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管理,對企業來講就是一場災難


誤解管理,對企業來講就是一場災難


之所以選擇這個話題,是緣於在很多論壇、培訓會上發現企業對“管理”有誤解,或者說是輕視,現實中也有很多企業因此問題重重。

幾種典型的錯誤說法

“經營大於管理”VS“經營先於管理”

現在出現一種語言表達的“慣性”,在各種場合,無論是專家還是企業家,過度強調經營機制,而對管理沒有足夠的重視。有很多種說法,比如說,“經營大於管理”“要經營不要管理”等,這種說法非常極端。

做企業,不能不關注經營。關注經營第一是要找風口,“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是雷軍的名言。企業找到風口,也就是管理學上講的“藍海”,可以事半功倍,即使付出較少的努力也可以迅速把生意做大。我們看到很多互聯網企業、獨角獸企業迅速做起來,就是基於此風口,這顯然是必要的。

另外,經營還賺什麼錢?模式的錢。商業模式如果建得紮實,機會抓得好,資源佈局布得早,這都是經營範疇,做得好,賺錢也容易。比如阿里巴巴,幾乎像一個造錢的機器,這源於阿里的商業模式做得紮實。

但是風口也好,模式也好,持久性也是有限度的。前幾年手機就是個“大風口”,這兩年手機市場趨於穩定,風口市場關閉了。這個時候拼什麼?拼的就是管理能力。

在汽車行業,風口已經很少了,全世界的競爭格局幾乎已經非常穩定,在經營模式上也很難有差異。通用、豐田、大眾、福特等,其實在經營模式上也很接近,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之間的競爭拼的是什麼?

今年財富500強榜單裡的汽車企業,豐田是排行榜的第6名,排在所有汽車企業的第一位,銷售規模大約在2650億美元左右,第7名是大眾,2600億美元,這兩個企業規模相當。再往下排,依次是戴姆勒-奔馳,大約1800億美元,通用和福特都是1500億美元左右。這五大企業規模是相當的,但是在利潤上差別就大了,豐田是225億美元,大眾是130億美元,戴姆勒-奔馳是118億美元,通用是虧損,福特是70多億美元。在體量差不多的情況下,豐田的利潤相當於大眾和戴姆勒-奔馳之和。由此引起我們的思考:豐田到底強在哪裡?那就是豐田世界聞名的高能力管理水平。

在規模相當、經營模式接近的情況下,誰都沒有特殊的機會,只能去拼同樣一款車誰賺的錢更多,誰的庫存低、週轉快,誰的質量更可靠、性能更強,誰的研發週期更短……這些因素決定了在穩定市場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差距,這就是豐田的厲害之處。

 “機制大於管理”VS“機制先於管理”

另一種極端的說法,叫“機制大於管理”。我認為應是“機制先於管理”,為什麼提“先於”?先於與大於不一樣,“先於”是在經營的佈局設計好之後做管理,機制是調動資源的手段。機制設計好了,管理才有基礎,畢竟落實管理活動依靠的是人來執行。沒有機制,管理很難做好,但是,機制代替不了管理。

很多時候,企業是善於利用機制的手段,比如:在公司剛成立時,創始人拉人做股東或合夥人,大家都拿很低的工資,分享公司的利潤。在公司小的時候,支付能力弱,機制就很有效果。營銷端的提成制、生產端的計件制,都能降低企業的支付壓力,在企業發展早期有動員資源的價值。

但當企業到了一定規模的時候,單純依靠機制的力量會造成山頭主義。華為在1994年就遇到了這種難題,為了打破這種山頭主義,轟轟烈烈地搞市場部大辭職。因為機制調動起來就形成了高授權、高回報,沒有管理來協同的時候,這種山頭主義、資源割據是很容易出現的,沒有辦法打破。眾所周知,企業對外拼的是整體性,單純依賴機制手段,整體性會喪失。

現在有一種組織形式叫“阿米巴”,提的是怎麼把單元劃小,讓每個單元的負責人都成為獨立的經營者。但稻盛和夫在書裡特別強調:“如果這些小的阿米巴沒有在管理權威的統一協調下,而是各自為政的話,對企業來講就是一場災難。”

小企業不需要管理?

