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三令五申禁止补课,各地学校屡禁不止

一、教育资源不足和人为的制造失衡。

在每一个城市里,都有几所殿堂级学校神一般的存在,在每一座县城里,都有一所当地公认的最好的小学和中学,通常被称作一小,一中。能进这些学校上学的孩子,家长非富即贵,当然出于保证教学质量水平需要,也须得招一些成绩极为优秀的普通子弟。为了给富贵家庭一个保证,为了出中、高考政绩。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必然会调动一切资源来护佑学校,先进的设备,优秀的教师,国内外专家资源、教育科研项目......总之,就跟父母爱小儿子一样,买房买车娶媳妇,剩下的才给

其它兄弟姊妹。读者可自行上网查看北京11学校的师资介绍,恐怕一些落地区的专科院校都达不到这个层次。根本无《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公平可言!

为什么国家三令五申禁止补课,各地学校屡禁不止

二、教育管理体制的缺陷和导向失误。

公立学校教师,其编制等于是铁饭碗,这就意味着,一个教师,无论其能力水平和教学效果如何,都不会失业。从工资结构来看,除了月薪外,年终还有一笔所谓的绩效,(这几日安微六安警察卖“黑锅”之事就是这笔钱惹的)为了不制造矛盾,校长在发放这笔钱时基本是吃大锅饭,象征性地按级别岗位之类的标准,适当有点区别就行了。谁要是真去“绩效”一次,下面的教师很有可能告得你官帽难保。

自独生子女上学以来,学生越来越难管,批评不得,严格不得,学校成了无限责任公司,老师动辄得咎,越来越不敢管,越来越不想管。正好在减负,素质教育这些政治正确的口号之下,乐得清闲。 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谁还会犯傻认真工作呢?于是就出现了只要评上职称,高级教师们争相调岗,上点无关紧要的科目,混着日子等退休。笔者呆过的学校曾出现过教师编制人员看大门,小卖部售货这等奇葩之事。一部分教师则暗中招揽自己的在家学补课或到校外兼职,这当中自然就会生出介绍学生到校外培训机上课,校内不讲校外讲之类有违师德之事来。

为什么国家三令五申禁止补课,各地学校屡禁不止

个人觉得国家现在的整个教育体系,非常混乱,有一点是好的,知道要提倡素质教育,至少不像我们那会每天的作业就是抄背默,至少换了别的花样。我觉得得分成学校和家长两块来看。

为什么现在家长补课那么厉害,其中一个原因的确是经济水平有所提高,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开始关注了。其实国外也是一样,我自己表弟从小在加拿大,进的是比较好的私立小学,我姑姑说孩子每天放学之后先去学校体育俱乐部,然后是机器人训练小组,晚一点去每周三次小提琴班,每隔一天的游泳班,周末的击剑班,剩余的时间会上各种补习班,比如华人喜爱的数学,家庭教师负责教授英语。到了中学就要补习化学,生物,我姑姑是物理系学生,自己教儿子物理,姑父是计算机系的学生,几乎每天晚上和儿子玩(也是上课)软件机器人。当然是有成果的,我表弟中学以申请者全加第二名的成绩进入那个学校,然后大学读的是非常难进难出的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系,实习在IBM,现在任职美国谷歌总部。我记得我姑姑曾经说过,同年级的小朋友,公立的孩子可能在学1+1=2,但私立学校已经要求孩子学不等式了。公立和私立,小孩拉出来完全不同的水平,这就已经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大学不同,工作不同,阶级不同。

为什么国家三令五申禁止补课,各地学校屡禁不止

在中国的家长,已经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了,不仅是加拿大,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这种教育投资换未来阶级的体系全一样。所以这是一部分为什么家长不惜一切想要孩子去补课的原因之一。不过希望家长注意了,人家补习课本内容有针对性的,不是什么都补,而且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参与度极大。不少学科在小学完全由家长补习,国外私立学校联系家长比国内频繁多了,很多东西都要家长和孩子同时完成。像国内这样的亲子手工,什么一起做个画报的,你们都该感谢上帝了,太简单了。不过我姑姑说,如果是孩子自己的功课,比如从小学他们就要做PPT,家长是不会帮手的,孩子自己在学校学一点,回来家长会教他们怎么使用PPT,至于如何完成就靠他们自己。不会像中国家长这样帮孩子完成,国外不会,哪怕这个PPT要做一夜。

为什么国家三令五申禁止补课,各地学校屡禁不止

另一个方面就是学校了。我同事有不少孩子在小学,她说道补课都是呵呵呵,她说你以为我想花钱啊,我们家又不是有钱家庭,学校不放过你啊 。你的班主任,或者有的人会假装家长打电话给你,说XX家长啊,那个什么科的老师说你孩子还不错啊,他那有个课,你上不上?那你怎么说?有多少家长敢拒绝班主任说不去不去,我孩子不补课?补课带来的成绩提高,当然对学校是有好处的,所以学校自然不会强制禁止。

总结一点,家长都希望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平台,希望孩子成绩出色。也看到了国外是如何教育出高质量的孩子。但是恕我直言,学校和家长,都看到了半桶水,并没有深入了解人家为什么补课就能提高成绩,你们为什么补课很多孩子都不见成效。从小对孩子的时间管理,家长的参与问题,不光是文化也要穿插各种体育兴趣,这才是别人成功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