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真正的自己和真正的愛

說實話,這本書其實我早在網上書店就看到過,簡介中的“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和“關於愛與失去,以及我從未告訴你的秘密”讓我很是心動,但內容提要中關於混血家庭,關於孩子實現父母夢想,屍體找到後父親內疚,母親則一心報復——這些情節雖也讓我有好奇心,卻並無真正的興趣,因此一直擱置著,剛才查了一下,我是15年也就是去年9月將此書放入亞馬遜書店(中國)的心願單裡的。現在在2016年的跟著“有書共讀”的微信群友們,我僅用了五天的時間就把它閱讀完了,才發現讀書真的不要受所謂內容簡介的誤導。

“有書共讀”開始兩天的介紹,直接強調家庭教育,讓子女承受父母夢想的家庭教育悲劇,建議父母和子女都要好好讀,強調華裔在美國所受到的種族“異類”體驗,前者尚還有些興趣,後者真不是我感興趣的。但開始閱讀後才發現並非如此或者說並非完全如此。

找到真正的自己和真正的愛

關於自我實現

三天之後就讀了一半左右,關於“華裔”在美國處境的種族意識很明顯,但同樣明顯的是它不只關於這個,至於家庭教育更沒讓我有多深的感受。女主人公瑪麗琳——當然也可以說開篇就迎來死亡的瑪麗琳的大女兒莉迪亞才是真正的女主角——前面關於瑪麗琳的敘述和心理描述部分,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關於自我實現,確切地說是女性的自我實現問題。讓我想起同樣身在美國的華人女作家陳謙的《望斷南飛雁》,不過那是一個在美國的中國陪讀夫人追求自我實現的故事,而這裡的瑪麗琳卻是正宗的美國白人女子,但她們都在反抗做一個家庭主婦的命運。這讓我想到男女不平等的問題真的不只在中國,連以崇尚自由和平等聞名的美國也同樣不可避免,雖然時代背景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現在的情形應該要好些了,也想到無怪有人說中國的女性地位其實算是高的尤其是建國後,七十年代的中國女子雖然很貧窮,但已經走出了家門,而當時的美國,女性當醫生都被認為是稀奇的。

瑪麗琳的母親是一位典型的家庭主婦,在與丈夫離異後當了名教師,但教的是家政課,瑪麗琳卻從小就想學男孩子學的手工課,在學校卻不被允許,高中後努力學習一般是男孩子學的物理化學,一心向往著成為一名醫生,最後以優異成績考入哈佛大學,她的母親也感到很高興,為她感到驕傲,但她是因為覺得女兒在哈佛可以遇到許多優秀的男人,她對女兒的期望也在於此,用我們中國人常說的話講就是女孩子“學得好不如嫁得好”。所以當瑪麗琳在哈佛遇到年輕教師男主人公詹姆斯告訴母親時,母親開始很高興,只是後面聽到和看到是中國人時,有了猶豫和反對,這是另一個問題,但瑪麗琳卻明白她來大學並不是至少不只是為了遇見一個優秀的男人,她是要做一個優秀的至少是獨立的自己。因為懷孕,她不得不中斷學業,匆忙結婚,夢想也被擱置,雖然內心有不甘有煎熬,直到幾年後母親的死訊傳來,她去收拾母親的遺物,看到母親困在廚房的一生,當年的夢想再次在心頭被點燃,她一直都不想過和母親一樣的生活,但現實卻讓她變得和母親一樣,這讓她憤怒和痛苦,於是離家出走,打算重修學業,完成她的醫生夢想,卻因為再次懷孕而再次破滅。

