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則笑話,大致的意思是:
一個人在集市上丟了一文錢,他難過得直哭。
見他挺可憐的,就有人給他一文錢。
可是,他剛破涕為笑,旋即又止不住地哭起來。
別人問他為什麼還哭。
他說:我那一文錢要是不丟的話,現在就有兩文錢了。所以更心痛。
此人的行為固然好笑,可是,現實生活中的人似乎並不比這個丟錢的人聰明多少。只不過是這個丟錢的人比較心口如一罷了,而平常人雖然也這麼想,但是在表面還是要偽裝起來的。
人總是奢求更多的,很少有人能夠滿足。為此,才有中國古人“知足常樂”的勸誡,“世人都說路不齊,別人騎馬我騎驢,回頭看看推車漢,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
因為不滿意,所以人不是將生活的全部希望寄予未來,就是懷念美好的當初,或是懷念被記憶粉飾的當初。叔本華說:“那些以希望和努力生活在將來的人眼睛盯著前面,不耐煩地等待將要發生的事情,彷佛將來的事情才會為他們帶來真正的幸福。這期間,他們對現在不予理會、不加咀嚼、聽任現時匆匆逝去。這些人儘管貌似精明,但卻跟意大利的一種驢子一般無二;在驢子的頭上人們插上一根系著一束乾草。上述那些人終其一生都在欺騙自己,因為直到他們死去為止,他們都只是暫時地活著。”
人之心裡不平衡,不光會跟自己的前後比,還會跟周圍人相比。政治經濟學家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和其兒子愛德華·斯基德爾斯基合著的《金錢與好的生活》一書認為,對大多數人來說,重要的是相對收入而非絕對收入。心理實驗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人們判斷自身相對富裕的標準是國家性的,而不是全球性的。雖然實際工資上漲了,但民主德國工人在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統一後反而覺得沒有以前幸福了。
史鐵生曾說:“我四肢健全時,常抱怨周圍環境糟糕。癱瘓後懷念當初可以行走奔跑的日子。幾年後長了褥瘡,懷念起前兩年安穩地坐在輪椅上的時光。後來得了尿毒症,懷念當初長褥瘡。又過了一些年,要透析,清醒的時間很少,懷念尿毒症的時候。”
史鐵生這輩子可是夠悲慘的了,可是,讓他想不到的是,當初不能接受的悲慘,也有日後讓他懷念的美好。套用一句廣告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正應了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中的一段話:“在這個世界既沒有幸福也沒有不幸,只是一種處境和另一種處境的比較,僅此而已,惟有經歷過最大厄運磨難的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樂趣。必須想到死的痛苦,才能懂得生的快樂。”
閱讀更多 把書讀薄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