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過半的Top100 APP都在與兌吧合作?

2018年的港股市場格外熱鬧,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有101只新股登錄香港市場,

為什麼過半的Top100 APP都在與兌吧合作?

此後的預備役名單也越來越長,新經濟領域獨角獸成為赴港IPO的主角。

今年港股上市的新經濟領域企業仍以to C業務為主,主營to B業務的企業寥寥無幾。與依靠移動互聯網紅利及資本助推崛起的C端企業相比,能夠開拓出百億級新市場規模的to B企業,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發展路徑及帶動行業萌發的新趨勢。近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的兌吧集團(以下簡稱兌吧),就是這樣一匹獨角獸。

兌吧是中國領先的移動互聯網用戶運營SaaS平臺及互動廣告平臺。根據招股書,兌吧今年上半年收入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328%,達到4.7億元。2017年兌吧集團經調整淨利潤達到1.2億元,2018年上半年經調整淨利潤達到0.7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0.74億元。

兌吧創立於2014年,隨後的2015年被稱為企業服務爆發元年。3年來,無論是BAT還是頂級VC,都在加碼這一賽道的佈局。但環視港股市場,實現規模化盈利的SaaS企業屈指可數,兌吧何以拔得頭籌,成為港股市場創新第一股?

打造“企業運營合夥人” 的創新獨角獸

所謂“行者百里半九十”,這句話用於to B的創業者們再合適不過。不同於to C行業可以快速依靠資本催生巨頭,to B企業不僅需要拼產品、拼技術,更需要具備差異化的戰略目光和膽識。

當前,SaaS市場的細分領域大致可以分為工具類SaaS和應用類SaaS兩大類。工具類SaaS主要解決企業在人力、財務、法律、銷售等不同功能的痛點,屬於顯性需求,幫助企業完成“基礎設施”的搭建。

兌吧的用戶運營垂直SaaS服務屬於應用類SaaS,在企業管理的基礎性SaaS服務外,開闢了新市場。用一句話來說,兌吧要做的是企業運營合夥人,為企業客戶提供全週期的用戶運營服務解決方案。

移動互聯網下半場,流量紅利殆盡導致App企業觸達用戶、留存用戶的效率下降。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認為,當行業發生結構性鉅變時,企業也不得不做出戰略調整。用戶是App企業的核心資產,企業必須 “盤活”存量用戶,探索存量變現渠道,誰先能夠解決“效率”問題,誰就能在下半場的創新和變革之戰中贏得先機。

提升效率的方法,通常只有兩類:開源和節流。作為企業全週期用戶運營服務的幕後軍師,兌吧基於這兩大需求提供了賦能服務。

兌吧先後開闢了用戶運營SaaS及互動廣告兩條業務線,以“運營”為核心能力,圍繞App企業用戶運營 “增長、留存、變現”三大目標,打造了完整的全週期用戶運營服務解決方案,形成“閉環運營鏈路”。

用戶運營SaaS圍繞企業“增長、留存”兩大核心痛點,以積分運營工具、活動配置工具及簽到運營工具三大子工具為基礎,數據驅動實現用戶運營策略和手段的創新,幫助企業建立全面有效的用戶運營體系,大大降低企業在人力、技術等方面的投入成本。

目前,市場上大量App產品功能趨於同質化競爭,兌吧用戶運營SaaS能夠針對不同App原有屬性和應用場景,輸出匹配產品特徵的定製化運營解決方案,延長用戶生命週期,讓APP企業具備對用戶的差異化增值服務能力。

而針對App企業的“變現”痛點,兌吧率先創立了以運營為導向的全新廣告形式——互動廣告,本質上是更高效地提升App企業的變現效率,即為“增量變現”。互動廣告聚合各類App場景的流量,並系統性地進行活動內容運營,在活動流量中實現規模化廣告變現,最終在廣告主、 媒體方、用戶端體驗形成多方共贏的新型原生廣告模式。