我認同瑪麗琳對自我價值自我實現的追求,理解她的抗爭併為她抗爭的勇氣而暗生敬意,但關於她的母親,“她翻了三本相冊,連她母親的一張單人照都找不到,她母親像根本沒有存在過一樣。”“她如夢如醒,似乎有人在她耳邊叫喊:你母親死了,最終,唯一值得紀念的就是她烹調的食物”讀到這兩句話時,我心裡有點不太舒服。什麼樣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我想到自己十八九歲被生死問題困擾時,很害怕找不到活著的證據,我覺得真正的生應該能夠體現一種存在,而且作為人的生,還應該能夠體現一種社會存在。否則,就等於死亡。既然死後對己都是空,那就該為活著的世界留下點什麼。雖然我覺得這留下點什麼包括精神,如果一個人死了,他的精神或他創造的物質財富仍留於世界,也就仍體現了一種社會存在,那麼他雖死猶生,精神同樣能體現社會存在,也一直喜歡閱讀和思考等比較“虛”的東西,但我那時更看重為世界創造物質財富,覺得那才是實實在在的價值,只有“實”的也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才是真正存在的足跡和證據,比如我那時覺得工廠工人所做事都比機關工作人員所做事更有價值。顯然,瑪麗琳認為醫生比家庭主婦更有價值,她甚至覺得一個家庭主婦完全沒有價值。我三十多歲時想到的是人的一生到底有多長,想到的是如何面對生死抉擇,覺得無論怎樣的人生都只有一生,都有一個死亡在盡頭,何時走到盡頭其實已經無關緊要,多長的一生也是轉瞬即逝,還是隻有人類和世界才是最終可以安慰我們的。如今四十多歲了,生死與生命意義或說存在與存在意義問題都很少想起,陷入庸常的平靜或者瑣碎中。在這平靜與瑣碎中,對生命價值問題我卻有了不同的感受,抑或是因為自己已經失去了進取心,三十多歲思考生死抉擇時,想到很多夢想沒實現卻也覺得沒有多少遺憾。我覺得首先死後對自己一切皆空,因此在活著時認真活著就是存在過了,有沒有留下照片或者其他都不重要。生命本無意義,但為了更好地活著,我們必須為自己的人生尋找意義,每個人只要她認真地尋找並去實踐了,她的人生就應該是有意義的,當然要在不為害社會和他人的前提下。至於價值,每個在社會中的人對於社會都應該是有其存在價值的,至於價值大小其實無關緊要,人生而平等,職業也應無高低貴賤之分,社會是由家庭組成的,家庭主婦對於家庭的貢獻理應同樣可被視為對社會的貢獻。我個人雖然並不喜歡家務更不喜歡做一個家庭主婦,但我覺得家庭主婦的人生並非沒有價值更並非沒有意義,如果她喜歡的話,對於她可能會有很重要的意義,我想到我們比如我自己,當然不是全職家庭主婦,有自己的工作,但我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嗎?而對於一個喜歡烹飪並享受家庭主婦生活的人來說,她有可能找到了真實的自己。我反對的只是認為女性就一定要做家庭主婦,就一定要依附男人。

瑪麗琳與其母親讓我想到自己年少時對母親沉於家務的不滿。母親曾經很喜歡看書,我喜歡讀書多半也是受她影響,她給我買過不少書,自己也訂了不少書刊,還曾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過文字,後來就沒見她寫過什麼了,看書的時候也很少,她訂的雜誌大都被我拿來看了,我那時就在心裡埋怨過她沒了自己的追求。

至於如何實現自我價值,瑪麗琳在一雙兒女尚且年幼時採取離家出走的方式,也讓很多人指責其自私,我也認為不妥。中國曾經是一個崇尚集體價值的時代,推崇公而忘私,我也曾經非常推崇,但自八九十年代以後,受西方價值影響,自我價值被提到很高位置,失去自我被現代人認為是最可悲的,我曾經有過惶惑,到底是應該一心為公不顧家庭和自身還是相反?怎樣的人生才是可悲的?我在三十多歲思考生命長度時就想過這個問題,我的結論是“忘記自己的人是可嘆的,只有自己的人則是可悲的”——這裡的自己不只是自己的物質利益,也包括實現自我價值這樣的精神利益。瑪麗琳要實現自我無可厚非,但她不應該完全不顧家庭,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她的那次出走也因此對孩子尤其是大女兒莉迪亞的人生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傷痛。我當年對母親的埋怨也只是覺得她不應該此後因為家務就不看書寫字了,也並沒有希望她不顧家庭了,當然家庭和事業兼顧,對於女性來說確實很難,瑪麗琳兩次都是因為懷孕因為家庭中止了夢想,就有女性開玩笑女性解放了其實更累了,以前女性只需照顧家裡,現在男女平等了女性既要照顧家裡還要外出拼命工作。

