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角里的死老鼠、躲在傢俱旁的宅男和被釘子釘起來的地上裂縫

究極2018年第12屆上海雙年展主題,“禹步”之意義,一種春秋戰國巫覡依據大禹傳說而創造的巫步(依北斗七星排列的位置而行步轉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又稱“步罡踏斗”),那麼展場中走走停停的觀者,都可以視為著了魔的道士,踩著進進退退的步伐,一如踏著禹步的道教道士,遣神召靈,獲七星之神氣,驅邪迎真,與天相通獲得能量。曾幾何時,作為現代化進程當中的產物,藝術雙年展,在今年上海讓我們一步回到解放前。

牆角里的死老鼠、躲在傢俱旁的宅男和被釘子釘起來的地上裂縫

新委任創作,恩裡克· 耶澤克,圍地,77×1150×1150 cm,鋼結構、可回收紙板,2018,藝術家和Hilario Galguera 畫廊(墨西哥城)惠允

撇開這個不知道怎麼解釋才對,並在解釋的過程中,令人尷尬的中文名稱,來看這個展覽的英文名字,“Proregress”。這個嘗試以發明新詞的方式,來回避詞彙經過濫用後實意不清的新詞——Progress,意味著進步,Regress,意味著倒退,Pro”re”gress,這個包含了退步的進步的夾心詞,其批評性在與雙年展同個期開幕的展覽中發酵,為這個展覽增加些意味深長的味道,其感受如同一口嚥下一些視覺並不美觀,但又號稱有機、養生又與時俱進的Fusion料理。

牆角里的死老鼠、躲在傢俱旁的宅男和被釘子釘起來的地上裂縫

楊福東,是的,必經之路,裝置、行為表演、影像,2018,©楊福東

縱觀此次上海雙年展共有26個國家的67位/組藝術家參展,除了中國參展藝術家比往屆多了幾位,到達20位/組,佔比將近30%之外,亞洲藝術家31位/組參展過半之外,本屆雙年展亦是上海雙年展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展出拉丁美洲當代藝術家。這個看似非常關注非已發展國家的展覽陣容,表面上非常政治正確,但是,細看所有參展藝術家的學經歷,便發現殘酷的現實——超過80%的參展藝術家都是“海龜”或者離開自己出生國居住於已發展國家。種種跡象都說明了這次雙年展終未能逃脫“西方語境”訓練出來的思維框架與美學作品。這這也看似“progress”當中的“regress”,因為只是在表面上做到了參展藝術家“地理”上的關注。

牆角里的死老鼠、躲在傢俱旁的宅男和被釘子釘起來的地上裂縫

第12屆上海雙年展禹步讀本,©PSA

其次,整場雙年展裡面,展牆各處沒有出現邏輯性的各種引言、標語,以及4百多頁的論文集《讀本》,也在說明另一個事實。文字能夠表達的思考與討論完勝展覽作品本身,這也是一種看似“progress”當中的“regress”。畢竟,我們是來美術館看藝術作品,而不是在美術館裡讀書。亦或者,這些藝術家的作品都在說明面對“proregress”議題思考上的弱勢,所以,才需要那麼多的文字來說明與賦予語境。

最後,雲圖在這裡給沒看各種文本,也不看地圖(也沒關係,地圖本身並不精確,因為有些作品最後被移動了位置),放膽地走入這次雙年展的展場中的你,整理了一些走過路過會錯過的作品。

1

被打上釘子的地板大裂縫


牆角里的死老鼠、躲在傢俱旁的宅男和被釘子釘起來的地上裂縫

卡德爾 • 阿提亞,傳統修復,無形之傷,場域特定地面雕塑,2014,致謝:PSA、藝術家和 Lehmann Maupin 畫廊 (紐約 / 香港 / 首爾)

卡德爾 • 阿提亞(Kader Attia,1970年生於法國迪尼, 現生活工作於柏林和巴黎)跨文化和跨學科的研究探討了不同社會特別是從關於剝奪與壓制、 暴力與失去,以及集體記憶追溯的經驗中看待自身歷史。身為一名藝術家、思想者與研究者,他的創作圍繞“修復”這一概念在各類文化與精神生活、政治與社會實踐而展開。他的作品時刻提醒我們,有形的、物質上的傷痕,是對於創傷的記錄與歷史的組成部分,這件作品中獨一無二的的“裂痕”,喚起人們對修復之不同形式的迷戀。

