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族之根--吳氏

百川之水,必有其源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

大家好,這裡是氏族之根,一個專注于姓氏文化的交流區。

我是小編漠北,每天一個姓氏小知識,與您一起交流中國姓氏文化魅力,追尋中華姓氏古老起源。

氏族之根--吳氏


吳姓是我國一支非常古老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從古至今都是中華民族的望族和大姓。司馬遷在《史記》中把《吳太伯世家》列為世家第一位,使後世吳姓常以“天下第一世家”自居,倍感自豪;同時,在吳姓家族的發展史中,歷朝歷代英賢輩出,為吳姓家族在各個時期的社會地位增加了重要砝碼。近代人李濟在《中國民族的形成》一書中對明代的主要姓氏做了一個排序,這個排序是按各姓氏中著名人物的多寡來排,而不是按其人口絕對值的多少排,其中吳姓排名第6,與《百家姓》中排名相同,這雖然不能反映吳姓人口絕對值的多少,但卻足以體現吳姓在當時社會的重要地位。直到現代,吳姓依然是我國最常見的、人口眾多的大姓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1982年全國人口千分之零點五隨機抽樣資料,1992年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員杜若甫、袁義達在研究中國人口時的統計數據,及1970年臺灣省出版的《臺灣地區人口之姓氏分佈》中所列的資料,經過詳細的綜合研究,結果表明,在人口數超過百分之一以上的中國19個大姓中,吳姓排在第10位,佔中國人口總數的2.05%,約有2660萬人左右。

作為大姓,吳姓的分佈範圍相當廣泛,遍佈祖國各地和海外地區。整體來看,其主要分佈地區在我國南方如江蘇、福建、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份,北方地區相對較少。這種分佈趨勢的形成與吳姓來源有一定關係。根據史料和家譜資料記載,吳姓的主要來源應有兩支,一支出自河南虞城,為虞舜後代。舜子商均繼承有虞氏首領地位,在今河南虞城縣建立虞國,後世以虞為氏,因上古時期“虞”、“吳”音相近,所以一部分虞氏轉為吳氏,形成姚姓吳氏,在河南、山西一帶發展繁衍,但這支吳姓的發展不夠壯大,缺乏完整的譜系資料。另一支吳姓為姬姓吳氏,來源於春秋時期的吳國,始祖為吳太伯和仲雍。這支吳姓在後世的發展中,繁榮旺盛,擴展到世界各地,構成當今吳姓的主體。

姬姓吳氏的後裔非常興盛,各朝各代都有一些名門望族,並形成許多著名郡望。如秦漢時期的長沙王吳芮家族、河南上蔡廷尉吳公家族、河南洛陽吳雄家族;魏晉隋唐時期的河南濮陽吳氏、吳郡吳氏、河南陳留吳氏、渤海吳氏等;宋元明清時期的左臺吳氏、太原吳氏、吳宣家族、丹陽吳氏等;歷代形成的著名郡望主要有濮陽郡、渤海郡、陳留郡、吳興郡、汝南郡、長沙郡和武昌郡等7個。在姬姓吳氏的發展史中,河南一直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秦漢時期就產生了上蔡廷尉吳公、河南洛陽吳雄等吳姓的世家大族,後來在隋唐時期吳姓的7個著名郡望中河南就有濮陽郡、陳留郡、汝南郡3個,明清時期也湧現出固始吳氏、新野吳氏等吳姓大族。

歷史上,吳姓族人秉承先祖吳太伯“謙讓、開拓”的創業精神,遵從《大學》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模式,把“講信義、務本業、忠君守法、按時輸納,尊祖念宗,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和睦族人”等作為族規宗約的重要內容,以提高宗族的整體素質。這些優秀的宗族傳統和宗族文化,使吳氏家族在歷史上產生了大批著名人物。有驍勇善戰的良將武士,如戰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吳起,東漢大司馬吳漢,南宋抗金名將吳玠、吳璘,明朝開國名將吳良,晚清保衛臺灣抗擊日本的吳湯興、吳彭年等等,他們為國家的安全,民族的興盛,不惜血灑疆場,甚至貢獻自己的生命。有名冠古今的忠臣良相,如後漢賢臣吳祐、東晉清官吳隱之、唐代良吏吳兢、北宋名臣吳遵路、南宋名相吳潛等等,他們靖忠為國,直言上諫,不怕得罪權臣、帝王,甚至為國家甘願捨身成仁。有學問淹貫的鴻儒名宿,如草廬先生吳澄、明代大儒吳與弼、名揚日本的明代哲學家吳廷翰、金石名家吳大澂、桐城名儒吳汝綸、《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譴責小說家吳沃堯、詩人吳梅村等,他們才氣橫溢,修身立德,崇文治學,著書立說,成為千古傳頌的文壇巨擎,為華夏文明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還有許多科技界的精英,如清代植物學家吳其濬、算學家吳嘉善、明末溫溼病學家吳有性、薄貼專家吳尚先等,他們所取得的成就至今仍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為我國在世界科技史上爭得了一席之地。吳氏先賢為吳氏家族成為精英薈萃、享譽中外的著名家族抹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我們今人留下了眾多緬懷古人的歷史遺蹟,使其家族精神源遠流長。