找到真正的自己本身就不容易,而要真正實現自我自然就更難了,找到真正的自己是因為愛,對自我價值的愛,實現自我也不應該忘記愛,對實現自我事物事業的愛,還有對家庭對這個世界的愛。

關於融入

男主人公詹姆斯也就是死去少女莉迪亞的父親,他學業優異,考上哈佛,雖因是中國人沒能留校去了一所不知名大學,但他年紀輕輕就成了終身教授,妻子房子車子孩子都有了,但卻覺得一直未能融入周圍社會和人群中並對此耿耿於懷,寄希望於女兒能在這方面有所改觀,送女兒的生日禮物都是如何受人歡迎,如何影響他人的書。小說寫的是作為一個華裔在美國的異類感受,因為種族不同帶來的融入困擾,從第七章開始更是明確提到這點,這當然有其具體性和客觀性,但其實關於融入群體的問題,並不是只有種族不同才會造成,出身階層,生活環境,文化背景等等的不同都會產生這個問題。比如城鄉差別,我一直記得當年大嫂第一次去我老家,看到農村廁所裡那種驚訝和恐懼的神情,我自己十三歲那年從鎮中學轉學到縣城中學時的孤獨寂寞感,原本活潑好動的我性格從此發生很大改變。當然這裡還有一個情況,就是我是中途插入一個陌生的班級,而其他人原本就熟識,這在客觀上也帶來孤立感,另外可能我的性格中原本就有安靜因子,小學時就有位大叔一次當面說我和另一位好友,說我要安靜很多,當時活潑得如假小子般的我還有些吃驚呢。我覺得性格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有些人天生喜歡熱鬧,喜歡人多,喜歡並擅長交際,而有些人則相反或者說不同。比如我個人就是個不擅長交際的人,很少融入周圍的群體中,但我自己並不以為意,高中時還是因一位同學留言才知自己原來經常是“獨來獨往”的,現在我散步時也還是喜歡一個人散步,可以什麼都想什麼都不想,更可以細細欣賞周圍的風景。

對這個問題,我覺得詹姆斯有些過於焦慮了,可以說他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融入美國當地社會和人群,他太在意別人的目光了,當然這種異類感可能是我們很難感受到的。說到這種異類感,我想到我們在中國看到其他國家的人,小時候去北京上海偶爾看到外國人都非常興奮,回來還對周圍人津津樂道,也是如看稀有動物一般,當然我們那時對外國人驚訝的同時還有羨慕甚至仰慕,如今在中國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在有些城市甚至習以為常,甚至在我們小縣城也能不時見到,外國人有美國德國人,更有非州阿拉伯人等,我們已經平靜,對後者甚至覺得他們是不是來中國打工來了,又想能來中國的非州可能算他們國家富裕的人了吧,但那種看待異類的感覺還是會有,而在看待近年來湧入我國的越南、柬埔寨新娘,那種俯視感很明顯的,她們太窮了,所以來中國騙錢,或者嫁到中國算是窮人的也比她自己家富裕得多,不知他們(她們)在我們的目光下是什麼感受。與詹姆斯相反的是,作為一個正宗美國白人(這也是詹姆斯愛上她的重要原因,他想借助此融入美國白人社會)的妻子一生追求的卻是與眾不同,當初她愛上詹姆斯就因為他的與眾不同,漂亮的她一直就不缺追求者,但她覺得他們都太一樣,引不起她的興趣,而與他們完全不同的詹姆斯的出現讓她的眼前一亮。甚至在作為她實現自我載體的醫生夢想中,沒有看到她有多麼喜歡醫學,至少小說中沒有描述,強調的是她覺得做名醫生是和母親的生活拉開距離的最好辦法,她覺得做一名女醫生,在滿是男醫生的世界裡是多麼地與眾不同,她在反抗,反抗家庭主婦的命運,反抗男人主宰世界。同時我想這種對與眾不同的追求可能也與美國人追求個性追求自我有關,而詹姆斯雖然生在美國長在美國,但他畢竟是中國人的後代,中國的文化對他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中國傳統思想注重集體,注重融入集體,不同文化的烙印可能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人畢竟是群居動物,個人都需要融入群體,尤其在我們這個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需要分工合作的時代社會里,更需要融入,但同時也別忘了找到自己,愛群體的同時別忘了愛自己,別忘了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還有羅素的那句“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

