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萬軍隊土崩瓦解,叛軍蜂擁攻入長安,唐玄宗為何能成功溜走

公元755年,時任三個州府節度使的安祿山從今天的京津冀地區起兵,表面上說是要討伐楊國忠,實際上兵鋒直指當時唐朝的核心地帶長安。只不過,受限於黃河和太行山的阻礙,他們只能先往南,然後再折向西。

數十萬軍隊土崩瓦解,叛軍蜂擁攻入長安,唐玄宗為何能成功溜走

此後,安祿山與盟友史思明在戰略上相互配合,加上唐朝內部宦官對唐玄宗的錯誤誘導,戰爭的天平終於在陝西潼關發生了徹底扭轉,叛軍在成功消滅數以10萬計的唐兵之後,直接衝進了長安城,而唐玄宗則不得不帶著他們的妃子連夜出逃。

那麼也許有人要問了,當時安祿山的軍隊已經取得了大勝,為何不乘勝追擊直接抓到唐玄宗,徹底斷了對手反擊的後路呢?歷史上對這一戰的分析有很多,但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前期安軍在潼關浪費了過多時間。

數十萬軍隊土崩瓦解,叛軍蜂擁攻入長安,唐玄宗為何能成功溜走

據悉,身處險要位置的潼關在安史之亂爆發後,先後迎來了兩撥將領,第一波是兩個人,名叫封常清和高仙芝,他們深深的知道叛軍起初的攻勢兇猛,不宜與之硬碰硬,於是堅守陣地絕不出擊,與對手打了一陣消耗戰化解攻勢。

隨後儘管封、高二人因為讒言被殺,但在軍中服役多年的老將哥舒翰同樣堅持了之前的戰略,這給當時精銳還遠在邊境的唐軍爭取了寶貴的時間,雙方的戰略態勢進一步被平衡。

數十萬軍隊土崩瓦解,叛軍蜂擁攻入長安,唐玄宗為何能成功溜走

最後,雖然安祿山耀武揚威的攻進了長安,但其屬下的軍隊已經連續作戰疲憊不堪,加上當時滿城的金銀財寶等著他們去攫取,唐宣宗一行人等才幸運的得以脫困,跑進了李白筆下的蜀道避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