2

在過道的大氣汙染單色畫


牆角里的死老鼠、躲在傢俱旁的宅男和被釘子釘起來的地上裂縫

馬卡雷娜· 路易斯- 塔格萊,《大氣汙染組圖》,紙上丙烯、水彩,裱於布面和木框,190×800 釐米,2018,致謝:PSA

靠著長廊的牆面,一幅幅彩色畫面如屏風般排列開來,引導觀者走進一連串微妙的色彩變化,從晴空的澄藍演變為大氣汙染下漸陰漸沉的灰調。馬卡雷娜·路易斯-塔格萊(Macarena Ruiz-Tagle,1981年生於智利聖地亞哥, 現生活工作於柏林)的《大氣汙染組圖》,通過在單色畫面 上呈環形不斷加深一種顏色,凸顯了空氣本身在視覺上的稠密感。這一系列作品將漂浮雲端一般的視覺快感從呼吸重度汙染空氣的昏聵體驗中分離出來,回應著全球範圍內被霧霾日益吞噬的城市,也在暗示一種在冬季籠罩智利海岸、顆粒極細的縹緲霧氣。

3

犄角旮旯裡傢俱堆裡幽靈般的宅男


牆角里的死老鼠、躲在傢俱旁的宅男和被釘子釘起來的地上裂縫

唐納天,一梯一貨,裝置、持續性表演,2018,致謝:PSA

唐納天(Nadim Abbas,1980 年生於香港, 生活工作於香港)探索知覺的技術,建構了一系列複雜的場景——物體存在於自身與其影像的曖昧關係之中,身體則屈服於空間的誘惑力。藝術家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挑選了四個不同氛圍的空間,擺放定製的傢俱裝置,並安排演員穿戴與周圍 環境在顏色、形態上非常接近的制服和麵具,扮演著 類似“宅男”的形象,以此隱藏於環境之中,抑或被環境吞沒。

4

煙囪裡用聽的日全食


牆角里的死老鼠、躲在傢俱旁的宅男和被釘子釘起來的地上裂縫

巴勃羅·巴爾加斯· 盧戈,上海日食,表演視頻,高清有聲,15’00”,2018,作曲:胡安·克里斯托瓦爾·塞裡略和拉蒙·德爾·布埃,音樂表演由上海市大同中學學生藝術團完成,開幕式日食馬賽克表演由上海市第八中學學生完成,致謝:PSA

巴勃羅 • 巴爾加斯 • 盧戈(1968 年生於墨西哥城, 現生活工作於墨西哥城)的作品涵蓋了裝置、雕塑和視頻等多種媒介。在“日食”系列的第四站上海,藝術家邀請一組學 生表演了未來100年間上海地區能夠觀測到的兩次日全食,一次發生在 2309 年6 月9日,另一次是 2635年6月7日。在現場表演期間,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如尖矛般的煙囪化身一件聲音裝置,觀眾可以觀看、聆聽兩次日全食。 這一系列作品始於2009 年,本意是創造一個特定場域的裝置,用來表現一種發生在遙遠未來但 毫無懸念的精確事件。作為一種罕見而神秘的天文現象,日全食能夠提前幾百年得到精準預測,因 此成為這一項目的絕佳素材。這些充滿悖論的現場,將人群召集到一項“紀念”遙遠未來事件的 集體儀式中,令人重新校正時空感知的練習,迫使參與者和觀看者去想象這世界——尤其 是我們的城市及其居民的生活——在幾百年後將會 是何種面貌,同時又讓我們著落於人之一生所能佔 有的有限時空裡。

5

角落裡的紙死老鼠

牆角里的死老鼠、躲在傢俱旁的宅男和被釘子釘起來的地上裂縫

張徐展,“ 明鏡”系列——這裡實在很吵雜,可是我也無處可去了,紙雕塑、鏡子,17×12×2 cm/ 只,2017-2018,致謝:PSA,藝術家與就在藝術空間(臺北)

張徐展(1988年生於臺北, 生活工作於臺北)的藝術實踐以動畫為主要媒介,並由此擴展出觀影經驗的各種可能。近年來 , 他將童年經驗與家族傳統技藝中根植的喪葬文化相結合,在探索文化流動中的種種思考的同時,對當代生活經驗作出回應。 此次作品是以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回 應著現實生活中“傳統”在文化意義上的質變和 “死亡”,藝術家挑選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數個角落,安放紙紮小鼠或乾癟小動物照鏡子的裝置。這些城市中卑微的小動物們,正進行著對於生命、死亡和存在的自我述說。

