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吳氏一族

百家姓之吳氏一族

百家姓之吳氏一族

· 源於姜姓

第一個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黃帝之前,有一個屬於姜姓的部落,這個部落以騶虞為圖騰。

上古時,虞和吳同音,後來轉為諧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戰國時期,虞、吳才開始區別。所以這支部落把圖騰解釋為吳,把吳作為部落的名字。

夏朝時,吳部落遷徙到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夏王少康時期,吳部落有個人叫吳賀,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后羿比射。這個姜姓吳部落的人,後來就以吳為姓氏,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

· 源於姬姓

第二個起源,是出自黃帝姬姓。這個起源的吳姓,在歷史上最有名氣、對後世的影響最深遠、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數吳姓人公認的吳姓起源。

商朝末期,黃帝后裔古公亶父帶領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陝西岐山一帶)定居下來。他有3個兒子:太伯(又稱泰伯)、仲雍和季歷,季歷兒子姬昌很有才能,古公想讓季歷做他的繼承人,那樣就可傳給昌。太伯為了讓位,與仲雍帶著家眷遠走南方的吳越一帶,建立了吳國。

春秋後期,吳國崛起,後來被越國所滅,吳國的遺民就以國為姓。這支吳姓至今有2600多年的歷史。太伯沒有兒子,他去世後,弟弟仲雍繼立為吳君。仲雍接任國君後,繼續開拓太伯奠定的基業。在吳姓的發展史上,仲雍的地位僅次於太伯。仲雍下傳3代到周章。周章因不忘自己是周人後裔,故名為周章。周章繼位時,周武王已滅掉商朝,建立了周朝。周武王大封天下諸侯,派人尋找太伯、仲雍的後裔。由於周章已當上吳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為句吳國君,周章的弟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陸境內),建立虞國,仲被稱為虞仲。周武王又追封太伯為吳伯。太伯,被後世吳姓人稱為開氏始祖。仲雍,被稱為吳姓傳代血緣始祖。[1]

· 源於吳回

第三個起源,源自吳回。顓頊的孫子老童,有兩個兒子:重黎和吳回。吳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吳部落的故地。當時正處於舜的時代,舜把掌管火種的光榮使命交給重黎。後來,重黎因罪被舜殺了,讓吳回繼任祝融氏。

夏朝時,吳回的氏族遷到山西平陸的吳山。

商朝時,這支氏族遷到山東臨朐,史稱王吳。商朝末期,有個叫吳伯的人,就是吳回氏族的後裔。算下來,這支吳姓的歷史有4000多年。

· 源於姚姓

第四個起源,出自姚姓。舜是地處偏遠地區的東夷族的一支部落的首領,接替堯的位置後,把部落遷到古吳之地(今陝西平陸吳山旁邊的歷山),史稱有虞氏。

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後,封舜的兒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虞城),成為方國虞國。虞國的虞思,把兩個女兒嫁給少康,還幫少康復興夏朝。

商朝建立後,虞國衰落滅亡,虞國的遺民以吳為氏。秦末農民起義的首領之一吳廣,就是姚姓吳姓的後裔。這支吳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歷史。

百家姓之吳氏一族

當代吳姓的人口2400多萬,為全國第十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93%。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廣東、福建、廣西、貴州、江蘇五省,大約佔吳姓總人口34%,其次分佈於安徽、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東、江西、河南八省,又集中了41%。廣東居住了吳姓總人口的8.5%,為吳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華南、華東、川鄂貴湘三大吳姓分佈區。

吳姓在人群中分佈在粵瓊桂、閩臺贛浙、貴湘大部、蘇皖南部、重慶東南,吳姓一般佔當地人口比例在2.4%以上,最高可達5%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14.7%,居住了大約56.3%的吳姓人口。在川雲、重慶大部、湖北、湖南東部、蘇皖北部、山東、陝豫南部、寧夏、甘肅中部、青海東部、河北東部、天津、內蒙古中部和東南部、遼寧大部、黑龍江東部,吳姓在當地人群中的分佈比例在1.2%—2.4%之間,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8.5%;其他地區,居住了大約34.2%的吳姓人口。

