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後這些被忽略的細節

如果一些重大事件的細節被忽略了,或者遺漏了一些關鍵信息,會發生什麼呢?這樣就違背了歷史課的目的,完全改變了背景。

這裡有一些事件,有一些在複述過程中遺漏的小細節,讓這一課更有分量,或者給我們上一堂有價值的道德課。

讓你想知道歷史還瞞著我們什麼?

歷史背後這些被忽略的細節

泰坦尼克號實際上有足夠的救生艇

故事是這樣的,泰坦尼克號就像一座紀念碑,告訴我們當你過於自信時會發生什麼。由於噸位龐大,他們認為這艘船不會沉沒,只有20艘救生艇,正是這種虛張聲勢造成了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巨大悲劇。

根據1911年的標準,泰坦尼克號實際上一點也不吝嗇他們的救生艇。根據過時的海商法,對於這樣大的一艘船,他們只要求有16艘,但實際上為了安全,他們又增加了4艘。而且,如果需要的話,他們實際上有能力攜帶多達64艘救生艇,但他們沒有為處女航增加額外的設備,因為他們被認為沒有必要採取其他所有安全措施,比如水密門和經驗豐富的船長掌舵。

不久後相關法律也發生了變化,但這導致船隻裝載過多的救生艇和安全設備,導致船隻嚴重超重,幾乎沒有空間容納太多乘客。1915年,一艘名為“伊斯特蘭號”(S.S. Eastland)的輪船因裝載了重型安全設備而傾覆。

歷史背後這些被忽略的細節

所羅門·諾森普沒有得到一個幸福的結局

如果你沒看過史蒂夫·麥奎因(Steve McQueen)的《為奴十二年》(12 Years a Slave),那就去看看吧。所羅門·諾瑟普的故事是根據他的真實回憶錄改編的,講述了一個自由出生的非裔美國人被綁架並被賣為奴隸的故事。十多年後,他終於與家人團聚了。隨著電影(和小說)的結束,他試圖起訴綁架他的人,並公開反對奴隸制和他的經歷。還說他的死很匪夷所思。影片沒有提到的是,有一天他去波士頓做演講,卻再也沒有回來。

沒有人確切知道他發生了什麼事,但是當時有一種普遍的感覺,那就是被解放的黑人不應該發表演講,也不應該反對行使奴隸權利的白人。1857年後就沒有他的記錄了,1860年他也沒有和家人一起參加人口普查。所羅門留下的唯一證據是一家報紙的報道,其中提到所羅門再次被綁架並被送往美國南方的某個地方,從此杳無音信。

歷史背後這些被忽略的細節

達爾文試圖騎加拉帕戈斯陸龜

歷史告訴我們,達爾文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之旅是進化論誕生的地方。他在那裡的工作,記錄自然,通過使用科學的方法,嚴格和系統的審查檢驗理論,他教育世界人類是如何從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的。他們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他有點膽大妄為。

根據這篇期刊文章,達爾文不知道加拉帕戈斯陸龜是怎樣的動物,當他看到這500多斤重的陸龜時,據說他試圖騎在它們的背上跳起來,在它們的殼上敲幾下,讓它們離開。

結果他和他的船員吃了很多龜,直到他回到英國,他才意識到這種動物在他的進化理論中的重要性。此外,很多人認為是他的食慾導致了這個種龜的瀕臨滅絕。

歷史背後這些被忽略的細節

法國大革命的英雄殺死的農民比貴族多

如果你看過音樂劇《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你就會明白,法國人民以平等、自由和博愛的名義起來反抗貴族。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大規模鬥爭,王室成員被送上斷頭臺,他們把革命者視為英雄,推翻了王室。他們殺了更多的親屬,還有他們的國王。

除了巴黎和凡爾賽這樣的大城市,法國其他地方的人對自己的生活都很滿意。他們不想成為革命的一部分,但當新共和國接管時,新政府開始實行自己的規則,農民群眾起來反抗。因此,在新政府控制下的法國軍隊開始屠殺所有的叛軍,把他們踐踏在馬蹄下。

說到做到,比起貴族和君主制,更多的農民和普通的法國人失去了生命。難怪當時很多人搬到加拿大。

歷史背後這些被忽略的細節

約翰·納什沒有吃藥

電影《美麗心靈》講述了數學天才約翰·納什與精神疾病抗爭的感人故事。影片最後,在妻子和新藥物的幫助下,他控制住了自己的精神分裂症。

不過,真正的約翰·納什並不認同“新型藥物”的說法。在現實生活中,他以相反的方式處理他的精神分裂症,拒絕藥物,因為這些藥物使他的大腦遲鈍。

納什並不是第一個有精神病史的人,他說服自己不需要藥物治療,不需要藥物也能正常工作。電影製片人不想給觀眾留下這樣的印象:任何人都可以突然戒除,控制自己的精神分裂症。

歷史背後這些被忽略的細節

建造金字塔的人都是熟練的工匠,不是奴隸

每當想到吉薩大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就是奴隸們被鞭打致死,搬著石塊。據說這些墳墓代表了奴隸們所經歷的鬥爭,代表了一個人的虛榮心,他死後需要一幢建築來埋葬他。

不過,事實證明金字塔不是猶太奴隸建造的。事實上,建造它的甚至不是奴隸。而是技術熟練、報酬優厚的工匠們,輪班工作,在沙漠的地面上建造金字塔。他們甚至有死亡津貼。考古學家在金字塔裡發現了埃及建築工人的墳墓,裡面有面包和酒罐,用來祭奠他們。

歷史背後這些被忽略的細節

天主教會是科學和天文學的有力支持者

大家都知道,在當時,天主教會反對任何否定聖經的行為。當時很多人認為天主教想要阻止科學的進步,認為地球是平的,太陽繞著地球轉,上帝就住在雲層上面。甚至被認為關押了伽利略這樣的知識分子。

因此,儘管確實將伽利略軟禁起來,但事實證明,天主教會,從中世紀到啟蒙時代,是學術界天文學最大的財政支持者。

想想看,大教堂是當時最高的建築,用來作為太陽觀測站,在當時的天主教徒中,有艾薩克·牛頓,他每個星期天都去教堂,還有尼古拉·哥白尼,他是個牧師。

當涉及到其他科學學科時,遺傳學之父孟德爾(Gregor Mendel)是一名修道院長,而提出宇宙在膨脹理論的勒梅特(Georges Lemaitre)則是一名牧師。甚至還有聖阿爾伯特·馬格納斯(Saint Albert Magnus),他是一名醫生、占星家、鍊金術士和動物學家,後來被封為聖人。

我猜天主教並不像不像人們想的那樣害怕科學。

歷史背後這些被忽略的細節

約翰尼的蘋果根本不能吃

約翰尼·阿普賽德,這位美國英雄在鄉間漫步,種植蘋果樹,過著田園詩般的生活。根據傳說,這些水果是給所有的孩子和未來的美國人吃的。

事實是,雖然約翰尼·阿普賽德(真名約翰·查普曼)確實存在,但他種的蘋果不是用來吃的。他種植不能吃的酸蘋果是為了另一種享受,那就是蘋果酒。

據史密森尼學會稱,約翰尼把酒帶到美國邊境。早期的定居者是嗜酒如命的人,蘋果酒是他們的首選,所以他在那裡提供服務,但他也不是免費的。

這麼說來他並不像美國的英雄,而更像是一個白酒大亨,他在推銷政府無法控制的廉價本土酒。當禁酒令生效時,聯邦調查局實際上試圖找到他所有的樹並且全部砍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