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內心真正的慾望,將決定你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內心真正的慾望,將決定你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中寫到:上帝給了人們有限的力量但卻給了人們無限的慾望。

胸有大志的人,不在少數。成功的卻很少,因為多數的人能力匹配不了內心的慾望。

慾望,決定著你最終願意用有限的力量為了什麼去奮鬥,為了什麼而負責任,成為什麼樣的人。

人生任何一個階段的篩選都只是一種形式,別被那些一時的標準迷惑。定義你最終歸宿的,一定是你能力和慾望綜合的那個真實的你。

真正的財富不是金錢或是地位,而是你內心深處的慾望。

《論慾望》一文中提到,慾望是人類一切行動的根源,理論上來說並不存在脫離慾望而單獨存在的行動。如果說人類的行為是一個化學反應,那麼慾望便是其中的催化劑。

慾望,是一切成就的起點。也如稻和盛夫所說:“心不喚物,物不至。”我們要想達成某個成就,絕不是順手可以得到的,是要我們對它產生一種強烈的慾望。

唸叨著“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的馮唐,學醫科班出身,但骨子裡對於寫文章的原始衝動野蠻生長。他不談時事,也不跟什麼東西正面衝突,就要寫文藝,馮唐說“文藝有什麼作用?最少能啟人心,多有點美感,往天上一看,不光有太陽。這人一分心,獨立性就能建立一些。”

柴靜在其《雜種馮唐》中寫到:馮唐老說他心裡有腫脹,要寫出來,要化掉,才舒服痛快。歸根基地,沒什麼是不朽的,我們終將化為粉塵,歸彼大荒,但還是要寫,寫是一件沒辦法的事,什麼也不圖,卻非這麼不可。王小波說,雙目失明的漢彌爾頓為什麼還坐在黑燈瞎火裡頭寫十四行詩?那就叫“自我”。

知乎上一個高分回答說:“人的生活就像投資品價值一樣,是存在均值迴歸的。那個均值,就是你內心最深處的衝動,是你真正的慾望,是你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正如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中寫到,上帝給了人們有限的力量但卻給了人們無限的慾望。

慾望,決定著你最終願意用有限的力量為了什麼去奮鬥,為了什麼而負責任,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內心深處的慾望,才是最真實的你。

“人生任何一個階段的‘篩選’都只是一種形式,別被那些一時的標準迷惑。定義你最終歸宿的,一定是你能力和慾望綜合的那個真實的你。”

只有你內心最真實的慾望才能決定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定義你最終歸宿的,一定是你能力和慾望綜合的那個真實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