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海外貿易發達程度難以想象,如果繼續發展就沒有歐洲什麼事了

如果想了解一個朝代就要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階層,文化、經濟、外交、閭閻生活等才能全面的知道這個朝代,否則就是隻是浮於表面,所得粗淺。比如我們只是道聽途書,或者僅僅是看看宋史300多年的"流程",那麼所得出來的結果就是,文昌武弱,積弱積貧,最窩囊的一個朝代,遠不如漢唐的霸氣,和明朝天子守邊的硬氣。

宋朝海外貿易發達程度難以想象,如果繼續發展就沒有歐洲什麼事了

但宋朝之所以被定義為近世代的開始,跟其文化、經濟、包容、開放程度是分不開的,完全就是去沉革新的一個時期,就像我們現在與清朝,其實相差不過100多年,但感覺恍如隔世,宋朝對於之前也是如此。

我們今天所說的宋朝海洋經濟發展更是如此,如果沒有歷史的倒退,也許我們會成為第一個海洋型國家,那估計就沒有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什麼事了。

海洋經濟對於宋朝的重要性

1、 財政

海外貿易,不僅政府商船,民間船隻更是天上繁星。同時設置有市舶使管理海外貿易,通過收取"車船稅"的財政收入就已經達到"舶商居其一",佔比達到15%左右。因為海外貿易大多集中在南方,遠離戰區,所以海外貿易收入往往是宋朝財政的救命稻草,挽救大宋不至於財政崩潰。

2、 軍事

宋朝海外貿易發達程度難以想象,如果繼續發展就沒有歐洲什麼事了

宋朝軍事發展也是相當大的,尤其是大量運用了火器,而原料之一的硫磺就是來源於日本進口,最大一宗進口就是在宋神宗時期從日本進口50萬斤的硫磺;還有製作武器的牛皮筋角也是來源於海外貿易。

3、 生活

我們市場津津樂道的漢唐時期的"絲綢之路",其實跟老百姓沒有多大的關係,因為大多貿易都是絲綢、名貴瓷器、名貴香料、藩國貢品,都是滿足上層的奢侈生活的。但從唐朝末期開始,宋朝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才真正開始民間的貿易。當時不僅大量出口茶葉、南方家用瓷器(質量一般)外,還開始面向市場需求開發商品,如福建地區就用紅鹽法加工荔枝,不僅利於保存,而且不失口感,因此深受海外國家和地區歡迎,導致荔枝在福建成規模化生產,以滿足國外顧客的需求。

宋朝海外貿易發達程度難以想象,如果繼續發展就沒有歐洲什麼事了

同時國外的藥材也開始大量進入國內,遠至非洲,中東,近至東南亞,各種藥材、香料絡繹不絕來到國內,豐富了民眾的生活需要。

4、 周邊

漢唐時期誰最會經商,那阿拉伯人當仁不讓,但當中國人開始開放鼓勵發張海外貿易時,基本上與中國相關的貿易都被中國人所控制。大量的中國人乘船達到周邊各個國家,加深了予周邊國家民眾的交流。曾經有日本學者統計,當時在朝鮮的宋朝僅僅是福建的商人,登記在冊的就多大1000人以上,由此可見,分佈在周邊的國家的,或者更遠的地區的人數就不可勝數了。

宋朝海外貿易發達程度難以想象,如果繼續發展就沒有歐洲什麼事了

為何宋朝時期海外貿易如此發達呢?

一是造船技術發達

中國早期的船隻只能在江河裡行進,採用的都是方頭、平底吃水很淺的沙船;但到後期發明了尖頭、尖底吃水很深的福船,極大了增強了抗風浪能力。而到了宋朝造船技術有了極大的突破,發明了水密艙福船,可以達到萬石,船舶已經可以輕鬆對抗大風大浪了,遠洋成為可能。

宋朝海外貿易發達程度難以想象,如果繼續發展就沒有歐洲什麼事了

《柳州錄》中記載,宋神宗時期已經有萬石船了,可以載銅錢二十萬貫,米糧一萬二千石,船舶中央極大極高,還有很多層,需要登極而上。

二是指南針的改進

宋朝海外貿易發達程度難以想象,如果繼續發展就沒有歐洲什麼事了

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就是司南,其實之前的司南實用起來非常不方便(主要是不穩定),航海還是靠觀察星星月亮的方位來完成,靠的就是經驗。但在宋朝將司南進行改進為指南針,並且發麵了天然指南針和人造指南針,將有磁性的指南針放到水上或尖尖上,後期甚至加上了方位的圓盤,成為我們經常所說的"羅盤"。指南針的發明使定位不再侷限於晚上,白天也可以進行辨別,更加有利於沒有航海經驗的人進行方向的定位,使平常老百姓出海成為可能。

三是陸地貿易阻塞

宋朝海外貿易發達程度難以想象,如果繼續發展就沒有歐洲什麼事了

宋朝重視海洋貿易當然也有其自身的不得已,因為原來的北方貿易,尤其是通過陸地的絲綢之路通道被西夏完全阻斷,為了發展對外貿易,就把目光放到遼闊的海洋。

四是政府的開放與鼓勵

宋朝海外貿易發達程度難以想象,如果繼續發展就沒有歐洲什麼事了

南北宋經歷300多年,海外貿易一直作為政府的基本國策給予支持的,而且通過建立市舶使來進行官方管理海外活動,並參與海外貿易中去,並建立了相關的市舶條例、產權法以及契約法等來管理民間海外貿易,於是在政府的認可和支持下,沿海地區百姓積極參與海外貿易,船隻達到了上萬,可見海外貿易之興盛。

很多歷史學家都認為,宋朝尤其是南宋已經不是一般大陸型國家了,還是海陸型國家,如果宋朝不滅亡,那麼宋朝是最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海洋型國家,中國古代的歷史或許就此改變,或許就沒有歐洲所謂的大航海時代了。

宋朝海外貿易發達程度難以想象,如果繼續發展就沒有歐洲什麼事了

但可惜的是,明清一代開始了政治倒退,閉關鎖國達到了500多年,中國剛開始的海洋外向型經濟,重新回到了傳統的大陸型經濟,無不讓人感慨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