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超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能否完成逆袭?

2018年10月,国内汽车产销同比均出现明显下降,下降幅度超过10%,而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则大幅增长,增长幅度均超过50%。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宏观经济下行,各地陆续出台严格的机动车限行限牌政策,对汽车行业的整体形势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而双积分政策、排放法规、新能源汽车补贴等国家政策,又进一步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车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起步相对较早,在目前天时地利的大环境下,能否通过新能源技术完成汽车领域的弯道超车呢?

弯道超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能否完成逆袭?


国内自主品牌车企新能源汽车布局现状

目前国内乘用车市场合资品牌占比仍较高,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虽有所提高,但主要还是在中低端品牌。双积分政策的推出,根据法规要求,积分不达标的合资品牌需要向集团内自主品牌购买积分,而那些销量高的合资企业,要重新布局新能源汽车,达到双积分政策法规的要求,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届时会出现北京现代、北京奔驰补贴北汽新能源,上汽大众、上汽通用补贴上汽新能源,广汽本田、广汽丰田补贴广汽新能源的局面。

根据2017年统计的双积分状况,正积分排名靠前的五大车企分别是比亚迪、吉利、北汽新能源、众泰和奇瑞,上汽新能源、广汽新能源的产线也已完成布局,而合资里面,大众、丰田、通用、福特等企业,新能源布局及燃油积分形势均不容乐观。但比较讽刺的是,双积分排名垫底的是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的长城汽车。自主品牌的双积分状况,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弯道超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能否完成逆袭?

合资品牌汽车纷纷布局小排量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

面对严格的排放政策法规和双积分政策,合资车企也是纷纷推出应对策略。其中,以宝马、本田为代表的车企,推出小排量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以提高燃油积分,同时也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线。本田计划2025年在华推出20款新能源车型,新能源汽车占比超40%。

弯道超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能否完成逆袭?

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虽然各大车企推出新能源汽车,但几乎所有合资车企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均出自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少数几家锂电池巨头公司。宁德时代与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东风集团、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宝马集团、大众集团、本田集团等国内外主流车企均有深度合作关系。新能源汽车的东风,让宁德时代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从0成长为估值超1500亿元的巨头上市公司。

弯道超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能否完成逆袭?

弯道超车,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能否完成逆袭?


点评: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新能源汽车,最后完成逆袭的可能并不是自主品牌车企,而是类似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样的锂电池厂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