現在很多人說:“小企業不需要管理,小企業只需要機制。”這句話更有問題。現在流行把組織切小,很多小企業把內部切得更小。但我並不主張小企業把組織打散,小企業更需要攥緊拳頭來做事,因為小企業資源更有限,更需要把資源有效地利用起來,更需要研產銷的配合。

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沒有像大企業那樣顯而易見的管理體系,但對管理的需要更大,要求管理的有效性更高。在小企業,管理並不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工作中,一名業務員要去出差,你作為上級和他聊天,你可能會問:這次出差的目的是什麼?見什麼客戶?想在客戶那裡達成什麼樣的目標?如何才能實現這次的目標?這種簡單的溝通,就是在明確計劃、目標。

業務員出差一天後,你可能會打電話問他:過程怎麼樣?見客戶聊了些什麼?有什麼難題?客戶會要貨嗎?能回款嗎?業務員可能會有很多的問題反饋,這其實是管理執行,即PDCA裡的D,也稱之為計劃的輔導,就是你在幫他執行。

業務員回來後,如果拿到訂單,你會表揚,這叫反饋;如果沒有做好,你們會討論後續如何改善。

以上整個過程就是管理。在管理的過程中,你與業務員之間形成了共識,雙方共同得到了提升。你瞭解了你的員工,瞭解了他在工作中有哪些不足,在以後的工作過程中,你會在他的不足方面提前幫助他,給予輔導,這就是具體的管理。

小企業不是不要管理,而是需要更簡單有效的管理,需要與業務狀態和規模相匹配的管理。

管理的三個重點

那麼正確的管理是什麼?管理應該怎麼做?我主要談三點。

管理的本質:複製能力決定企業做多大,變革能力決定企業做多久

企業歸根到底有兩個目標:一個是做大,另一個是做久。企業的管理者想把企業做大,就要追求增長,企業增長是解決企業內部矛盾的唯一方式。只有把企業做大,員工才有上升的空間,股東才能獲得更大的回報,管理者也能夠實現對事業的追求。

大企業的當家人就一定比小企業的當家人累嗎?並不見得。因為企業能否做大的秘訣取決於企業的複製能力。舉個例子,如果讓你一天寫十萬字的文章,你肯定望洋興嘆,“臣妾做不到啊”,但如果讓你複製粘貼,寫十萬字的文章,就不成問題了。企業做大也是這個道理。

企業做大關鍵在可複製,比如:把開發一個客戶的經驗變成一種簡單的模式,然後複製到很多客戶身上;成功開發一家門店,變成開發很多門店都能成功……複製能力是企業做大的條件。管理的首要任務,就是明確如何複製成功。比如創業,無非是建立業務模式,滿足創業成功的條件,這種模式是可複製的;找到核心團隊,這些團隊是可複製的,能夠形成裂變。


誤解管理,對企業來講就是一場災難


如果建立一個穩定的模式,能夠不斷複製是最好的。但問題在於,外部的環境和內部的資源是在不斷變化的,模式不可能一勞永逸,當內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企業的生存會遇到挑戰。另外,如果總是簡單的重複,員工的熱情也會喪失。

很多企業在環境變化的時候死掉了。比如手機行業起來的時候,原來很多好的手機企業日益衰退,而一些寂寂無名的企業卻生機勃勃。為什麼在機會來臨的時候,有的企業往上行,有的企業卻直線下滑了?根本原因在於企業的變革能力。在原來的軌道上發展,突然前面道路的方向改變了,企業能夠迅速調整,滿足客戶新的需要,建立新的業務模式與組織模式,建立新的經營要素,達到一種新的狀態。這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必備能力,所以變革能力決定了企業能走多久。

這種複製能力與變革能力從哪裡來?這就是管理要思考的首要命題。企業在小的時候,在業務模式沒有起來之前,要探索可複製能力,一定要形成經驗,應用到更大、更廣的範圍,管理首先是對經驗的管理。

變革能力也是可以管理的。華為有一個經典三問,每年華為都要求各個層面的管理幹部問員工三個問題:我們過去的成功經驗是什麼?我們這些成功經驗哪些還能用?哪些已經成為發展的障礙不能用了?我們企業未來成功靠什麼?

