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0噸重的大炮,炮彈可擊穿10米厚混凝土牆,成功摧毀蘇軍彈藥庫

一戰以後,德國人對這場戰爭的失敗總是耿耿於懷,尤其是對敗給了宿敵法國人這件事讓他們非常不服,於是國內的激進主義者一直把法國作為假想敵。

法國也知道德國崛起之後難免會拿他們來開刀,所以在充分吸取了一戰的教訓之後,法國在法德邊境修築了一條堅固的馬奇諾防線。一開始德國人並沒有想到可以通過繞過馬奇諾防線的方式來攻打法國,只覺得既然對付修了道防線,那麼就應該想辦法突破防線。

1350噸重的大炮,炮彈可擊穿10米厚混凝土牆,成功摧毀蘇軍彈藥庫

這個防線堅固異常,它有著厚達7米的混凝土牆,甚至有的地方還有厚達一米的裝甲鋼板。為了擊穿這道防線,德國人想到了用大口徑火炮轟擊的方式將它炸開!

於是在1934年的時候,德國軍方委託克虜伯兵工廠設計一種大口徑火炮,軍方的要求是這種火炮的威力至少能夠擊穿七米厚的混凝土工事或者一米以上的鋼板,而且這種火炮必須要在法國炮兵的有效射擊範圍之外。

1350噸重的大炮,炮彈可擊穿10米厚混凝土牆,成功摧毀蘇軍彈藥庫

克虜伯工廠,這是當時德國最好的兵工廠

克虜伯公司接到任務後,在1939年建立了一個測試模型,並送到試驗場進行測試。這個模型可以發射7.1噸重的炮彈,完全能夠將七米厚的混凝土或者一米厚的鋼板擊穿,實驗結果讓人非常滿意。

此後,希特勒要求要多造兩門這樣的炮。1941年,這門巨炮組裝完畢,並且被命名為古斯塔夫巨炮。這門大炮的口徑為800毫米,炮管長度長達32.48米。該炮可以發射兩種彈藥,一種是專門用來攻擊掩體的穿甲彈,炮彈重達7.1噸,射程38公里。一種是攻擊一般目標的高爆彈,炮彈重達4.8噸,射程可達48公里。

1350噸重的大炮,炮彈可擊穿10米厚混凝土牆,成功摧毀蘇軍彈藥庫

這門大炮的重量也是極為驚人的,總重量多達1350噸,所以大炮的機動性極差,只能通過鋪設軌道的方式實現機動,大炮運到戰場之後還需要250人用三天的時間完成組裝,在組裝中還需要有20名克虜伯工程師在一旁親切指導。裝好後,大炮每天只能發射14枚炮彈。

1350噸重的大炮,炮彈可擊穿10米厚混凝土牆,成功摧毀蘇軍彈藥庫

巨大的重量,捉急的機動性,緩慢的射速,讓這門威力巨大的火炮一直沒有用武之地。

直到1942年2月,當德軍在塞瓦斯托波爾戰役中受阻後,才想起了它。於是1942年2月重炮被重新組裝起來,然後送往克里米亞戰場,幫助德軍攻克塞瓦斯托波爾。

為了把這門大炮運到戰場,德國人可花了不少精力。他們首先專門為這門大炮修了一條鐵路一直通到距離目標16公里的地方。為了修這條鐵路,總共使用了2500名工人。

1350噸重的大炮,炮彈可擊穿10米厚混凝土牆,成功摧毀蘇軍彈藥庫

5月初,巨炮被運到陣地,到了6月4號大炮才準備完畢。第二天,古斯塔夫巨炮開始參加對塞瓦斯托波爾的攻擊。

6月5號這天,古斯塔夫巨炮一共發射了14枚炮彈,對斯大林要塞和海岸防禦工事進行炮擊。可惜,炮擊效果非常差。據說,當炮彈發射出去後,大多數都在距離目標幾百米外爆炸,雖然威力驚人,把蘇軍嚇得一愣一愣的,但並沒有對要塞造成實際傷害。

6月6號這天是古斯塔夫巨炮取得戰果最大的一次。當天它對莫洛托夫堡壘發射了7發炮彈,和第一天一樣,偏差太大,沒有完成既定作戰任務。炮手們這個時候有點急了,於是開始調轉目標,瞄準了位於賽文那亞灣的蘇軍彈藥庫。這個彈藥庫由厚達十米的混凝土牆保護,普通炮彈和航空炸彈都沒有辦法將其摧毀。為了向人們證明這門大炮的價值,炮手們向目標射出了9枚炮彈,連同之前發射的7枚炮彈,已經超過了當天的理論可射擊數量。不過,這一次沒讓德軍指揮官失望,重達7.1噸的穿甲彈成功擊中目標,並穿過10米厚的混凝土牆,將這座彈藥庫摧毀。

據統計,在整個戰役期間,古斯塔夫巨炮一共發射了48次,最大的偏差距離為740米,只有十次距離目標在60米之內。可以說,其精度很不盡如人意。塞瓦斯托波爾戰役結束後,這門巨炮就再也沒被使用。不過,希特勒對這門大炮一直念念不忘,在1943年的時候還去參觀了一次。

1350噸重的大炮,炮彈可擊穿10米厚混凝土牆,成功摧毀蘇軍彈藥庫

希特勒參觀古斯塔夫巨炮的留影

1945年4月22號,為了避免古斯塔夫巨炮落入蘇軍手中,該炮被德軍運到森林中炸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