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數字貨幣市場的藍圖

改革數字貨幣市場的藍圖

關於數字貨幣的監管,各個國家,各個組織,每個人都有不同想法和理解,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分析過各個國家對數字貨幣的監管態度。在前一段爆出的李笑來音頻中,也代表了一部分人對監管的看法,為了照顧沒聽過的朋友,我科普一下,音頻中說,如果沒有國家的禁止,誰都能發ICO,就沒有現在這些幣圈大佬什麼事了,可能支付寶,銀行等有錢的企業就會砸錢發幣了,應該感謝國家監管。經過2017年的ICO亂象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聽到最多的是ICO都是騙子。

因此,對於監管這一塊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來規範有價值的ICO持續,剔除垃圾幣和空氣項目,使得用戶不再被ICO的假象迷惑,而能真正識別價值幣。真正從事價值幣的研究人員也能更有動力的去改革創新。國家也能更加正視區塊鏈技術。

下邊來分享一篇Michael J.Casey的文章。

Michael J.Casey是Coindesk的顧問主席,並且是麻省理工區塊鏈研究高級顧問。

代幣產業需要發展

目前,我們先不討論經濟增長。隨著200億美元ICO的增長和所有代幣市場價值3000億美元的發展,早期的數字貨幣經濟參與者已經賺的盆滿缽盈。

但是如果數字貨幣想要更進一步發展,並且使去信任化的網絡更有效,那麼這個產業還需要更趨於成熟化

能夠廣泛接受行為標準,交流模式和商業實踐的自制系統應該被鼓勵,這個系統能使產業擺脫騙子形象,並且能使產業從邊緣走向主流。

同時,這也是經歷真實的有意義的經濟增長的唯一方法,它可以提供機會給100萬億美元世界經濟主體的參與者,而不僅僅是最初的一小部分人。

值得欣慰的是,看到為了促進實施的前期努力。這些努力的最近一次是來自代幣聯盟(Token Alliance),這是一個數字商會(the Digital Chamber of Commerce)的產業創始,由350個全球數字貨幣產業參與者組成,包括區塊鏈和代幣專家,科學技術人員,經濟學家,前管理監督者,和超過20個法律公司的從業者。

週一,聯盟發佈第一版白皮書,其中一個目標是在聯盟中確定倆個最重要的角色,產業領導者和監督者,指導數字貨幣發行的合規性和合法性。

現實中,數字貨幣明確不會計劃投資合同,特別是那些擁有去中心化網絡,有可利用價值的代幣。因此,數字貨幣不包含在現有的證券法律是應當的。

按照代幣聯盟(Token Alliance)的聯合主席Jim Newsome(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和Paul Atkins(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理事)的序言,文章中的原則要點"是用於幫助市場參與者理解他們所作所為的特點,並且使其面對潛在消費者時以公平負責的態度有所作為"。

同時,Newsom和Atkins還說,這些準則能幫助官方政策制定者更好的理解技術,以至於避免起草更嚴峻的規則,那些規則可能本來意在創建"可監督的仲裁環境,甚至,考慮到創新和創造工作機會,無意中減少了司法權的吸引力"。

改革數字貨幣市場的藍圖

倆個關鍵點

一個是,官方政策制定者需要培訓。在一週半之前,美國國會上,加利福尼亞民主黨代表Sherman發表了想要禁止比特幣的可笑建議。

另一方面,監督管理者更加願意給數字貨幣產業監督管理空間。如果在數字貨幣社區沒有討厭的剝削行為惹起廣泛的眾怒,則產業會更加繁榮。

畢竟,讀到大家嘲笑Sherman是"老人對著雲大叫"還是有點沾沾自喜的,他和其他法律制定者的錯誤意見激起了許多偽劣數字貨幣產業的行為,特別是在ICO市場。

ICO評估已經得出結論,2017年2/3的ICO是騙子。顯然,這個引起廣泛爭吵的悲劇來自於社區本身,還有認真的開發者們不斷抱怨"垃圾幣"和"空氣"項目引起的多次推演而一無所成。

一些社區更傾向於ICO停止。(ICO確實是可怕的事情,只要發行代幣,它能夠代替IPO使企業迅速集資)。他們想讓世界認可比特幣和少數完全需要挖礦代幣的單純性。(以太坊不包含其中)他們認為比特幣及其相關貨幣是唯一的真正反審查的系統,它即不需要依靠第三方操作也規避了監督管理的風險。

但是代幣發行不會停止,它會一直都在

先不管是"證券"還是"實用代幣"的爭論,針對去中心化網絡開發的部署和去中心化應用(DAPPs),這些數字資產的買賣已經證明了發行代幣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單純的加密貨幣(例如陷入容量挑戰的比特幣)是否有能力承載DAPPs要求的智能合約目前還不清楚。

改革數字貨幣市場的藍圖

自治情況

一旦你接受了ICOs會一直都會存在在這個定論,顯然就必須規範他們,使他們在合理的法律框架內操作。

當然,不是說代幣項目不應該被傳播,而是他們需要可實用性承諾。對於加密貨幣開發者和企業有利於保持他們去中心化和反公司化原則的真實性,同時也有利於減少負面影響,與政府關係更加密切。

建立合法架構的最好路徑是去培養一個可靠的,有組織的自治系統,這個自治系統可以使新興企業自覺服從。推動公共信任責任的大部分應該是產業參與者而不是法律強制,當然除非做了確實違法的事情。

我們必須開發出有責任、講證據、有名譽和可認證的標準,這樣才能剷除擾亂市場的參與者,這樣做也可以使官方監督管理者信任社會群體可以定義自己的責任。

自治組織的背後其實是經濟上規範交易貿易實體的基本原則,例如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並不是說加密貨幣產業應該跟隨這些嚴格的方法,因為其過於保護現有者受到一定的批判。而是說,利用區塊鏈技術和加密創新(例如多重簽名監督)的透明性和責任性,幫助建立一個既得到公眾信任又能鼓勵新興企業創新的機構。

為了使這個自治方法成功,代幣聯盟白皮書的作者稱,政府提供支持的合法架構是關鍵。為了培訓監督管理者,他們試圖用直布羅陀作為英國領土的方式來描述,它要求"適當的,準確的並且和諧的披露信息,使得任何考慮買數字貨幣的買家做出有信息根據的決定"。

直布羅陀的前瞻性架構用於代幣管理的這一部分與之前的部門有明顯差別,前一部分敘述了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和美國的合法推進方法。把他們合起來,展現了持續不確定的和矛盾的景象。

在數字貨幣產業培訓方面,聯盟白皮書採用了放下原則的嘗試,使開發組變成"代幣保證人"的角色,定義他們不遵守現有法律的前提下,他們如何使他們的代幣在世界範圍使用。

這些建議原則中的一些不受ICOs投機者的歡迎。例如,作者說,保證人的白皮書"應該避免討論代幣給投資者、開發者、基金會和員工的分配",因為這些因素更與投資者相關而不是代幣的用戶,這點強調了代幣像證券一樣被監管的弱點。

無論如何,價格越漲,越值得擁有。

原文地址:https://www.coindesk.com/a-blueprint-for-reforming-the-crypto-token-mark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