兩大業務線協同助力為兌吧構築了極高的行業壁壘,兌吧在成立之後的4年時間內,迅速成為賽道中不可小覷的獨角獸,這在其龐大的用戶規模及快速增長的態勢中便可見一斑。

根據招股書顯示,接入兌吧集團用戶運營SaaS平臺的移動App數目超過12,000個,覆蓋在線企業移動App用戶數超過10億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月躍用戶數目排名前100名的移動App中,有52.0%使用兌吧集團的用戶運營SaaS平臺。

新藍海市場領頭羊

產品的價值不在於其本身,而在於找到更高價值的應用場景。基於全週期用戶運營服務,兌吧的用戶運營SaaS及互動廣告兩大業務,不僅已滲透於企業服務之中,更透過其原有的垂直領域,衍生出更大的價值想象空間。

第一,用戶運營SaaS賦能線下,應用場景拓寬。

原峰瑞資本董事長張矩曾分享過一個數據:中國企業IT開支,大概只有美國的1/10,中國85%的企業開支是硬件開支,放在軟件和服務上的只有15%。但值得關注的是,美國SaaS崛起更多的是在PC互聯網普及之後,而中國則是在當下移動互聯網普及之後。

移動互聯網所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催生了用戶體驗需求的升級。傳統的製造業、服務業需要為用戶創造更多的體驗場景,觸達原本線下即來即走的用戶,與其長期保持可互動的關係,從而推動供應端與需求端的有效對接,塑造更深層次的消費價值。

當前,中國零售商品增速趨緩,促使傳統企業經歷了由“渠道+品牌”轉變為“用戶+平臺”的市場週期轉變,傳統企業渴望在現有渠道+品牌的基礎上,加快用戶運營體系的建設,使用戶有更強的粘性和品牌忠誠度。因此,兌吧果斷將業務範圍從線上App企業拓展到線下,這套用戶運營解決方案開始覆蓋提供給有迫切潛在需求的傳統企業。

賦能線下帶給兌吧的是更巨大的想象空間,也為兌吧品牌自身拓寬原有企業服務賽道,在領先的基礎上迎來新一輪的爆發。這將是一個新的百億級市場。根據IDC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中國SaaS市場規模呈現出7.8倍的增速。未來五年國內企業級SaaS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超過35.17%,規模將達到58.17億美元。

第二,互動廣告開闢增量市場,價值前景不可估量。

當下App的主流變現方式始終是廣告變現。其中,廣告以搜索、信息流為主要形式,但這兩種廣告形式多適用於今日頭條、BAT等超級玩家,大量工具類等形式的App,即便自身流量規模大,但由於固定廣告位有限,自身App場景限制了其流量變現的效率,如何有效變現成為一大難題。

兌吧創立的互動廣告平臺,快速聚合起這些App的碎片化流量,憑藉強大的精細化運營能力,進行系統性的活動運營。互動廣告的最大特點,就是“廣告即權益”,能夠吸引App中最活躍的用戶群體,讓用戶自主性地參與活動,進而獲得由廣告主提供的權益福利,在此過程中完成廣告觸達。

互動廣告這一形式,有效盤活大量App的流量價值,創造了新的變現增長點,這種原生廣告模式或將造就比肩信息流廣告的巨大市場。

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自2018年至2020年,互動廣告有望在信息、社交、視頻及移動應用程序的電子商務類App場景中得到普及。截止2018年4月底,國內市場上監測到的移動應用就有414萬款。光4月份,我國第三方應用商店與蘋果應用商店就新上架了14萬款APP。兌吧或將在流量成本日益增高的互聯網下半場,構建大幅增長的新藍海。

具備長足發展模式的企業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都在根本上建立起了足夠紮實和長期的壁壘。在術業專攻、合作共贏的時代,以成為“企業運營合夥人”為願景的兌吧,將在百億級新藍海市場中不斷提升行業滲透率,在新經濟時代下的變革和機遇中成為不可估量的行業巨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