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教育的“後備箱”裡該裝著什麼

觀點|教育的“後備箱”裡該裝著什麼

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曾經講過這樣一件事:在一所大學經濟學院舉行的開學典禮上,學院院長髮表演講,開口就說:“同學們,今天我來學校,開的是寶馬,我車子後備箱裡的現金,還可以再買一輛。諸位畢業兩年後,希望你們都開著寶馬來見我。”話音剛落,掌聲雷動。

這樣的勸學演講,令人頗為訝異。我也想到自己上世紀70年代讀初中時,老師常常對我們說的一句話:以後是穿皮鞋還是穿草鞋,就看你們現在是怎麼用功的。對“穿上皮鞋”的那種嚮往,曾經激勵不少人發奮學習,挑燈夜戰。

從皮鞋到寶馬,雖然差距巨大,但在本質上其實都是一回事兒,是一種物質上的引誘。以物質誘惑來勸學的做法,並不新鮮,可以說是由來已久。最為膾炙人口的一個說法,那就是宋朝皇帝宋真宗趙恆所寫《勸學詩》裡面的幾個句子,從“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車馬多如簇”,到“書中自有顏如玉”,不僅有物質上的引誘,還有美色上的誘惑。

這種以物質上的誘惑來勸學,不能說沒有道理。按照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處於“需求金字塔”最底層的是生理需求,這是人的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這種不可避免的強烈需求,是一種強大的驅動力。而生理需求的滿足是離不開物質的。所以,以物質上的慾望滿足來激發人的學習動力,顯然是一種有效的辦法。但是,這樣的一種動力,於人的學習而言,恐怕並非上佳。比如,猶太人在他們的孩子剛懂事時,母親會將蜂蜜滴在書本上,讓孩子去舔書上的蜂蜜,其用意就是讓孩子知道書本是甜的。這個過程,恐怕是這樣的:先用蜂蜜來吸引小孩去啃書本,在書本里找到樂趣,然後,讓知識的無窮魅力,裹挾著人的好奇心,成為孩子不斷學習與探究的強大動力。這種動力,顯然會更好一些。這種力量驅動之下的學習,離教育的初衷恐怕也更近一些。因為,教育從本質上講,在於幫助人“成為一個人”,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完整的人”,成為“自身之我”。在這一形成過程中,並不僅僅只有知識的獲取,更為重要的是精神的成長,是“使人為善”,是“涵養德性”,是發展人的良知、良能。顯然,這個目的,與“千鍾粟”“黃金屋”相比,還有著比較大的區隔。而在“樂趣”與“好奇心”驅動之下的學習,更能夠幫助人得以“自我發現”,進而抵達“自我教育”之境。

觀點|教育的“後備箱”裡該裝著什麼

就教育的社會化功能而言,教育也並不僅僅限於實現個體“生理需求”上的滿足。教育的基本職能是培養人,教育的價值直接體現在人的培養上。但是,教育的價值,還應當體現在能夠將個體的自身發展外化為社會價值,為社會發展服務,為國家民族服務。“成天下之材”,旨在“致天下之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6年發佈的德洛爾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中提出學習的“四大支柱”,特別是“學會做人”“學會共處”,所凸顯出來的教育的社會化功能,也遠遠地超越了從“千鍾粟”“黃金屋”到“皮鞋”“寶馬”這種個體“生理需求”的層面。

所以,儘管從“生理需求”的角度來勸學,是有道理的,也有效果的,但是,就今天來講,絕不應當止步於這個層面。實際上,我們的古人也並不是只有“千鍾粟”“黃金屋”之類的讀書目標指引,更有“修己以安人”“格物致知”“致良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求學治學的志向與追求。而且,就是像“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這樣一類的苦口婆心,也要比“黃金屋”“寶馬車”之類的誘惑,更有境界一些。

觀點|教育的“後備箱”裡該裝著什麼


如果已經到了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這個階段,依舊只能從滿足“生理需求”這個層面來勸學,恐怕就會有不少尷尬出現在我們面前。比如,如果我們為一群大學生所指引的學習目標,就是“寶馬車”以及後備箱裡的“鈔票”,那麼,面對錢理群教授所說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等等問題之時,究竟有多少人能說自己是無辜的“雪片”?所以,如何勸學,並不是一件小事。因為,這件事情所折射出來的,正是對“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些根本性問題的認識與理解。

產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編輯文章,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不對文章觀點負責,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非授權發佈,請及時與我們聯繫進行審核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