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勢而上的梟雄人物,最後慘死在自己人手裡,真是何其嘲諷

1645年5月,明末農民軍領袖李闖被湖北九宮山的一名農民殺害,死時39歲。李闖去世後,大順缺乏領導者,大清很快就消滅了李闖的大順政權。農民起義軍也就此失敗了。至於李闖如何去世,歷史界一直有爭議,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自殺的說法。根據清軍將領阿濟格的奏章,他在奏章上說:“......李闖在逃竄時,身邊只帶了20餘人。被當地的村民給包圍,最好沒有辦法,只能自殺。”有可能,這只是阿濟格的謊言。他沒有找到李闖的屍體,也並不知道他最後到底死在哪裡。

借勢而上的梟雄人物,最後慘死在自己人手裡,真是何其嘲諷

甚至後來,這個將領又上奏說:李闖可能已經逃脫。這個將領的前後不一,受到了上級的批評。後來這個將領被貶官了,其中一個原因是:錯誤地報道李闖的死亡。此外,有人認為李闖是一個在戰場上生存了多年的人,有勇有謀,沒有自殺的可能性。此外,將領也並沒有親眼看到,所以他說法的真實性並不高。因此,這種說法不可靠,沒有根據。其次,和尚說,這也是小說金庸中的觀點,就是李闖沒有死。他化妝後逃到了南方的一個小寺廟。一直活到了聖祖之時。遺憾的是,學術界長期以來一直否認這一說法:因為在當地並沒有找到可信的證據。

借勢而上的梟雄人物,最後慘死在自己人手裡,真是何其嘲諷

此外,他一直與當地的一個家族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如果李闖真是改裝成了一個和尚,當地的官員膽子再大也是不敢與李闖有私交的。此外,李闖的“陝北口音,四十多歲,一隻眼睛被砸瞎了”是相當明顯的,這些外貌特徵很容易暴露他的身份,這與在當地的發現是不符的。第三,被人打死。記載是這樣的:“李闖帶著一些人馬,在到達一個村莊時。”此時“村民以為他們是強盜,村民跟其打了起來,最後被人打死。”也就是說,李闖跟村民打鬥,村民不是對手,還被李闖打翻在地。村民看到了一把刀,就想拿起來砍死他。

借勢而上的梟雄人物,最後慘死在自己人手裡,真是何其嘲諷

然而,村名應該是因為受傷,手腳不方便,並沒有順利的拿到。就在這時,另一個村民拿著農具在李闖的後腦狠狠的拍了一下,馬上就死了。然而,當地的族譜記載了,殺死的是大順的一個大官,所以這根本不是李闖,另外這件事發生的地點也不是李闖經過的地方。除了上述三種死亡說法之外,還有一種說法是比較可信的,那就是被村民誤殺。

借勢而上的梟雄人物,最後慘死在自己人手裡,真是何其嘲諷

據村民說,李闖逃到湖北桐城後,為了躲避追殺,他帶著一夥人馬,途徑一個小鎮的時候,被當地的村民以為是兵匪,當地人為了自保,就馬上組織了一對人,對著他們發動了攻擊。最後,李闖在村民的襲擊之下,被當場打死。

借勢而上的梟雄人物,最後慘死在自己人手裡,真是何其嘲諷

當村民發現他們的錢和物品時,發現了證明身份的東西,才知道是殺錯了人,村民害怕就逃跑了,李闖的屍體也是被偷偷的埋葬了。後來,大順農民軍為李闖報仇,血洗了周圍幾個村莊的村民。正史之中也有著相關的記載。可以看出,李闖被農民意外殺害是目前最可靠的陳述,因為支持這一點的證據最多。農民李闖帶領農民起義反對暴政,也成功地建立了一個農民政權,但最後卻被農民殺害,不得不說真是有夠諷刺的。也許這就是人們常常說到的,回到了自己最開始的起點。一切都是有定數的,誰也沒有辦法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