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哭的孩子為哪般,如何辦?

你只有找到孩子真實的訴求,他缺失的那部分需求,你才有可能真正地把孩子引導好。

愛哭的孩子為哪般,如何辦?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個話題:愛哭的孩子為哪般,如何辦?

在上成長課程的時候,有非常多的家長提了一個問題,我家孩子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喜歡哭,而且哭個不停,而且動不動就流淚?

在這裡我想說一點,在我們思想力愛家學院,我們的正面管教課堂當中,還有我們其他的一些家長課程當中,經常會提到一個工具,就是錯誤目的表。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所有孩子的行為其實都是可以去找到他的訴求點,或者說我們做一個規律,儘管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當中並不倡導給孩子的行為做規律,我們只是說用規律的方式便於我們去尋找一些真實的原因。

孩子的行為,尤其是哭鬧,有的時候他是為了尋求你的關注。他希望你關注他,他希望你給他更多的精力,他希望你陪伴他,總而言之,為了讓你得到關注,哭就是他的武器。

當然也有的孩子哭並不是為了尋求關注,而是跟你在爭奪權力。媽媽,憑什麼你說了算,爸爸,憑什麼就要聽你的,為什麼就要聽你們的,我為什麼說了不算呢?他為了表達這種抗議,他為了爭奪自己的這份權利,他可以哭。

當然還有一些孩子在遇到一些事情,很受傷的時候,他也可以哭,這個哭,更多的是表達了一種憤怒,或者說是一種報復。當然還有一些孩子哭著哭著就沒有下文了,啥事都不願意去做了,這個時候孩子的哭代表著自暴自棄,所以孩子每一種徵召你都要去看一看,孩子他真實的訴求是什麼。

你只有找到孩子真實的訴求,他缺失的那部分需求,你才有可能真正地把孩子引導好。這個時候有很多家長就在問,付老師,我也不知道怎麼引導,你可不可以教我一些方法。

今天我教給大家一些步驟,大家可以做一些嘗試,第一個,如果是孩子比較小,你可以把他抱起來,如果孩子比較大一點,你可以牽著他的手坐在沙發上,平起平坐。寶貝,我注意到剛才你哭的很傷心,你願意跟媽媽說一下你心裡的一些想法嗎?寶寶,我注意到你很難受,你願意跟我分享一下發生了什麼事嗎?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靜靜地傾聽,用所有的精力去聽。

第二個,當孩子說完之後,家長切記不要去說教,不要去建議,不要去給方法,什麼都別做,你只要做一件事,還是傾聽。

然後問孩子一句話,還有嗎?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因為你說這句話的時候,很有可能把孩子內在更深層次的感受給他挖掘出來。有的時候孩子的行為都是依靠感受而來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正面管教當中我們強調一句話叫做感覺好才能做得好。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來解釋,當孩子內在有力量的時候,他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動力的。

第三個步驟,在經過一個比較長時間的訴說,甚至是沉默的時候,你可以抱著孩子,你也可以牽著孩子的手,你可以坐在沙發上,放在孩子的肩膀上,確保他感覺舒服,然後當孩子感覺非常平靜的時候,你再去問他,那你願意和我們一起想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嗎?你願意和媽媽一起來想想怎麼解決問題嗎?

他會感受到平等尊重,而且他會感受到參與感。未必能夠真的找到問題解決的答案或者方法,但是你的孩子感受到被傾聽,被認真的對待和被尊重,這個時候就會很慎重地處理自己的言行。

有的時候也可以看到孩子他就是不願意跟你的合作,這也很正常,也可以告訴他,兒子,我非常理解這樣的感受,那我們有這樣的一些感受是可以的,是被允許的,如果你覺得你不想跟爸爸做一些交流,那你稍微歇一會,等我們雙方都很平靜的時候,我們再坐一會兒交流,如果你希望我先暫時避開一會也是可以的,那我也會尊重你的想法,你看怎麼樣呢?

當孩子情緒沒有被接納,他的情緒沒有被承載的時候,他是很難沉澱下來,安靜下來跟你去解決問題的。

我們跟孩子相處的過程當中遇到問題,我們是奔著解決問題,而不是跟孩子一樣發火憤怒,解決問題才是王道,而且問題的大前提就是你如何能夠接納承載包容孩子的情緒,這需要我們的家長朋友們反覆的練習,沒有那麼容易。

但是當你能夠學會接納孩子情緒的時候,孩子就能夠在這裡獲得足夠的安全,你也會收穫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作者:付峰,思想力教育創始人,資深親子教育專家,美國正面管教認證家長講師,美國正面管教認證學校講師,美國正面管教青春期養育講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