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在赤壁之戰前還可以上陣殺敵,為何在劉備取荊州後就一命嗚呼

荊州牧劉表長得高大威猛、一表人才,名列“八俊”。所謂“八俊”,相當於如今娛樂界的“四大天王”之類。劉表共有3個兒子,分別是劉琦、劉琮、劉修。劉琦是劉表與正妻陳氏所生,因長相酷似劉表,深受喜愛。

劉琦在赤壁之戰前還可以上陣殺敵,為何在劉備取荊州後就一命嗚呼

但陳氏早亡,劉表隨即迎娶了第二個妻子蔡夫人。本著“親上加親”“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蔡夫人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劉表的次子劉琮。因蔡氏在當地的勢力強大,最主要是其兄弟蔡瑁張允掌握荊州大部分兵馬,訓練水師,在荊州可謂一手遮天,荊州除了劉表就是蔡瑁張允掌權。蔡氏一心想推舉自己的兒子做荊州之主,而廢長立幼會導致荊州動盪,因此劉表也是左右為難。

劉琦在赤壁之戰前還可以上陣殺敵,為何在劉備取荊州後就一命嗚呼

劉琦作為一個沒有什麼社會閱歷的年輕人,束手無策,便請教於諸葛亮。諸葛亮說:“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諸葛亮這句話裡有兩個典故,在春秋戰國時期,晉國也發生類似的嫡庶爭鬥。晉獻公長子申生留在國都,遭到陷害被迫上吊自殺;晉獻公次子重耳流亡在外,反而度過危機,最終成為晉國君主。劉琦恍然大悟。208年,江夏太守黃祖被孫權軍隊殺死後,劉琦自告奮勇擔任江夏太守之職,脫離了劉表、蔡夫人等人的控制,化險為夷。

赤壁之戰前,孫劉聯盟抗拒曹操,劉琦配合劉備集團在江夏根據地作為盟軍的後盾,當時劉琦可謂生龍活虎。據史書記載,當時劉琦得知劉琮繼位後,大怒,甚至準備借奔喪的名義起兵討伐劉琮,只不過因為曹操後來南下,才放棄了攻打。不過劉琦既然能大怒,還有精力想著打仗討伐,這證明身體應該是不賴。

劉琦在赤壁之戰前還可以上陣殺敵,為何在劉備取荊州後就一命嗚呼

赤壁之戰後,在劉備的舉薦下,劉琦成為荊州刺史,控制了荊州南部的4郡:武陵郡、長沙郡、零陵郡和桂陽郡。正處意氣風發的時候,突然死掉了。劉琦在赤壁之戰前還可以上陣殺敵,為何在劉備取荊州不久就一命嗚呼?

正史上無論是《後漢書》還是《三國志》其實都沒寫劉琦酒色過度,就直接寫”卒“,死因不明。

劉琦在赤壁之戰前還可以上陣殺敵,為何在劉備取荊州後就一命嗚呼

有人猜測劉琦死的早可能是就劉備所為,這個可能性有,但概率極低。殺人注重殺人動機,但劉備沒有殺他的動機。

當時劉備就是以劉琦的名義奪取了荊南四郡的,劉琦這個劉表之子的招牌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劉琦雖然慈孝,但能力真的很平庸,他也沒什麼抱負。曾想與劉琮爭荊州,也是他氣不過而已,畢竟長子嘛!如果他真有雄心壯志,曹操也不會說“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著名演義小說家蔡東藩也說過“曹操謂劉景升諸兒,與豚犬等,原非虛言。”豚犬不單指劉琮一人,也指劉琦。說難聽點就是很容易控制,劉備沒有理由殺他。殺了劉琦,最受傷的是劉備,他沒有了名正言順掌握荊州的理由。劉琦就好比曹操手裡的漢獻帝,不過劉琦還比漢獻帝聽話、溫順。

劉琦在赤壁之戰前還可以上陣殺敵,為何在劉備取荊州後就一命嗚呼

如果劉琦的死真的充滿疑點的話,那麼同樣對荊州有圖謀的曹操和孫權勢力為何沒有趁機放出流言?要知道漢獻帝正常死去時,蜀漢這邊可是流傳他被曹丕殺掉了。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劉琦之死其實在那個年代屬於很正常的事,實在沒啥好說的,於是就用了一個簡單的”卒“。

那真實死因是什麼?

劉琦在赤壁之戰前還可以上陣殺敵,為何在劉備取荊州後就一命嗚呼

劉琦是死於傳染病。赤壁之戰後,哀鴻遍野,血流成河,由於古人處理瘟疫和細菌感染的能力不強,來不及處理的屍體逐步傳播役情,於是在赤壁之戰後,荊州一帶爆發了一場大瘟疫,不治而死者不計其數,而這次大瘟疫也被很多史料記載,三國很多將軍士卒也都死在這次災難。於是人們推測,劉琦在赤壁之戰後就臥床不起,身患重病,剛好與這場大瘟疫相吻合,很有可能是被傳染了疾病,不治而亡。

你是如何看待劉琦之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