這種思維就是變革思維。通過不斷的詢問,淘汰掉過時的思維理念,投入新的模式,應對新的變化。

管理的核心:管理經營要素的積累和變化

管理的本質是管理企業的複製能力和變革能力,那我們怎麼實現這種管理?管理的核心,是管理經營要素的積累和變化。經營主要有四個要素:

1.業務要素。是指機會、價值定位、業務過程和關鍵資源。找準機會,圍繞機會做合理的價值定位,業務過程能夠實現價值定位,保證價值能夠合時、合地、合質、合量地實現。為了使過程實現,要有關鍵資源。

2.價值要素。圍繞業務應該建立什麼樣的價值原則,這些價值原則,應成為設計組織的要素。業務落實到組織,如何設計組織原則以保證業務的執行?因此先要有組織原則,而這些組織原則來自於業務。我們稱之為價值要素。

3.機制。業務模式設計好後,資源如何調動起來,服務業務,這就是機制。機制的作用就在於調動做業務所需要的資源。

4.領導。業務、價值、機制都有了,難題就在於如何讓參與方對設計者有信心。解決問題的本質力量來源於領導。領導的核心是喚起業務參與方對業務的信心。

以上四點都屬於經營要素,如果做不到,企業還是經營不好。管理的核心就是把這些經營要素管住,使這些要素不斷地積累放大,並且圍繞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管理的手段:管理可以簡化為PDCA循環

管理最有效的手段是什麼?管理的基本工具和方法是什麼?

管理可以簡化為PDCA循環。這是一個持續改進模型,它包括持續改進與不斷學習的四個循環反覆的步驟,即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Study)、處理(Act)。PDCA工具最早起源於貝爾實驗室,是休哈特博士提出的最早使用的管理工具,後來被戴明帶去日本,被豐田普及。到目前為止,我認為PDCA是最有效、總結最到位的管理工具,核心是定目標、定策略,找差距,分析原因,找對策。

P是計劃。在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都是需要制訂計劃的。比如定市場目標,要分析機會在哪裡?為什麼是機會?客戶的需求是什麼?競爭對手是誰?分析管理的目標究竟是什麼……這些就是計劃。做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也需要計劃。為了達到崗位要求,應該招聘什麼樣的人?這個人從哪裡獲取?是自己培養還是另行招聘?通過何種渠道招聘?選擇何種人……這些都屬於計劃的範疇。研發一個新的產品,如何設計產品的服務?研發過程和生產過程應該怎麼協同?怎麼分工?怎麼設計……同樣屬於計劃。

D是實施。有了計劃之後,要輔導落實,要與員工溝通,告訴他營銷計劃。實施計劃的過程中,每個環節人員如何參與?如何轉化為行動?如何制訂自己的行動計劃?如何去實施?弄清楚流程中的每個環節,員工應如何去做,這即是實施或執行。

C是檢查。在實施過程中,也有可能與原來的設想有偏差。其原因可能是行動的人沒有落實好任務,也有可能是原來的計劃有問題,這時候需要去檢查和對照,如果計劃有問題,就要做必要的修正。

A是處理。根據檢查的結果,評估偏差,制定下一步的方案。

正是通過大大小小、各個層面的PDCA循環,通過這種持續的改善,管理才能得到不斷的改進與提升。因此大家在實踐中會覺得管理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並且需要不斷地重複這種枯燥和乏味。一個人能否有一番成就,就在於落實想法的執行層面,能不能忍耐住這種單調和乏味。舉一反三,一個企業與另一個企業的發展步子之所以有所不同,不在於兩者比拼有多麼高的資源能力和戰略佈局,最終拼的,還是管理的素養。(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華夏基石諮詢集團業務副總裁兼成長企業研究中心總經理)

關注銷售與市場微信公眾號(cnmarket),獲得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