百家姓之吳氏一族

秦漢時期,吳姓主要活動於江蘇、江西、安徽一帶。其中一支北上山東,西進山西,南迴湖北,後又返江西。漢初,吳芮被封長沙王,他的後代在湖廣和中原地區形成了吳姓的重要望族;到了魏晉時期,由於長沙太守孫堅的夫人是江南吳氏,其子孫策和孫權在江東建立吳國,吳姓在江浙地區更是快速發展。唐朝是吳姓在南方發展的最重要時期,唐初吳姓已進入了四川。隨後由江西南部進入福建和兩廣。唐朝中葉,吳姓的足跡已踏上了越南,在越南建立了“吳朝”。從此,吳姓群體在南方的發展更為迅速,當代兩廣地區吳姓人丁興旺與越南的“吳朝”的建立有直接的關係。直到元朝,吳姓才首次進入臺灣地區。

宋朝時期,吳姓大約有17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2%,為宋朝第八大姓。吳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吳姓總人口的13%。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安徽、江西、浙江、山東、福建,這六省吳姓大約佔吳姓總人口的60%,其次分佈於湖北、河南、江蘇、湖南四省,又集中了25%。全國形成了以江西為中心的吳姓人口聚集區。

明朝時期,吳姓大約有23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5%,為明朝第七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吳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要快,600年中吳姓人口總增加率為35%,淨增加了60萬。浙江為吳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吳姓總人口的19.8%。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西、江蘇、福建四省,大約居住了61%的吳姓人口。其次分佈於廣東和安徽二省,又集中了16%。宋元明期間,吳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南方和四川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贛浙蘇皖、閩粵兩大塊吳姓人口聚集地區。

百家姓之吳氏一族

吳起,戰國時軍事家。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重要地位。(前440年-前381年),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縣,一說山東省曹縣東北)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

吳芮(約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01年),是秦漢交替時期的百越領袖,他是第一個響應秦末農民起義的秦吏,項羽分封諸侯,吳芮被封為衡陽王;漢朝建立,改封為長沙王。卒於公元前201年,諡“文王”。

吳漢(?—44年),字子顏,漢族,南陽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臺二十八將第二位。

吳道子(約680-759)唐代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畫史尊稱“畫聖”。

吳權(898年-944年)南漢靜海軍節度使之婿,公元937年楊廷藝為牙將矯公羨所殺,翌年吳權從愛州(今清化)出兵擊殺矯公羨。939年,敗南漢軍於白藤江,稱王,建都古螺(今河內西北,紅河北岸,為原唐代安南都護,即交州),從而造就越南脫離中國統治,被後世視為古代越南獨立建國的重要人物。後晉開運元年(944年),吳權去世,享年四十七歲,在位共七年。

吳夲,(979-1036)北宋泉州同安(今漳州臺商投資區白礁村)人,被民間尊為“神醫”。

吳時來(1527—1590),男,字惟修,號悟齋,浙江仙居縣白塔鎮厚仁上街村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鄉試中舉。次年會試不第。歸來後至離家二十里的景星巖古剎,面壁苦讀,三年不下山。三十二年中進士,任松江府推官。萬曆十二年(1584),任湖廣按察副使,旋升任刑、吏二部侍郎。十五年,官至左都御。

吳勉,(1334~1385)侗族,元末明初五開洞(今貴州省黎平縣)人。吳勉起義首領。

吳承恩(約1500-1582)明代淮安人,小說家。被認為是《西遊記》作者。

吳有性(1582—1652),字又可,漢族,吳縣東山人。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撰寫成了全新的《溫疫論》一書,開我國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他以畢生的治疫經驗和體會,大膽提出“癘氣”致病之學說,在世界醫傳染病學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因此贏得後人的廣泛尊重。

吳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遼東人,吳周政權建立者吳周太祖。吳襄子,孫吳世璠。

吳敬梓,清代人,以小說《儒林外史》而著稱的傑出諷刺作家。

吳沃堯,清代小說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昌碩,清代篆刻家、書畫家。工詩,善書法,尤精篆刻。

吳其濬,清代政治家、科學家。著有植物學著作《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吳昌碩(1844.8.1—1927.11.29)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

吳虞,學者,猛烈抨擊舊禮教和儒家學說,胡適稱他為“中國思想界的清道夫”。

吳邦國,十六屆、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吳官正,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原書記。

吳儀,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原副總理。

吳健廣,同濟大學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德語系研究生研室主任。上海外國語學院德語學士,德國魯爾大學哲學(日爾曼學)碩士、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