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其實並不開放

正如摘要裡面所提出的各種問題一樣,此舉真的會提升訂閱號的閱讀量嗎?但是這個功能並未完成該怎麼解釋?當初藏起來,現在再展開直接收益人會是誰?

官方的第一句話就說是為了提升閱讀效率,從而改版,但是我們其實自己都知道目前微信公眾賬號的閱讀量基本是從朋友圈和微信群而來,從消息列表裡面的閱讀量微乎其微,這個是放出的煙霧彈還是意在別處呢?

微信其實並不開放

訂閱號就小開來看,僅僅就是一個內容平臺而已,說到是服務平臺還是比較牽強的,但是是想讓訂閱號能夠兼顧內容和服務,但是現實發展遠遠偏離了設想的軌道,“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這裡強調的是個體,其次還是品牌。所以才出來了服務號的邏輯,而現實還是不盡如意,企業真正利用服務號能夠和用戶進行良好溝通這種不盡人意,所以微信窮則思變的想出了第三波:小程序。連接人第一步已經完整的形成,但是連接企業其實一直未成氣候,企業的閉環形成是企業和用戶之間的閉環而不是企業和微信之間的閉環。可以說微信還是任重而道遠。

再回看到如今的訂閱號,說得好聽是內容分發渠道和導流的工具,其實就是一個廣告發布集中營地(平臺),等於是類似校園的牛皮癬廣告站牌,只不過有分類而已!

很多人說這個裡面最受影響的是小程序,因為很多都想基於微信公眾賬號的流量帶給小程序流量,小開個人感覺這個最受益的反而是小程序,從智能角度出發,這是完整的把訂閱號定位成內容,做信息流,而服務的職能全部釋放,具體的職能承載則全歸於小程序,這是成就小程序的細微之筆。

經常說騰訊的成就來源於3q大戰,讓騰訊走向開放,而微信呢?雖然微信是有微信開放平臺,但是你是否發現微信其實並不開放,微信反而在流量這個點上有點像淘寶,開始主導流量的分發權利!開放的則是讓各個品牌的流量都到微信上來,微信單一的溝通和聊天怕粘不住用戶,而是通過各種關係讓用戶更加離不開微信,這就是:流量,但是從信息流從內容這邊,不難發現信息並沒有做到智能的分發,生怕流量會流出到別的第三方平臺,一池水有進沒出,遲早就有變成死水,不循環的生態慢慢就會瀕臨破滅。倘若開放內容則會導致微信內容體系的崩塌,反過來就和今日頭條進入了同一個擂臺。這就很容易看清為什麼微信這樣的狙擊頭條和抖音了!

任何一個時代都存在彎道超車!如今是抱著流量很難變現,微信體量越來越大,每個環節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進退兩難!

“去中心化”這是張小龍不管在哪裡都在提及的一個核心關鍵詞,但是市場導向並不是這位微信之父真正能主導的,10億的用戶,每個細小的東西都牽扯100億的產值。雖然微信的各個方面都在發展,但是訂閱號的打開率下降是路人皆知的事情,新玩家去獲取新的關注量難度越來越高,往往單一的擁有好的內容並不能在這個生態裡面脫引而出,加上大號可以不斷的孵化新號做領域的細分,基本上微信內容傳播都掌握在他們手裡面,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各地諸侯割據一方,局勢已定。

要發展,就必然需要改革。可能很多人在擔憂微信的下一步動作,那個以粉絲量定天下的時代是否會被規則切分出來?當然這裡也需要看到微信的魄力,將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去動這些人的奶酪!

破而後立,破是必然,如何破將備受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