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帝王该怎么称呼

要读懂中国古代史,你要明白一个常识性问题——帝王称谓。 首先,皇帝的名字应该怎么叫,很多人肯定会说,当然直接叫名字啊,在古时候如果你觉得你命长,你可以叫一下试试,那可不只是杀头的罪,而是灭三族的罪,你的父族、母族、妻族全部杀头。那么皇帝活着的时候,究竟要如何称呼呢?

皇帝活着时候有两种称谓,一种是称谓年号,一种是称谓尊号,那什么是年号,什么是尊号?

我们先说尊号,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如唐高祖李渊的尊号为“神光大圣大光孝皇帝”武则天的尊号叫“越古今伦则天大圣皇帝”,简称“则天皇 帝”尊号不是每个皇帝都有的。一般都是那一些比较杰出的帝王,或者是比较喜欢虚荣的帝王才会有。

古时候帝王该怎么称呼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是西汉武帝首创,但是明清以前年号可以随意改动,比如汉武帝在位54年先后用了11个年号;武则天在位15年用了14个年号,所以明清以前的皇帝基本不用年号,因为太多了。但是明清以后从朱元璋开始每个皇帝只能用一个年号(俩人除外。明英宗先是用了“正统”,复位了后又启用了“天顺”。清太宗则先后用了“天聪”“崇德”两点年号。),我们熟知的洪武、康熙、雍正、乾隆等等都是年号。从汉武帝开始到现在,全世界还在用年号的国家只有日本、台湾。

古时候帝王该怎么称呼

所以皇帝活着的时候可以用年号和尊号来称呼,那皇帝死后呢该怎么称呼?也有两个称号庙号和谥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明太祖、唐太宗等,但是在元明清三朝也有例外。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一开始也就叫“蒙古国”,这政权也就是它的国名了。 等到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汗的时候就仿照汉人在中原建立了元王朝。所以,这忽必烈汗是建国的,自然应该称“祖”的。但是他的这个元王朝是在蒙古国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所以就追尊成吉思汗为“太祖”,忽必烈就成了“世祖”。所以,元朝有二“祖”。

古时候帝王该怎么称呼

明朝,“太祖”朱元璋死后,他的长孙朱允文继位,也就是建文皇帝。之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建文皇帝等于这个江山又重新打了一遍,所以朱棣死后庙号是“成祖”。明朝也有二“祖”。

古时候帝王该怎么称呼

清朝更是厉害——十二个皇帝三 个“祖”——“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 国;“世祖”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顺治是他的年号),入关建立满清帝国;到了康熙皇帝这儿,本就不能再称“祖”了。但在康熙的功劳太大了“名为守成,实乃开创”。 康熙皇帝在位时平三藩、台湾,亲征准噶尔,大败沙俄侵略军,所以群臣给他上了个“圣祖”的庙号。在这个唐朝以前,并非每个皇帝死了都能进祖庙的,唐朝以后不管是暴君还是昏君都可以进太庙了。

古时候帝王该怎么称呼

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由周公制造谥法。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谥法总共有五十多字,所以在历朝历代我们总是能看见什么文帝、景帝之类的,比如汉文帝刘启、隋文帝杨坚等。

谥号有固定用字,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主义行德曰元等,大致分为三类,表扬类、批评类和同情类,比如表扬型(文、武、德、景帝)、批评型(纣、炀桀)、同情型(商、怀),但是明清以后的谥号都太长了,所以都用简称,比如乾隆的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简称清 纯帝。这让我想起很多年前很火的一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面康熙的祖母,太皇太后。有一句台词她是这样说的“我孝庄也是修”整部剧演员演技无可挑剔,但是编剧太没常识,孝庄的全称是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那可是死后的谥号,不是她的名字,活着的时候就知道死后叫什么,太恐怖了。希望编剧在古装剧中,涉及到历史人物一定要慎重,避免闹剧的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