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智宏:国际植物学大会选中深圳是正确的

许智宏:国际植物学大会选中深圳是正确的

深圳商报记者采访许智宏院士。通讯员 易小燕 摄

7月23日,来深参加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校长许智宏,来到深圳市大鹏新区参加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主持的“农作物基因大数据的分析与利用”协同创新任务启动会议。

会议期间,许智宏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当我得知参加这次国际植物学大会的专家学者和代表近6000人时,非常高兴。我们植物学界同仁应感谢深圳市政府为筹备此次大会所给予的极大支持和作出的努力。我相信这一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许智宏对百年国际植物学大会首次在中国、在深圳召开信心满满。

许智宏与深圳有着众多交集,任职北大校长期间,就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建立了北大国内唯一直属的异地办学实体——北大深圳研究院。作为此次国际植物学大会咨询委员会成员,他谈到了国际植物学大会为什么会选择中国、选择深圳的原因。

中国植物学研究20年来“硕果累累”

“近二三十年,中国在植物学科研领域发展迅猛,这得益于国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命科学,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重视。”许智宏说,像中国的水稻研究已在全球居领先地位,国际上关于水稻的重要研究成果不少都是中国科学家完成的,重要的水稻学术会议都会邀请中国科学家作大会报告。中国科学家对宏观的生态和系统演化研究也有着自己的独特贡献。

许智宏表示,近年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引起广泛关注。虽然中国生物多样性下降速度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中国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以高等植物为例,中国有3万多种,相当于整个北美洲和欧洲的总和。中国是多种作物的原产地,如茶花、杜鹃等,全球科学家对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予以很大关注。 因此,“我们中国的同仁希望六年一届的国际植物学大会能在中国召开,邀请全球科学家来看看中国,看看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变化,看看中国植物学界所取得的进步,也为中外科学家提供一个极好的交流平台。”许智宏说,申办国际植物学大会得到了中国科学家们的一致支持。

国际植物学大会百年来首次来到中国,没有选择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却选择了年轻的深圳,这是什么原因呢?许智宏说,深圳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前沿,本身就很重视国际交流。深圳年轻又有活力,科研创新经费在GDP所占比例全国最高,这是深圳为什么能吸引年轻科研人员的原因。他认为,深圳既能展示中国的城市发展,也能展示中国的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这也是他当初选择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建设北大深圳研究院的原因之一。

很多国际大都市都有一个有影响力的植物园,在许智宏看来,深圳仙湖植物园不仅是深圳的标志性景区,更代表着改革开放后国内新成立植物园的样板。植物园承担着植物的收集、保育、驯化,并对公众进行科普的功能。许智宏说,深圳能在短时间内建成如此有影响力的植物园值得点赞,“深圳不是一个农业城市,但通过仙湖植物园这个窗口,市民可以了解植物,了解植物与人类、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从国际植物学界对此次国际植物学大会的报名热情和反馈情况来看,选择中国,选择深圳是正确的。

中国基因组学发展的成功经验是“合作”

“中国基因组学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是‘合作’。”在认真聆听完七组科研人员发言后,许智宏如是说。

许智宏回顾了自己担任中科院副院长时,从组织中国科学家参加日本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开始,到后来中国科学家接着完成籼稻基因组测序的历程。许智宏谈到了当时创业的艰辛,但越往下做,大家越发现合作的重要性。后来在组织水稻功能组研究的973项目时,当时国内做水稻分子生物学科研的人不多,就组织做模式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科研人员转向水稻科研。

十多年来涌现出一批出色的科学家。许智宏说,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就是最好的例子,从研究模式作物拟南芥到成为中国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领军人物。

曾四次前往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指导的许智宏,高度评价基因组研究所科研合作平台的搭建。“这个所势头很好,年轻人多,有干劲,大家应该齐心协力做好工作。”曾在1999年至2008年任职北大校长的他,对年轻科研人员的成长格外关注。许智宏说:“现在年轻人的研究环境和条件已大为改观,容易什么都想做,但也容易做不深、出不了大成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所长黄三文介绍说,目前全世界对50多种作物完成测序,其中约一半是由中国科学家或中国科学家为主参与完成的。许智宏认为,完成测序只是第一步,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数据开展深入研究应用,让这些数据为未来农作物育种发挥更好的作用。

许智宏认为,人类的食物供应、健康和营养、人类生存的环境,哪一样都离不开植物。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如何解决好人们不断提升的生活需求与日益紧缺的资源供应是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促进中国科研人员不断前进的动力。水稻生物学是中国植物科学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作物育种而言,已从过去解决温饱时期以高产为目标导向,转为现在要更好地考虑品质和营养价值,少用化肥和农药。

这些年来,中国在重要作物的科研,包括基础生物学、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遗传发育生物学、基因组和进化以及植物生物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

成绩亮眼,但也有不足。许智宏表示,国内农业领域的基础研究仍需加强。他勉励“海归”科研人员要尽快适应国内的环境,扎实工作,同时要有开放的态度,合作才能共赢。

建议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许智宏建议组建“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如何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为实现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许智宏认为,这对于中国的未来,对于“一国两制”的更好实施都有着深远意义。

许智宏表示,现在从国内来看,深圳的空气质量和环境保护都做得不错,建议更加注意保护城市绿地。深圳应为中国城市发展打造“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样板。对于深圳的发展,许智宏还提出应更加重视文化,重视人的发展。他寄语深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文学科的建设。(记者 张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