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況和奶奶有什麼關係呢?

養育孩子的時候,我們除了技能方法這個層面需要提升,還需要更深層次去覺察有沒有一些主導的因素。

孩子的情況和奶奶有什麼關係呢?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個話題:孩子的情況和奶奶有什麼關係呢?

在我做一對一個談諮詢的過程中,我們有大量的家長聯繫我們的親子老師,通過親子老師預約我們講師團,然後點對點地幫助家長做問題的梳理。

其實我們發現由於家長養育方法技能不足,導致孩子各種各樣問題症狀出現。還有一個原因,家長感受到了自己的方法不太對,可發現僅僅是這個方法不太對,也不至於孩子導致那麼嚴重的狀況,是怎麼回事呢?

我今天給大家講得更深入一點,有些問題我們看到的只是表面和冰山之上的那一塊,還有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在冰山之下的,需要我們認真慎重謹慎地去看待。

我給大家講述一個案例,我接觸的過程當中,涉及到一些人物的信息,我都給隱去了,當然這個故事我也做了一些優化,大家看看梗概就可以。

有兩個孩子,小寶怎麼看怎麼不舒服,甚至看到小寶寶就莫名的生氣,脾氣莫名的大,而且跟他相處的過程當中,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充滿了憤怒。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其實都不知道。

這樣的案例,其實在我的個案諮詢過程當中大概有五六位都是如此。後來我就做了嘗試,我說,如果這個時候你願意的話,閉上眼睛,想到你的小寶,然後你再做一些深呼吸,你靜下來,憑著你的直覺,你聯想一個人,你最先想到的會是誰呢?

有的家長就告訴我,付老師,我想到小寶,然後讓我聯想一個人,我想到他的爺爺。還有家長告訴我,付老師,我想到小寶,我聯想到是他的奶奶。也有人告訴我,我想到的是他的外公,還有人說我想到的是他的外婆。

我們再往下去深入挖掘,你會發現其實這個媽媽或者爸爸,你讓他聯想這個孩子的時候,然後通過孩子聯想一個人的時候,他想到那個人,說明這個爸爸或者媽媽跟他聯想到的那個人之間是有很深層次的淵源的。

假如這個案例當中,媽媽對於孩子是莫名的情緒,莫名的憤怒,莫名的不滿,如果憑直覺第一聯想想到的人是奶奶,說明媽媽跟奶奶之間還有一些未解的議題,這個時候要慎重。

因為媽媽跟奶奶之間一定有一些相應的衝突,除非這個衝突得到有效的解決,否則

媽媽可能對奶奶的憤怒,可能對於奶奶的這種怨氣和不滿,在不知不覺當中投射到了她的小寶身上,而她的小寶就接受了這樣一個角色,這個其實都在潛意識的層面呈現出來的,當事人心裡面並不是很清楚。

我們很多的家長聽了這樣類似的案例,你也不是說一下子就去套起來,不是這個樣子,是或者不是我們需要當面一對一地做梳理,必要的話還需要通過系統排列的方式幫你去看一看,這個孩子跟奶奶之間的距離是不是非常的近,他兩是不是到了一個相互的認同,這其實都需要去驗證。

今天通過這樣一個議題,通過這樣一個話題,我們想告訴大家,我們養育孩子的時候,我們除了技能方法這個層面需要提升,你還需要更深層次去覺察有沒有一些主導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