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即将在2017年夏天发射的“北斗三号”卫星,预示着这场较量的到来。按照规划好的国际化路线,待到2020年完成35颗卫星全球组网后,北斗系统将具备像GPS一样覆盖全球、服务全球的能力。而在当前,北斗系统正在向东南亚等地区推进,尝试区域性的国际化路线,在2018年前后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基本服务。北斗的国际化,有助于推动中国的高端制造业“走出去”,从而拓展北斗企业新的增量市场。在国内市场与GPS系统的竞争中,北斗系统已经形成了一些能够“走出去”的条件,比如更低价格的产品和更高的精度定位。有趣的是,2018年也正是欧盟计划启动伽利略全球导航系统的节点。也就是说,北斗系统未来不仅要对阵早已领先的GPS系统,还要与同量级的伽利略等对手竞争。这对北斗系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2018年,北斗系统计划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相比美国GPS,我国北斗导航系统起步建设比较晚,在应用领域相比GPS还有很大差距。我们除了不断建设好北斗系统,不断提高北斗系统区域服务精度,进一步扩大北斗系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之外,还要利用北斗的开放性,加大北斗应用在国际的推广力度。2017年,中国的北斗产业极有可能迎来新一轮爆发。“北斗三号”系列卫星将在2017年7月左右发射,迈出北斗系统“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到2020年覆盖全球。近期密集出台的国家科技、航天相关规划,也为北斗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北斗融合产业应用、国际化等未来路线基本明晰。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是国内最主要的卫星导航接受终端设备主要集散地,也是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起步最早、市场化最好的地区。而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已基本形成了导航芯片、OEM板卡设计制造、终端产品混色机制造、电子地图数据采集和系统集成、位置信息运营服务产业链,环节齐备、配套能力强。至2020年则将超过4000亿元,届时北斗产业有望占据70%至80%的市场份额。

一、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企业数量规模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图表:2014-2016年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企业数量

近几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新增投资和新增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约45万,人才流动现象明显加剧。

二、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图表:2014-2016年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规模

目前,中国北斗产业已初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上游的天线、芯片、板卡、GIS、地图、模拟源等配套齐全;中游的手持型、车载型、船载型、指挥型以及结合各行业具体应用的综合型终端,品类已初具规模;下游的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业已在数据采集、监测、监控、指挥调度等各领域进行了探索应用。行业规模产值也越来越大,截止2016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082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