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從古至今為什麼一直想吞併中國?並且不斷付諸實踐

要說近代以來對中國傷害最深的國家是哪個,那非日本莫屬。

甲午戰爭,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痛,這次戰爭阻礙了中國近代化進程。然後是抗日戰爭,中國雖然經過十四年抗戰取得最後的勝利。

但是傷亡人數達到3500萬人,直接和間接損失超過5000億美元。

日本從古至今為什麼一直想吞併中國?並且不斷付諸實踐


日本自唐代以來發動了四次對華戰爭:

分別是公元663年的白江口之戰、1592萬曆朝鮮戰爭、1894年甲午戰爭、1931年抗日戰爭。

這些對華戰爭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達到吞併中國的目標。

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更是制定了一個以吞併中國為目的的大陸政策,這個政策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吞併中國。

日本從古至今為什麼一直想吞併中國?並且不斷付諸實踐


因為只有吞併中國才有可能實現稱霸世界的野心,同時也只有吞併中國日本民族才能夠繼續生存。

那麼幾百年來日本為什麼一直都幻想著要吞併中國並且不斷的付諸行動呢?

要想知道日本為何一直想吞併中國,我們需要從日本自身條件說起。

PART

01

日本人口多,資源少。

我們都知道日本在領土上面是一個小國,陸地面積只有30多萬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卻多達1.3億,而且日本國土面積70%是山地和丘陵。

更要命的是日本由於處於太平洋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火山地震非常頻繁,根據公開數據顯示,

日本國內的火山數量佔了全世界火山總量的10%。

而且三分之一是活火山,還有就是日本由於國土狹小,幾乎沒有礦產資源,就是賴以生存的糧食都需要大量進口,在這種惡劣環境下養活1.3億人口風險多大。

日本從古至今為什麼一直想吞併中國?並且不斷付諸實踐


日本處於地震帶,地震頻發。

由於生產在惡劣的環境中,日本人一直都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意識。

而且有專家甚至表示,日本會在100多年內沉入海底。正是因為日本人強烈的危機意識,所以從骨子裡想要對外擴張需要一塊適合生產的土地。

觀察日本週圍,東邊和南邊是廣闊的太平洋,西北是寒冷的西伯利亞,朝鮮半島雖然很近,但是太小,塞牙縫都不夠。

日本從古至今為什麼一直想吞併中國?並且不斷付諸實踐


最後地大物博的中國讓日本非常垂涎,中國不僅坐擁亞洲最好的領土, 而且離日本不遠。

PART

02

日本的生存觀念,恃強凌弱。

日本利用一切可以擴張的機會想吞併中國,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日本人有一個習慣,就是如果比他強大,它就會拜你為師,如果比他落後,那麼它就會侵略你,日本發動的甲午戰爭、抗日戰爭都是因為實力強大才敢發動。

要想讓日本人反思歷史,讓日本人再次臣服,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中國足夠的強大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