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個真正經歷市場考驗的系統

建立一個真正經歷市場考驗的成熟可用的一致性的系統。堆積。

我說的所謂的堆積,大概等同於“厚積薄發”的“厚積”的過程吧。在這個積累階段,是大量儲備各種知識、技巧、方法的階段,強調的是盡最大可能,廣泛佔有,兼收幷蓄,甚至要發揚“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神農氏遍嘗百草”的雜家精神,把你能收集到的一切素材,積澱到你的大腦,以備後用。

積累從何而來?當然首先是書籍。你必須要有橫掃一切大小金融書店的氣概,不需要有太強的針對性,但必須有廣泛性,中西並舉,閱讀各類金融、經濟類書籍。有條件的最好請老手開一個書單,這樣閱讀起來更有針對性,效率也更高。這大概就類似於古人所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吧。我的經驗是,以西方經典的技術分析文叢開始下手,先開立一個20本左右的書單,英文水平高的最好直接閱讀原版,用最簡單的串行方式,將其一本本消滅。這整個過程完全沒有任何投機取巧,過程雖然枯燥冗長,卻不可替代、不可跨越。而且,對於好書,要一遍又一遍的讀,直到爛熟於胸為止。

堆積的過程更多使用的智能,是記憶和少量的推理。你首要的是,牢記書裡的方法和教條,並不需要你有太多的懷疑主義和主觀能動。因為這兩者是必須在你有一定積累的基礎上才會涉及。你如果可以在國外任何一項標準智商測試中,輕鬆取得最前面兩個級別的評分的話,我想,這個階段對於你,可能只需要2-3年的時間,間中你還有餘暇閱讀些哲學、方法論類似的書籍,起到旁徵博引、互相貫通的意義。

在閱讀階段,也不是我妄自菲薄,我認為應儘量少讀國內的讀物,而盡一切可能(如去國外網站訂購等)去不知疲倦的閱讀西方的經典文叢,尤其是技術分析方面的。其實,老手的書房中的書單,對於新手來說,就是最大的財富了,可以少讓你走許多的彎路。我本人就是在幾乎掃遍了國內幾乎所有的跟莊、投機書籍之後,才繞了個大彎,在朋友的指點下,開始閱讀西方的技術分析經典,也讀過少量幾本原版的“聖經”類書籍。

積累的素材除了來自於書籍之外,當然還有網絡。你應該有橫掃國內外大多數最著名的論壇的決心,以謙虛、容納的胸懷去閱讀一切罈子里老手的文章和體會。個人的體會有時候比書籍來的更為直接、更為深刻。我個人來講,在其他論壇結識的一些好手,對我的幫助作用,可以說是極其深遠的。

除了這兩者之外,我認為,你應該把所有(記住,是所有)的時間用於看盤,讀盤,覆盤!!!

看盤,其實對於剛開始的時候來說,無非就是個“外行看熱鬧”的罷了,但這個熱鬧,無論如何,你硬著頭皮,也得看下去。

有條件的,看一切你能看到歷史數據的市場行情:外匯、商品、利率、期指、股票等。尤其是指數,觀察、分析、預測各個市場指數現貨和期貨的走勢,至少要佔到你所有看盤時間的70%左右。即使在股票市場,我的理念是,指數終於一切,永遠看著指數的臉色行事,絕對不做類似股評的所謂“拋開大盤做個股”的傻事。我不認為,自己總可以驍幸抓到跑贏大盤或獨立於大盤走勢的個股。

而且,看盤的過程,也是很好的總結、運用你閱讀的知識的一個場合和機會。

我在看盤、盯盤的過程中,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

一、看熱鬧階段

天天盯著漲幅榜第一板的看,眼睛裡只看到漲、跌的曲線,心裡沒有任何感覺。

二、初級階段

買了書,知道了比如量比等技術指標,知道了綜合排序,知道了分鐘排行,知道了資金流向,知道了熱點板塊和集團式熱點,看的時候稍微有了目的性和篩選性。就像上網衝浪一樣,知道用搜索引擎來過濾出自己需要的信息了。

三、進階

目的性更加明確,有了分門別類的自選項目、板塊,從十幾只品種的走勢能大致判斷大盤的運行趨向,學會了公式選股,自創指標,測試交易公式(還談不上交易系統)等進階技術,開始排斥傳統技術和指標,自以為進入了交易的核心,醉心於編寫公式和所謂的“交易系統”,並利用自己設計的指標來衡量指數和股票。

四、系統化

對幾乎所有具備歷史數據的市場進行長時間的盯、覆盤,尤其是美指、日經和恆指。我在長時間堅持跨市場的研究中,終於構建出自己的交易系統。徹底屏棄所有寫指標、公式(除了我係統中需要用到的)的玩意兒(現在看起來,那些依靠高、開、低、收、量所運算得來的“秘密公式或系統”都是些可笑而不置一提的東西),迴歸到了最簡單、原始的幾項技術(說出來,這些技術我敢說剛進入市場的人可能都聽說過)。看盤的目的是為了驗證系統,完善系統。

五、整合階段

你終於發現,在有效的交易系統的指導下,你可以迅速熟悉陌生的市場併成為該市場的專家,正是應驗了那句話,“股價運動包含一切信息”。你能想象,我幾乎完全不懂也完全不關心天然膠、大豆、銅等基本面方面的供求分析技術的前提下,卻在並不完善的國內商品市場上同樣沒有障礙的獲利。我剛進市場那時候,不怕你們笑話,我甚至不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用膠大國,而最大產膠國是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我在只做了一週模擬交易之後,就用自己的保證金開始了交易。我不懂基本分析,我也瞧不起那些並不專業的偽基本分析者。我只知道,有效的系統和心理控制力,就可以保證我,在任何市場獲利,就這麼簡單。

上面我提到的第四個階段,是非常關鍵的。是你能否最終擁有適合自己交易系統的關鍵。

這個階段,他可能只是些又費時、又費力、而且暫時還看不到任何效果的簡單工作。甚至有時候,你自己都會懷疑自己是否在做無謂、無意義的努力。但我要說,這個階段是不可逾越的,你只有盯盤盯到“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程度,你才有可能進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境界。不要顧及別人的懷疑或恥笑,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你既然選擇了職業投機,那麼這個階段就是你義無返顧的選擇,別無他途。你要設法在曲線的運用中,綜合你所有知道的交易技術知識,去解釋已有的和預測還未發生的。

我不敢保證,人人都能走出這個階段。我發現,投機這個行業,是為數不多的你即使付出心血、辛勞和汗水,卻未必能登頂成功的幾個行業之一。這個完全需要概率化、容忍失敗和不完美的行業,註定最終成功的,只能是那些同時擁有勤奮、天賦和機遇的少數幸運兒。所以,選擇職業交易者是必須要經過極其慎重選擇的,因為,有的時候,回報並不理所當然的與你的付出成正比。

我想用海特的一句話,和大家共勉:

首先,你要有一套有效的價格預測系統,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機制。用“分散”而“持久”的眼光對待交易,在投機市場上長期地佔有概率優勢,而不是孤注一擲,這就是金融交易的全部。

----海特

建立一個真正經歷市場考驗的系統

轉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