吳姓除了在國內發展外還不斷地向海外拓展。吳國滅亡時便有一部分吳國公族逃奔到日本。同時,還有大批吳國人南遷,進入今越南地區。東漢時有吳鳳入朝鮮。自元代起,吳姓人開始進入臺灣地區發展。大約到明代以後,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的很多吳氏族人開始移民南洋,遷到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國、緬甸等國。近代,又有不少吳氏族人旅居歐美。這些移居到南洋、歐美的吳姓人大都聚族而居,建立有自己的宗親會,不忘祖源,團結互助。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海外吳姓,回到祖國尋根問祖,祭拜祖先,這些尋根祭祖活動加強了海外吳姓與祖國的聯繫,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同時也為中國走向世界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除了漢族的吳姓,少數民族中也有不少吳姓,其來源有二:一方面是少數民族受漢文化影響,借鑑漢姓;一是中原王朝對少數民族賜姓。他們是吳姓家族的新增力量,進一步加強了吳姓家族的影響力。

吳姓作為中國大姓遍佈世界各地,那麼如此龐大的吳姓家族究竟起源何在?是有多支來源還是有相對集中的祖源地?又是怎樣發展成為今天這種枝柯遍地、繁榮興旺局面的?


吳姓起源

吳姓的起源從現有的姓氏學著作中基本可以看到以下幾種說法:

一是顓頊帝時有吳權,其後代有吳氏。

二是少康帝時有神箭手吳賀,其後有吳氏。

這兩種起源說法,多是在一些記載遠古神話傳說的古書中提到,缺乏真實可信的資料,無法進行具體考證,所以不作為吳姓的主要起源。

三是舜子商均的後代。商均繼承有虞氏首領地位,在今河南虞城縣建立虞國,後代以虞為氏,因上古時期“虞”、“吳”音相近,所以一部分虞氏就轉化為吳氏,形成姚姓吳氏。《元和姓纂》中有“舜有天下號曰虞,子商均因以為氏”的記載,可知商均的後代是以虞為氏的,因上古虞、吳不分,虞氏轉化為吳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史記·趙世家》中記載趙武靈王十六年(公元前310),吳廣納其女孟姚與趙武靈王,孟姚受寵,為惠後。《索隱》稱,吳廣為舜的後人,因前文有“餘思虞舜之勳,故命其胄女孟姚以配而七代之孫”。七代之孫為趙武靈王。《索隱》還稱,舜的後代被封在虞城,即河東大陽山西上虞城,也稱吳城。虞、吳音相近,所以舜的後代也有姓吳的,不光是隻有太伯、仲雍的後人才姓吳。這些史料可以說明姚姓吳氏是存在的,但因史料的缺乏無法對其發展遷播做詳細考證,他們可能一直在原有虞氏的活動區域河南、山西一帶發展繁衍,今天山西吳姓中有一部分應為姚姓吳氏。

四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後裔,吳國始建者太伯、仲雍的後人,為姬姓吳氏。從現有的家譜資料和歷史記載來看,秦漢以來到當今社會的吳姓絕大部分都來源於姬姓吳氏,因為各種傳統的姓氏經典著作和吳氏家乘族譜,一般都是以姬姓太伯、仲雍為始祖。

姬姓吳氏的存在源於吳國的建立。商朝時,黃帝的12世孫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個兒子,其中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幹,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時,有聖瑞出現,所以太王想讓季歷繼位,以便姬昌接替王位。太王的大兒子太伯和二兒子仲雍知道父王想讓季歷繼承王位但又不想違背長子繼承製,為不讓父親為難,他們就一起出走,南下荊蠻,建立了句吳國。太伯死後,仲雍繼位。周武王滅商後,尋找太伯後代,封仲雍的3世孫周章為諸侯,國號改為吳,並追封太伯為吳伯。

