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朱元璋時代是中華帝國晚期政制的起源?

大木子的生活


前言: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統領六部。自秦朝始,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兩宋到大元,中國古代在明朝之前的所有封建王朝都採用的丞相制,由丞相來統管政務。明太祖皇帝出身貧苦,歷經萬難才打下的明朝天下,他有感於前朝很多丞相最後篡取了皇帝的江山,自不想以後自己的子孫也被某位丞相篡位,就藉著胡惟庸案做出了曠古爍今的事情,廢了丞相制。此舉給中華帝國晚期的政治體制帶來了哪些積極的影響?

一、明朝在廢除丞相制後實行的內閣制

廢除丞相制雖然讓君權和相權一直以來相愛相殺的局面得到了解決,但是獨攬大權於一身的皇帝需要事必躬親的親自去統管各部事宜,很快皇帝就扛不住了。成祖皇帝朱棣在位之時,開始建立起秘書班子,稱為內閣,幫著皇帝處理一些政務,內閣擁有議政權,六部就還是和之前一樣擁有行政權,決策權最終還是在皇帝手上。隨著時間的發展,內閣制度也就越發完善,全國各地需要處理的事情通過奏章通過司禮監轉呈皇帝過目,然後讓內閣拿出意見,司禮監把內閣的意見向皇帝報批,沒問題後就可以讓相關部門照章辦事。

二、內閣制的發展

宣德帝在位之時苦於每天要批閱的奏章太多,就在宮中開辦太監學堂,估計太監學習文化知識,有一定學問的可以進司禮監幫助皇帝批閱奏章。太監掌控了批紅之權就意味著皇帝已經開始可有可無,太監、內閣、六部、地方行成了一個可以閉合的關係鏈。故而明朝後面很多皇帝幾年、十幾年、甚至三十年不上朝,國家自然照常運轉。

萬曆皇帝登基之時比較年幼,政務都由太后和內閣商量著辦,而張居正是潛邸之臣,自身能力卓越,司禮監,太后都信任他,最後決策權、議政權相當於都在他手上,所有的政務,他自己就可以辦,就算當代很多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的首相都不見得有張居正權力大。

三、中華帝國晚期的政治體制

清朝末年,國家多事之秋,對政治體制的改革迫在眉睫,宣統在位時,清政府宣佈廢除軍機處,實行內閣制,由內閣總理大臣來總領國家大小政務。一直到袁世凱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建立中國帝國時仍然採用內閣制。

結語: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為內閣制的誕生創造了條件,經過明朝200多年的發展,內閣制不斷得到優化和改進,最終被中華帝國晚期直接借鑑和參考。所以說朱元璋時代是中華帝國晚期政治體制的起源。


鄂G遊天下


題主好!明太祖當上皇帝后,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制,對朝政進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是廢丞相改六部建內閣,其次是司法監體系的確立,另外對軍隊進行了改革,建立了衛所制度。本文只對丞相權力弱化,演變過程做一概述。實際上還是換湯不換藥,明王朝仍然是繼秦統一後,中國封建帝王專制制度的延伸和繼續。總的來說,就是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進一步得到加強,權力高度集中於皇帝一人。明初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建制基本承襲元制。中央設中書省,置左、右丞相。凡國家大政必先“關白“(報告)丞相,然後奏聞皇上。地方設行中書省,總管一省軍、政、司法。

明太祖朱元璋

"胡惟庸案"後,朱元璋深感丞相權力過大,決心弱化其權力,下令裁撤中書省,分相權於吏(掌文職官吏的任免,考核等)、戶(掌戶口,賦稅,財政收支等)、禮(掌禮儀,祭祀,科舉等)、兵(武官選用及軍事行政)、刑(司法行政)、工(各項工程,水利,交通等)。統稱為六部,直接聽命於皇上,對皇帝負責。洪武二十八年六月,朱元璋宣佈,以後嗣君不許議置丞相;大臣如敢奏請者,處以重刑。這樣,秦、漢以來實行了一千餘年的丞相制從此廢除,皇帝的權力更大了。

三省六部

明太祖廢丞相改六部並非首創。六部是從皇室內府(皇帝秘書)的尚書檯演化而來,西漢叫"曹",漢成帝時將尚書檯分為四曹,東漢增為六曹。魏晉以後,尚書檯從內府中獨立出來,改為尚書省,成為中央執行政務的機關,以後尚書各曹逐漸變為部,唐代正式定名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一直沿用到清朝。丞相的廢止,是封建社會皇權和相權搏弈的結果,從根本上說,是君主專制制度的形成。自明以後,類似董卓、曹操等人用丞相弄權的事情再未出現。

董卓畫像

六部代丞相之職後,大權歸於皇上一人,繁雜的政務和大量的奏札,自非一個人的精力所能料理,於是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十一月,又仿照宋朝殿閣之制設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等殿閣大學土,由文人充任,備皇帝顧問,有職無權。到明成祖時,可參與機務,但"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批答出自御筆“。宣德初年,以"票擬"(指用小票墨書,貼於疏面進上)形式可對奏章提出處理意見。正統英宗九歲登極,年齡小,太皇太后專一委政內閣,使內閣票擬製度化。

明朝內閣制

凡事有利有弊,丞相的廢除和內閣票擬製度化,對勤於政事的皇帝無疑是好事,能防權臣鑽營。但對於懶散的主子,就成權力的奴才了。明朝中後期特別是正統(朱祁鎮)以後,皇帝多昏聵無能,宦官便乘機弄權,隨著票擬製度化,本來由皇帝在大臣的奏章上用硃筆批寫的最好裁定意見,漸由司禮監秉筆太監代批,稱為“批紅“。由此引來宦官干預朝政,如正統時的王振,萬曆時的劉瑾,人送“立皇帝“。熹宗時的魏忠賢,人稱"九千歲"。史學家趙翼評說:"明代首輔權雖重,而司禮監之權又在首輔上"。像太監王振就利用批紅之便,矯旨引薦同黨,陷害政敵。權傾朝野,連皇帝都稱"先生“,公侯勳戚尊之為“翁父"。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權力的高度集中,帶來了多帝懶政、怠政的惡果,使宦官有機可乘,弄權幹予朝政,禍國殃民。儘管太祖皇帝建國伊始,三令五申嚴禁太監干政,但是制度的缺陷最終讓宦官干政百年以上,可以說,明朝的滅亡,多半是由宦官專權造成的。

魏忠賢畫像

(圖片源自網絡,不便當刪)

參考書目:《明史》,《明太祖實錄》,《萬曆會典》。


雨送黃昏669


中華帝制始於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創立,終於公元1916年袁世凱“洪憲帝制”失敗,標誌著中華帝制從此退出了中華的政治舞臺。

在中華帝制存續的2137年間,經過不斷髮展、演化,始終是以皇帝為中心,皇權不斷強化為主要特徵。朱元璋時代之所以能成為中華帝制晚期起源的標誌,最主要就是他廢除了存在兩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成為繼皇權、相權於一身的帝國最高執政。

皇帝是帝國的元首、是國家的象徵,宰相是政府的首腦、是國家的執政,廢除宰相制度,將相權加與皇權之上,固然強化了皇權,但同時也將皇帝推到最前沿,直面帝國各種利益衝突、矛盾摩擦。明帝國實質上就是明政府,最終政府執政的失敗全都要皇帝來承擔,這也是明朝後期,即使崇禎皇帝朱由檢再怎麼勵精圖治,但無法調和君臣之間矛盾,最終依然無法挽回帝國滅亡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