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對於很多電視劇的忠實觀眾而言,2018年的國產劇高峰,直到年底才真正到來。

事實上,這或許和今年最大的那件事息息相關——毋庸置疑,正是改革開放40週年。

40年,改革開放早已成為當下社會內在的運行邏輯。其背後的宏大跌宕,身處其中的每一個渺小又偉大的個體命運,對於影視劇創作者,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題材。

而從觀眾的反饋來看,一個很明顯的變化是——

我們的主旋律獻禮劇,真的可以拍得很好看。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簡言之,是質感的迴歸。

過去的很多年代劇,常常被吐槽的點,在“陳舊”。一來,是製作陳舊,細節露怯;二來,是價值觀陳舊,人物身上的標籤感濃重。

以《外灘鐘聲》和《大江大河》為代表的,姑且稱之為高階版獻禮劇,一掃過往的“陳舊感”之餘,繼而重點強化的,就是質感。

具體拆開來看,便是所謂的真實感與代入感。

小到生活物件的呈現,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大到生活環境的完全浸入,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再到人物從服裝、道具、臺詞、氣質等各方面的塑造。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這一切,讓它對觀眾的吸引,是實打實的全年齡段——

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獲得的感受是:我們當初就是這個樣子! 沒經歷過的年輕一代,則感嘆於:當年的人,與當年的精氣神兒,令人敬佩!

以《外灘鐘聲》為代表,上海梧桐里弄堂中,一家人幾十年的命運變遷。史詩的格局下,創作者卻試圖只掀起時代的一角。

大時代下的小人物,這樣以小見大的創作思路,是獻禮劇變得好看的最重要原因。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如果再將視角擴展開來,《外灘鐘聲》製作於吳謹言大紅大紫之前,也是俞灝明覆出後的首部男一戲。

彼時,玄幻與偶像題材的電視劇大行其道,選擇創作這樣一部年代戲,幕後團隊的創作初心與視野高度,的確值得稱道。

《外灘鐘聲》的總導演是大家熟悉的管虎,導演費振翔則是管虎手把手帶出的徒弟,兩人配合默契,此前已有過多次合作。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年輕時的費振翔,還曾在《霸王別姬》中,出演少年時期的小石頭。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再說到這部劇的幕後團隊——7印象,作為業內資深的創作團隊,一個最直觀的特點是——

電影電視劇均有涉獵,且向來不見跟風,製作均以品質見長。

而如果熟悉7印象的過往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的創作核心,即——

關照現實。歸結到一個字,是人。

《外灘鐘聲》裡,位於上海外灘的海關鐘樓作為時代變遷的見證,俞灝明飾演的杜心生,身為守鍾人的父親意外去世,他選擇毅然接班,一做就是一輩子。

一個守鍾人,和上海人最為熟悉的報時鐘聲,成為了《外灘鐘聲》展現時代的題眼。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往前回溯7印象團隊的作品,會發現,現實與人的主題貫穿始終。

2001年的《黑洞》與02年的《冬至》,建立了很多觀眾對於國產犯罪與反黑反腐劇的初印象。

陳道明巔峰演技的背後,顯現的還是創作者的智慧。

尤其是《黑洞》中的反派聶明宇,徹底顛覆了國產連續劇反派臉譜化的現象。17年後回看,依然驚歎於人物的毫不過時。不落俗套的角色,真實地呈現生活中陰暗的一面,卻又不呈現絲毫頹廢與做作之感。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到05年,《生存之民工》無疑是又一部經典之作。在很多人眼中,這是真正震撼人心的國產現實主義佳作。

粗糲的影像沒有任何的美化與加工,民工群體的酸甜苦辣、辛酸掙扎,都被鏡頭真實地還原。演員的表演之精湛,更是讓很多不熟悉的觀眾,懷疑他們本人生活中就是普通民工。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09年的《外鄉人》,聚焦的群體進一步擴大,市場經濟下,千千萬萬離家遠赴他鄉謀求發展的外鄉人,每個人都能從自身或身邊找到相似的共鳴。

以最普通不過的百姓日常家事為基底,社會發展為骨架,其中的血肉,就是鮮活人物身上透出的人情、人性與人心。

同時,散文式的故事設置,多元化的人物關係,在國產劇的創作中,都是甚少得見的。

這兩部現實主義佳作,豆瓣9.59.3的高分背後,就是打動人心的最直觀體現。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電視劇之外,7印象的電影或許更為人熟知。

09年到15年,六年間的四部作品,豆瓣平均7.6的評分,放在國產電影的維度,已可稱為佳作。

分開來看,四部電影講述的,依然沒有脫離現實與人的大主題框架。

《鬥牛》與《廚子戲子痞子》背景均為抗戰,前者以幾乎獨角戲的形式,展示命運的殘酷與荒誕;

後者則在誇張的影像、極致的喜感與形式感背後,突顯了非常年代個體身上的愛國情懷。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相比起來,《殺生》的黑色寓言氣質更為明顯。眾多針對民族性和時代性的隱喻,強化了區別於電視劇的電影感,濃烈、荒誕、尖銳的氣質,看得出團隊打造與眾不同精品的野心。

而《老炮兒》,是很多觀眾眼中2015年的華語電影年度最佳。

有個評論說得很好——

它最好的一點,就是挖出了最鮮明的中國屬性。

從這個角度,《老炮兒》與《殺生》的創作初衷,亦都是對現實與人的深度延展。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從電視劇到電影,7印象團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點,在於——

整個創作理念的成熟,與背後的自成體系。

理念的成熟,從前述的作品風格可見一斑,無需多言;自成體系,更多的體現在頗具大局觀的創作嘗試。

以充滿質感和力度的寫實作為品牌門面,同時兼顧商業性的嘗試。

這商業性,絕非簡單地追逐流量明星與題材迎合大眾,而是尋求更健康長久的創作模式。

在這之外,對現有大IP的風格化改編,是幕後團隊保持穩步向前的第二隻腳。

比如一放出消息便引發強烈關注的網劇《鬼吹燈之怒晴湘西》。依舊是費振翔導演,選角也讓人眼前一亮。


獻禮劇大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創作者群像?



無論是網劇,還是動輒耗費幾年時光的大體量電影,都未脫離開7印象團隊的創作內核——

幕前,不追流量,也不排斥商業,號召力強的實力派演員,能給予作品最好的詮釋; 幕後,刻畫現實與現實中的人,是不變的基準。不同時代,不同人物,相同的,是人性的魅力與閃光點。

什麼樣的創作者,是觀眾真正需要的?是這個時代真正需要的?

答案,想必已經很明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