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包公的故鄉,也是淮軍的搖籃

說到合肥,就不能不說到淝水。淝水源出自城西南七十華里的紫蓬山,出山後分二支,一支東下經城南繞到東關,稱為南淝河;一支向北,與雞鳴山龍井的水匯合後,又分二支:魅力合肥一支折向東流,穿城而過,稱為金斗河,另一支向北經壽縣,注入淮河,稱為東淝河,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即發生在此。

由於合肥北接中原,南近江南,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自古就有“江南唇齒,淮右襟喉”之稱,尤其是三國時期,吳魏兩國在此鏖戰三十二年,留下了逍遙津、教駑臺、三國新城等一系列的三國遺蹟。

這裡是包公的故鄉,也是淮軍的搖籃

逍遙津公園位於合肥老城區東北角,古為洲水渡口,有橋津可渡,因三國古戰場“逍遙津”而得名。

這裡是包公的故鄉,也是淮軍的搖籃

公元215年,孫權趁曹操無暇他顧之際,親率十萬大軍攻打合肥,張遼在眾寡懸殊的緊要關頭,毅然率領將士出擊迎敵,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如入無人之境,孫權倉皇出逃,飛騎躍過斷橋脫險,從此逍遙津聲名大震。

這裡是包公的故鄉,也是淮軍的搖籃

逍遙津公園平面呈扇形,全園由水系自然地分為東西兩園。東園水域遼闊,草坪如氈,主要由青少年活動區、文化活動區、動物展區組成;西園以植物為主,建築和園林小品點綴,植物同山石、建築、水體交相輝映,形成了水榭、梅花山、牡丹園、藏幽園、渡津橋、建碑亭、墓丘、亭廊、三國曆史文化館、張遼墓、張遼陳列館等景點。

整個公園最大的特色就是園內有湖,湖中有島,島上有亭,充滿詩情畫意。

這裡是包公的故鄉,也是淮軍的搖籃

李鴻章故居,顧名思義就是晚清名臣李鴻章的家宅,屬於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區民居建築,由南到北依次為大門、前廳、中廳、走馬樓。

這裡是包公的故鄉,也是淮軍的搖籃

前廳有“李鴻章生平展”,詳盡介紹了李鴻章“少年科舉,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的一生;中廳又叫福壽堂,是現存江淮地區最大的晚清私人住宅廳堂;走馬樓是整個故居的精華,為“回”字型木樓,一樓有“李鴻章與招商局”展覽,二樓是小姐們的閨房。

眾所周知,李鴻章是土生土長的合肥人,創建了淮軍和北洋水師,主導了洋務運動,位列“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一。五個兄弟亦身居高位,當時李家住宅有“李府半條街”之稱,可惜現在僅存寥寥幾間屋子,面積不到原來的十二分之一。

李鴻章既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權傾一時,謗滿天下,成為近代史上最富爭議的人物之一。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都不免感嘆道:“當戎馬壓境之際,為忍氣吞聲之言,旁觀者尤為酸心,況鴻章身歷其境者!”

這裡是包公的故鄉,也是淮軍的搖籃

相較而言,同樣來自合肥的包拯就得到了世人的一致喜愛。

不管是在歷史當中,還是演義當中,包拯都是以廉潔公正、鐵面無私的形象出現,人送外號“包青天”,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這裡是包公的故鄉,也是淮軍的搖籃

包公園即是為紀念北宋名臣包拯而修建的園林,總體佈局為開放式,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等景點組成。

全園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形式,展示了包拯“忠、孝、清、廉”的一生,可以說是撫今追昔、憑弔先賢的極佳去處。

這裡是包公的故鄉,也是淮軍的搖籃

罍街為合肥最具有特色的惠民美食街區,以挖掘安徽老字號餐飲為己任,採用徽州庭院和北方庭院相結合的建築風格,雖然新妝未褪,卻已顯露繁華之象,匯聚了各地的特色小吃,華燈初上,流光溢彩,人頭攢動,熙熙攘攘。

沿著古樸簡約的街道優哉遊哉地逛了起來,一邊品嚐著美味可口的小吃,一邊欣賞著美麗的夜景,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留下了屬於自己的印記。

這裡是包公的故鄉,也是淮軍的搖籃

人莫樂於閒,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閒則能讀書,閒則能遊名勝,閒則能交益友,閒則能飲酒,閒則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大於是?

我要的飛翔,不是借雙翅膀,自由是個不能代替的遠方。用強大的聞識,武裝不羈而自由的心,跨越這世上所有的障礙,直到遇見了你,一起分享。

這裡是包公的故鄉,也是淮軍的搖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