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和新6的成功,名爵車主都有點膨脹了

其實早在上月,關於如何講述HS的上市表現就已經在腦海裡打轉了,只是苦於沒有數據作實錘,因此一直等到了現在。而至於說行文的動力,並不是想口誅筆伐誰來逞一時之快,僅僅只是想從軲轆手中得到那瓶心心念唸的Old Speckled Hen啤酒。

ZS和新6的成功,名爵車主都有點膨脹了

有專屬定製的啤酒,也只有MG才有吧?

10月,我們的Hormone SUV迎來了第一個完整月的大考,4000+的總銷量單看起來真不好看,畢竟上汽名爵在它身上注入的心血和金錢絕對算得上是近年之最,但如果放眼整個國內SUV市場,今年10月份同比減少15.1%的實情,已經打破了SUV車型近年來的跌幅記錄,而在HS前輩GS上市那年(2015年),中國SUV市場的同比增速達到61.8%。這麼一想,諸位MG擁躉及上汽領導是否會消消氣呢?

ZS和新6的成功,名爵車主都有點膨脹了

名爵HS在今年成都車展開始預售

談論HS成功與否,絕對為時過早,此文也僅僅是給諸位看官提供的一款下酒菜罷了!說產品力,HS除了那副辨識度不算太高的“皮囊”之外,基本上找不出任何可以吐槽的地方;說價格,根據潛客不同消費能力所劃定出的價位區間以及後期可以預測的降幅空間綜合起來考量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說營銷,上汽這次對HS的“偏心”絕對超過了榮威任何車型,再把上汽拿名爵當“養子”一類的話掛嘴邊為免太過小肚雞腸了些。

但為什麼就算是有市場疲軟作擋箭牌,仍然有那麼多人對HS的表現感到失望呢?——因為他們從ZS、新MG6的爆發當中看到了希望,也膨脹了慾望。

ZS和新6的成功,名爵車主都有點膨脹了

名爵HS和奔馳GLC放在一起,一點也不輸麼

是時候澆上一盆冷水了,HS來得正是時候!它不但讓更多人看到了名爵當下造車工藝的巔峰水準,也讓更多關心名爵的人看到了什麼才是這家擁有近百年曆史的品牌當下所無法突破的瓶頸。

首先讓我們從ZS上市前開始說起,2016年MG3、GT、MG6、GS總共賣出了80300輛。同期,榮威360單車全年就賣出了82861輛,RX5更是突破了9萬輛。兩個底子完全相同的車,論品牌名爵的底蘊更是“無中生有”的榮威所無法比肩的,當年入市時的定調也遠高於榮威,為何卻呈現出如此嚴重的兩級分化呢?是渠道的問題?是價格的問題?還是樣子問題?

ZS和新6的成功,名爵車主都有點膨脹了

名爵HS在成銷售重鎮重慶正式上市

從渠道上來說,時至今日,名爵榮威仍然在很多地方實施著雙品牌併網銷售的策略,就算是單品牌的4S店數量,從筆者目測來看也是大致相當的;從外觀樣貌上來看,榮威一直走著一條中庸的線路,而名爵卻是走的一條個性之路,所以這在當時可能會成為主導銷量高低的一個重要砝碼,但絕不是2017年或2018年,因為這時的名爵已經擁有了一張“大眾情人臉”。

所以,最後我們唯一能想到的問題就是價格了!如果奧迪A4L賣30來萬,人們覺得符合它的價值 ,大眾邁騰賣25萬左右,大家可能就會再多比比別的車,斯柯達速派要是敢標出25萬,基本別想賣出去了。是的,其實我們正在說的就是品牌價值!

名爵的品牌價值在剛剛入華之時,通過商務化的MG7和運動化的TF贏得了不錯的口碑,又通過MG3SW的親民時尚路線分得了較好的市場份額。之後,隨著上南合作,不知是出於何種原因,名爵一直在“英國品牌”和“自主品牌”中游離不定,我猜想那時的上汽一方面想通過英國基因提升名爵形象,另一方面又想用“自主技術”一說來彰顯自己凌駕於其它中國品牌之上的研發能力。但這卻深深地傷害到了名爵的品牌價值!一個以英國設計團隊為核心打造出的MG3、MG5、GT、MG6、GS即便那些年還在伯明翰長橋工廠生產過,依然會被那些自以為是的車友說成是假洋鬼子,媒體在被“授權”的情況下也對名爵大肆冠以“自主品牌”,直至今天依然如此。

ZS和新6的成功,名爵車主都有點膨脹了

名爵HS的價格一公佈,大家還是有點吃不消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一個“自主品牌”的HS起售價達到了12萬,市場一定會說“貴”,如果一個“英國品牌”的HS起售價是12萬,市場會說“OK”,這是毋庸置疑的。更何況,上汽並沒有將HS命名成全新GS,口碑與名氣必會再度打折。

HS的表現無論好壞,改變不了我認定上汽的名爵終將成功這一信念!只是一直走在年輕和運動化道路上的MG註定需要孤注一擲的幹上一票,何不放下歷史的包袱,輕裝上陣?搞臺中級車、搞臺MPV試試……年輕不就是敢想敢作嗎?莫疑春歸無覓處,靜待花開會有時。

配圖:來自官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