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手机与不玩手机的孩子相比,大脑有啥区别?触目惊心!

前几天跟朋友在餐厅聚会,旁边坐了一桌妈妈。似乎是闺蜜的聚会,不过都带着孩子,貌似是亲子活动,场面壮观。这些妈妈们聊得很热切,讲自己的育儿经,都顾不上吃菜。

然而,妈妈们能有这样的时间聊天,在于她们不约而同地给孩子递上手机。孩子们各自在旁边全神贯注地玩手机、平板电脑。诚然,公共场合以此方式带娃,能很好地安抚孩子情绪,让他们保持安静,不影响别人。可是,沉迷电子产品带给孩子的伤害,不知她们是否知道?

西雅图儿童研究所儿童行为学家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长期研究发现,那些为电子产品沉迷的儿童大脑,相较于一般儿童,脑细胞活跃的区域比正常的孩子小很多,看起来很像脑部萎缩一样。

沉迷手机与不玩手机的孩子相比,大脑有啥区别?触目惊心!

如上图所示,研究人员认为,差异之所以产生,在于孩子们长期沉浸在电子产品的世界中,缺少日常生活对大脑的感官细胞的刺激,导致孩子的脑细胞发育不足。也就是说,在日常的生活中,孩子与外界接触的越多,脑细胞发育才能越好。

电子产品对大脑的刺激单向、平面,不足以激发孩子脑细胞的成长。长此以往,孩子将来的交流、逻辑等功能发育都会受到阻碍。

美国《儿童消费者》杂志曾做过一篇报道——众所周知的《天线宝宝》宣称自己是教育类节目,但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证明它能起到有效的教育作用,反而有一些研究认为,其阻碍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沉迷手机与不玩手机的孩子相比,大脑有啥区别?触目惊心!

其实很好理解。电视片减少了幼儿和父母交流对机会,对婴幼儿的语言认知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有一个数据统计:每当电视开打开1个小时,幼儿从父母那里听到的词汇就会减少500~1000个。词汇的多少,是导致孩子未来拉开差距的重要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

1)2岁以前尽量别给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2岁以内的孩子视觉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电子产品蓝光的伤害,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行为动作、思维逻辑、感官等各方面的脑细胞发育高峰期,如果电子产品过早进入他们的生活,更容易导致脑细胞发育不足的情况发生。

2)2岁以上的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一般来说,控制在30分钟之内最理想。1个小时就到极限了!超过之后,孩子容易产生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造成沉迷的现象。适度、有益健康的使用电子产品是可以的,但不能让手机成为“电子保姆”。

沉迷手机与不玩手机的孩子相比,大脑有啥区别?触目惊心!

3)带孩子去户外,哪怕坐着不动都好

都市孩子往往欠缺的就是自然教育。而相对室内,户外更有益于保护眼睛。

眼科专家介绍,户外活动光线强,经强光照射,瞳孔缩小,看东西更清晰,视疲劳的状况减少,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其次,眼睛在户外能多看远方。研究认为,近距离用眼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原因。一旦来到户外,眼睛肌肉舒缓,眼睛得到放松。

眼科专家表示,不一定要求一定要在户外进行活动,就算坐着不动,也对眼健康大有裨益。

总而言之,带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能图省事,把陪伴孩子的责任都交给电脑手机,带来的危害很难弥补。有责任心的父母一定要尽量抽出时间,远离手机,陪伴孩子,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增进亲子关系,也为他们的健康发育把好第一道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