吳國傳到仲雍的第19世孫壽夢時,把都城遷到了今天的江蘇蘇州。壽夢的第四個兒子季札以賢德著稱,壽夢想讓他繼承王位,但季札卻不願破壞規矩引起王位之爭,堅辭不受,壽夢只好傳位給長子諸樊。諸樊即位後還曾讓位給季札,季札仍不接受,逃到延陵鄉下以耕田為生。諸樊無奈,只好把延陵封給他做采邑,臨死前實行兄終弟及制,想要把王位合法地傳給季札,但季札最終還是拒絕。此後吳王壽夢的後裔便分為兩支:一支在政治上發展,出現了吳王闔閭、夫差等著名國君,使吳國由一個落後封閉的南方小國一躍成為足以與中原強國抗衡的春秋五霸之一;另一支是季札,他的後裔發展旺盛,分遷到祖國各地。到春秋晚期吳國被越國滅亡後,其國民四散逃遷,為紀念故國便以國為氏,稱吳氏,吳姓才正式開始發展壯大。

祖地

祖地源於河南的吳姓支系是姚姓吳氏,其始祖為舜子商均。商均在夏王朝建立後,出任有虞氏首領,在今河南虞城縣北建立虞國,現在虞城縣北還有商均墓。虞國滅亡後,國人以國為氏,便有了虞姓,因上古時期虞、吳不分,有一部分便轉為吳姓。這部分吳姓的祖地便可追溯到河南虞城。

除了姚姓吳氏祖地發源於河南虞城外,構成當今吳姓主體的姬姓吳氏在後世發展中在河南境內也形成了許多世家大族如濮陽吳氏、陳留吳氏等,並且從這些望族中又分衍出眾多吳氏支系,使濮陽郡和陳留郡成為吳姓的著名郡望,位列《元和姓纂》所列三大郡望和隋唐時期吳姓7大著名郡望之中。因此濮陽和陳留作為吳姓重要郡望所在地,也具有重要的尋根價值。

河南虞城

河南虞城作為姚姓吳氏的祖地,在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之後,除了深厚的文化積澱、燦爛的古蹟遺存,更增添了許多嶄新的面貌、現代化的氣息。

作為虞國的始建地,悠久的歷史為這裡創造了諸多輝煌。虞國的始建者舜子商均,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奴僕出身的宰相伊尹,號稱字聖的造字鼻祖倉頡,最早發明秫酒的造酒鼻祖杜康,巾幗英雄花木蘭等,在虞城的史冊上熠熠閃光,並留下眾多的文物古蹟,成為後人永久的紀念,如商均墓、伊尹墓、倉頡墓、杜康造酒發祥地、花木蘭祠、魏徵墓等等。

河南濮陽

濮陽郡,治所在濮陽(今河南濮陽縣西南)。晉代時改東郡置國,西晉末改為郡。濮陽吳氏的開基始祖為廣平侯吳漢裔孫吳遵。

濮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素有“顓頊遺都”、“帝舜故里”之稱。轄境內名勝古蹟眾多,有倉頡陵廟、孔子門徒子路的墓祠,歷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戰”、“馬陵之戰”、“澶淵之盟”也都發生在這裡。1987年,濮陽縣西水坡出土了六千多年前的蚌塑龍形圖案,這一珍貴的文物遺蹟被國內外考古界譽為“中華第一龍”,把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史向前推進了1400多年,濮陽也因此被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命名為“龍鄉”。

開封陳留鎮

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秦始皇置陳留縣,在今開封東南。歷代均置。1957年併入開封縣。另一種說法是西漢設陳留郡,治陳留縣。北魏時治浚儀,隋唐為汴州陳留郡。此支吳氏是季扎的後裔,興起於東漢吳恢家族。

陳留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東漢末年文學家、政治家蔡邕;漢武帝時期的洛陽令董宣;西漢謀略超人的張良(曾為陳留侯);東漢陳留王劉協(後為東漢末年漢獻帝)等等。

本期的姓氏小知識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果您還想獲得更多關於姓氏文化的知識,請點擊關注小編,您的點贊、收藏、評論、關注都是對小編最大支持,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