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猛將,鋤奸臣,平藩亂,他若稱王,康熙也得讓位!

中華上下五千年,熟知歷史的人對於我國曆史朝代簡直倒背如流,那我們也能知道,中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就是大清帝國——清朝,也是讓我們泱泱中華遭受屈辱的一個王朝。但是,也不能否認清王朝早期創建曾經立下了豐功偉績。女真族,這個馬背上的民族,用他的鐵蹄震懾八方,無人侵犯,使周邊國家俯伏稱臣,並且每年進貢,這或許也是清王朝後來盲目自大,閉關鎖國的原因,因為強大自信矇蔽了自己雙眼,才有了後來的被洋人用大炮轟開了國門。

清朝第一猛將,鋤奸臣,平藩亂,他若稱王,康熙也得讓位!

在皇太極時期,太子之位遲遲不能定下來,直到皇太極死後都沒有設立太子。但有一個人——多爾袞,在皇太極死後,憑藉自己入主中原立下的赫赫戰功,開始了他的掌權路線。他能掌控權力,其實與他的武力有關,他在征戰朝鮮與漠南所向披靡,為清兵入關統一全國打下了江山。

清朝第一猛將,鋤奸臣,平藩亂,他若稱王,康熙也得讓位!

關於他的傳奇,真是數不勝數,這裡我們就不一一細談了。康熙這個年號,取自萬民健康安寧,天下繁榮熙盛的意思。康熙從四歲開始就熟讀百書,在其八歲那年,由於其父順治帝突然病逝並且沒有設立太子,說來也巧,因為康熙年幼時出過天花,也就是現在的水痘,擁有了免疫力才被選擇為繼承人而冊立為皇太子,並於當年即位太和殿登基,同年大赦天下,更改年號為康熙元年。但是由於康熙年幼,再加上順治遺詔指派四大臣輔佐,康熙一時無法親政,都是聽命於兩朝遺老。這種現象持續了不到幾年,位於四大臣之末的鰲拜不忍自己地位落後,便開始逐漸把握實權,專制專斷,很多時候經常越位管理他人,放大自己的權利。而且和四大輔臣之一的遏必龍聯合,兩人狼狽為奸,擅自殺害同為輔佐大臣蘇克薩哈,完全不把年幼的康熙帝放在眼裡,在首輔大臣死後不久,兩人一同封官加爵為一等公。這也是年幼的康熙帝在當時唯一想到的辦法,直到康熙兩年後才設計謀抓捕鰲拜與其黨首。完全奪回了朝廷的大權,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親征。

清朝第一猛將,鋤奸臣,平藩亂,他若稱王,康熙也得讓位!

可是就是這麼一位名帝,差點就沒當上皇帝,原因是順治皇帝病重之時竟不是想把皇位傳給康熙,而是另一個人——愛新覺羅·嶽樂,他是順治帝的第一猛將,清朝前期打了許多生死攸關的大戰,都有嶽樂的影子,就連一代梟雄張獻忠都被嶽樂率領部下擊敗並斬殺。在當初清朝入關時,僅僅是佔據了上京與周圍的一些區域,還有許多地區的征戰都是依靠這位猛將一個一個的收服。後來還是在傳教士的的建議下傳位為直系血脈康熙,如果不是這位傳教士,也就沒有康熙什麼事情了。

清朝第一猛將,鋤奸臣,平藩亂,他若稱王,康熙也得讓位!

直到康熙年間,吳三桂因不滿康熙的政策聯合各地藩王叛亂,搞得康熙心急交錯。這時,他想到了嶽樂。而嶽樂也並沒有讓康熙失望,嶽樂領兵先穩定了戰局,再之後正面擊破敵軍,導致敵軍軍心不穩,就連吳三桂都感受到壓力氣急攻心於不久後病逝。這就是這位猛將給人的壓力,攻心為上,足智多謀,武力超群,智勇雙全。成為嶽樂的代名詞。經役此戰,嶽樂得到康熙的重用與嘉獎,並在凱旋歸來之際親赴迎接,可見嶽樂在康熙的地位之重。

清朝第一猛將,鋤奸臣,平藩亂,他若稱王,康熙也得讓位!

已嶽樂的地位和聲名再加上順治的賞識完全可以配得上稱帝。但由於嶽樂的忠心耿耿,這件事情對他來說也就無所謂了。也可以這麼說,這位第一猛將對於皇位沒有太大的追求,並沒有野心。這樣一說,不知道你們能不能接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