6

夾角鏡像中的手機視頻


牆角里的死老鼠、躲在傢俱旁的宅男和被釘子釘起來的地上裂縫

張小船,語氣練習,表演、影像,15’06”,2018

張小船(1983 年生於餘姚, 現生活工作於上海和東京)視藝術為遊戲和個體對每個情境作所出反應的可能性,而非視覺美學生產,《語氣聯繫》是藝術家本人的真題行為表演,表達著她在日常生活中對生活、選擇、命運、女性、個人身份等話題極為個人化的思考,一種面對群體而背身向內的精神需求。

7

毫無存在感,儘管很大的壁畫


牆角里的死老鼠、躲在傢俱旁的宅男和被釘子釘起來的地上裂縫

新委任創作,Chto Delat,枯石與相機的寓言,牆上水墨,6×16 m,2018,致謝:PSA,畫面譯文:相機拍下了我們 / 向我們傳達出一種訊息 / 千年來我們都未曾改變

藝術家小組 Chto Delat(俄語:還會做什麼?)2003 年初於俄羅斯彼得堡創立,由藝術家、批評家、 哲學家和寫作者組成,目標是將政治歷史、藝術和 行動主義結合起來。小組考慮到在中國進行創作的種種挑戰後,提出基於遠程協作來創造一幅壁畫。他們委託雙年展團隊繪製一幅中國山水畫,作為一部反烏托邦政 治科幻小說的背景,這部小說被打印出來並粘貼在畫面上。作品寓示著社會中循環監視的特徵,也設想了在敞開的窗下依然存在隱蔽的反抗。

8、一艘用海水萃取物做的船

牆角里的死老鼠、躲在傢俱旁的宅男和被釘子釘起來的地上裂縫

西蒙·斯塔林,裂谷橫渡項目,4K 視頻,18’38”,2015-2017,致謝:PSA,藝術家、Modern Institute/ Toby Webster 有限公司(格拉斯哥)和英國藝術委員會收藏惠允

西蒙·斯塔林(Simon Starling,1967 年生於愛普森, 現生活工作於哥本哈根)藉助多面向的研究方法將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與摩擦凸現出來。1980年代,英國航空工程師弗蘭克 • 柯克利用從海水中提取的鎂製作 了輕型自行車,這項發明為斯塔林帶來了靈感。斯塔林利用世界上氯化鎂(鹽)含量最高的湖水——死海水——製作 了一艘划艇,而後又駕駛划艇嘗試穿越周圍不同文化地區之間的裂谷。視屏記錄了自己試圖進入這片充滿文化爭端的水域的冒險,並藉此創造了一條 與對立各方溝通的路徑。

9

數件用包裝紙做的首飾


牆角里的死老鼠、躲在傢俱旁的宅男和被釘子釘起來的地上裂縫

邁克爾· 拉克威茨,復原、遺失與被竊”系列——無形的敵人不該存在,致謝:PSA、藝術家和Rhona Hoffman 畫廊(芝加哥)

邁克爾 • 拉克威茨(Michael Rakowitz,1973年生於紐約, 現生活工作於芝加哥)在“解決問題”和“製造麻煩” 之間進行創作,持續關注文化所遭遇的令人心痛的毀壞和遺忘。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 之後,位於巴格達的伊拉克國家博物館經歷洗劫和縱火,上溯至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時期的無數藏品被毀。在這一系列作品中,藝術家用中東地區廢棄的報紙和食品包裝袋製作了那些遺失或被毀藏品的混凝紙仿製品。這些無法替代的珍品如同一次性物品 一樣被棄,拉克威茨藉此勾勒出它們的悲慘命運。 拉克威茨目前仍在繼續創作那些古老物件的仿製品。

10

蘋果燈箱


牆角里的死老鼠、躲在傢俱旁的宅男和被釘子釘起來的地上裂縫

克萊爾· 方丹,惡 / 善,無框LED 燈、有機玻璃,111.7×100 cm,2017,致謝:PSA

克萊爾 • 方丹(Claire Fontaine,誕生於2004年,現生活在巴黎和巴勒莫的 “集體藝術家” )自稱為“現成藝術家”,致力於發展一種全新的觀念藝術,往往能在其作品中看到他人創作的影 子。在她看來,資本主義不是受制於利益與權力的利己主義,就是淪為傳統二元論概念(如善與惡、無辜與罪惡、命運與順從,恨與愛)的主觀庇護所。這次的蘋果燈箱除了被藝術家賦予展場即蘋果店的氛圍外,也是讓人重新思考“惡/善”的畫龍點睛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