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謎案”燭影斧聲” 趙匡義之弒兄篡位之謎

歷史上的皇位繼承一般都是“父死子承”,但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獲得皇位的例子卻很少。而宋太宗趙匡義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登基相比他人而言比較特殊,後世才對他如何獲得皇位充滿了猜測。而後人談起趙匡義繼位之謎,首先會想到“燭影斧聲”這一千古疑案,而趙匡義又到底是不是通過這起千古謎案弒兄篡位的呢?

千古謎案”燭影斧聲” 趙匡義之弒兄篡位之謎

江山和美人

宋太宗趙匡義,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同母弟弟。趙匡胤稱帝后,先後滅掉了後蜀、南漢、南唐,最終統一了十國。統一後,他通過“杯酒釋兵權”,逼迫手下將領交出了兵權,建立了中央集團。在位17年,為大宋的統一穩定付出了一生心血,然而關於他的死因頗為蹊蹺。公元976年,宋代開國之君趙匡胤一夜之間猝然離世,正史中沒有他患病的記載,野史中到有“燭影斧聲”的傳說,即太祖趙匡胤是因其弟篡奪帝位,而被弟弟無情加害的。而他的死因,成了歷史上的一宗離奇的懸案。

到底“燭影斧聲”這樁千古謎案是怎麼一回事呢?目前史學界對這樁謎案存在著不同的、甚至是根本相反看法。但有一點是大多史學家都認可的,就是趙匡義沒有得到趙匡胤的傳位遺詔。而最早指出這一點的是清代史學家畢沅。他在研究宋初歷史時發現,無論是《宋史》中的《太祖本紀》還是《太宗本紀》,都沒有隻言片語涉及宋太祖遺詔之事,而且在《太祖本紀》中有“太宗遂立”等字眼。而《宋史》中的《王繼恩傳》則記載宋太祖死後,皇后命皇子德芳入宮即位,但王繼恩等臣子 非但不顧皇后的懿旨,然而召趙匡義入宮即位。在《遼史》的《景宗本紀》中亦有“宋主匡胤卒,其弟炅(即宋太宗)自立”的字眼。這種種的記載,雖然有些差異,但是卻從不同的角度表明了一個史實,即宋太宗並沒有宋太祖的傳位遺詔。

千古謎案”燭影斧聲” 趙匡義之弒兄篡位之謎

趙匡義

既然幾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贊同了宋太宗並不是手持太祖遺詔順理成章地登上帝位的,那麼他真的是篡權謀逆,“燭影斧聲”真的確有其事嗎?

關於這段歷史,《湘山野錄》也有這樣的記載:夜深,宋太祖突然命人召晉王趙匡義入宮。趙匡義入宮後,宋太祖屏退了左右侍從,獨自與趙匡義酌酒對飲。很明顯存在著種種疑點:為什麼宋太祖要在深夜突然召趙匡義入宮?難道是兄弟之間有非常重要的秘事非要在這個時侯談,而且還得屏退左右侍從?文章接下來的描述更令人疑惑難解:宋太祖手持“柱斧”戳地,“嚓嚓”的斧聲清晰可聞。什麼是“柱斧”?“柱斧”到不是用來砍人頭的斧頭,而是一種形似如意的可以拿在手中把玩的文具類用品。然而,按照常理來說,要拿著“柱斧”戳地,宋太祖必然就要蹲下身,畢竟他不是長臂猿。可這就更怪異了,兄弟倆人喝著酒,怎麼會突然拿“柱斧”戳地,還發出“嚓嚓”聲?一邊戳地還一邊喊“好為之,好為之”。關於這句話,有的解釋是“好做”,有的解釋是“好好幹”。那到底是做什麼?幹什麼呢?

千古謎案”燭影斧聲” 趙匡義之弒兄篡位之謎

晉王趙匡義

由於史料的記錄中存在著諸多疑點,便有了趙匡義毒死兄長的說法。話說趙匡義趁太祖不注意便在酒裡下了毒,無意喝下毒酒的太祖瞬間毒性發作,順手拿起“柱斧”戳向趙匡義,但已經沒有足夠的力氣,於是身子一軟,拿著“柱斧”在地上痛苦地戳著,口中喊道“好為之,好為之。”而趙匡義則驚慌離席起身,本能的躲避。

這一幕是真的嗎?有沒有史實可以證明呢?

學者們通過研究史料後發現,說趙匡義毒死太祖的說法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能夠證明,大多數是一些稗官野史捕風捉影的說法。但是太祖應該是非正常死亡的,因為依照當時皇宮的醫療條件,一般的疾病不會也絕不可能使太祖突然喪命。即使是一些疑難雜症,也有高明的御醫診治,有靈丹妙藥吊著命,太祖絕不至於一夜赴黃泉。而且如果此時的太祖已病入膏肓,就應該臥榻靜靜的修養,侍從悉心照料,而不是深夜召趙匡義入宮喝酒。因此,太祖非正常死亡的可能非常大。

千古謎案”燭影斧聲” 趙匡義之弒兄篡位之謎

趙匡義即位

有些認為趙匡義是正統之君的人則擺出了“金匱之盟”的證據進行證明。所謂“金匱之盟”,是指太祖之母杜太后臨死之前召集了太祖、太宗,以及趙普入宮,問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說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和福廕。杜太后說“你錯了,若非周世宗傳位幼子,使得主少國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當汲取教訓,他日帝位傳光義,光義再傳光美,光美傳於德昭,如此,則國有長君,乃是社稷之幸。”太祖聽完這番話,哭泣叩拜。杜太后便讓趙普將自己的遺命寫為誓書,藏於金匱之中。這便是趙匡義為了證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拋出來的證據。

然而很多學者認為“金匱之盟”很有可能是趙匡義的杜撰。因為太祖如果想要傳位與他,直接書寫遺詔即可,怎麼需要弄個“金匱之盟”那樣的麻煩說法呢?再加上趙匡義即位後不久就把弟弟們罷官流放,一 一死去,這讓“金匱之盟”不得不更讓人懷疑。而且,趙匡義在哥哥宋太祖死了不到一年就改元,嫂嫂死後更沒有按照皇后之禮發喪,種種行為都讓後人無法理解,這讓他帝位的合法性深受後人懷疑。

千古謎案”燭影斧聲” 趙匡義之弒兄篡位之謎

太祖、太宗畫像

在政治舞臺上,當親情遇上權力,往往就難以稱得上血濃於水了。宮廷中的眾多“謎案”,與其說是“謎”,不如說是陰謀,普通人難以想象,但在皇族、在宮廷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宮廷,這個社會的最上層,其成員多數是維權是從,為了權力,幾乎什麼都能無所顧忌地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