在那個時候,天氣炎熱,而紮營的周遭又是樹木叢生,倘若用火攻,綿延數里,既能將書哈大軍打個落花流水。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在火攻之後,敵方軍心大亂,而此時孫恆率軍參戰,與蜀漢那些懶散之兵相較自然是勝算極大的。隨後有派遣水軍堵住蜀漢與長江兩岸的聯絡。在此絕妙之機下,蜀漢大軍當真是插翅也難飛了。

夷陵之戰,一方霸主劉備,竟輸給了幾個無名小輩

在吳國軍隊的連連攻擊之下,蜀軍很快便被殲滅的大半,先主見大勢已去,只好在護送至下兩忙逃走。在逃走的過程當中,還受到了他的小輩孫恆的追擊,一路的追趕,先主甚至差點命喪他手,最後還是利用燒裝備堵塞通口才得以逃脫。逃到白帝城之後,吳軍也未曾放棄,知道趙雲前來支援,才撤軍離開。此次戰役,蜀軍大敗而歸。

夷陵之戰,一方霸主劉備,竟輸給了幾個無名小輩

小編認為,此次戰役的準備本就不充分,無論是從軍心來說還是作戰策略,先主過於求勝的心思在此次戰役當中就會顯得浮躁短淺。失敗而歸,也是意料之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