關於教育

這是本關於家庭教育的小說,父母讓孩子實現自己未實現的夢想,結果讓孩子不堪重負——在書的簡介及有書共讀的介紹裡都有類似內容的話。對此我是淡定的,因為我覺得雖然我在教育子女方面並不成功,但在這方面很淡然也很欣然,我從來沒有要求女兒繼承我未竟的夢想,我只是希望女兒能有自己的夢想並且為之努力。所以對這個我開始也是覺得沒什麼觸動的,而小說的前半部分這方面給人的印象也不深,但到後半部分,這個主題變得慢慢強烈起來。作為母親的瑪麗琳在明確得知女兒死亡後,並非一心想著要報復,她只是不相信女兒會是自殺,她覺得女兒一定是遇上了壞人等不幸的事,在警察得出自殺明確結論時仍然不肯相信。直到她走進女兒房間,看到那些書那些空白日記本,回憶起與女兒共度的那些時光,她才慢慢明白,其實這些都不是女兒喜歡的,她之所以說自己喜歡,是因為害怕母親再次離家出走,她愛的並不是科學也不是物理更不是生物、醫學,她愛的是母親,是母親的愛,她害怕失去母親和母親的愛。

讀到這裡,我眼睛也變得有些模糊。我想起在女兒年幼時對付她哭的辦法,抱在手上時她一哭我就趕緊抱她起來,結果手抱痛了受不了,有人就說是我抱壞了,讓她養成了習慣,但我說明明是她不停地哭抱起來才不哭呀,這個問題就像先有雞還是鴨那樣很難說清。等她長大些會說話會走路了,她還是很會哭,就不是抱能解決問題的——寫到這兒時我忽然想到事實上到這時我根本就沒想到過要抱她來解決問題了——,而提出在我看來不合理的要求或者是不按我的合理要求去行動了,比如帶她去縣城打針時,她幾次都大哭著不肯,甚至有次趴在地上耍賴,這時我就使出殺手鐧,假裝狠心丟下她不管,轉身就走,她開始還不信,還是隻顧大哭,我心軟了一下,但還是硬下心腸來向前走,女兒這下慌,趕緊從地上爬起來,拼命跑過來追趕我,邊跑邊大聲地哭喊,臉上的表情是充滿了恐慌或者說是恐懼,一種害怕被拋棄的恐懼,聽得我心裡發顫,覺得自己可能有些過分,但女兒卻因此變得聽話,所以下次我還會採用這種辦法。雖然出於無奈,也沒用過幾次,但女兒的那份恐懼神情和哭喊聲我至今記憶猶新,此時讀到瑪麗琳在女兒房間裡感悟到這些時,我想起了這個,我想我當時那種做法可能也給女兒的內心造成了很深的傷痛,其實我也只是想到了自己,想到自己這樣才能讓女兒聽話。莉迪亞在母親回來後變得十分聽話和上進,她其實是因為害怕母親再次離開她,而我女兒進入青春期後其實有叛逆心態,但因為從小是個乖乖女,因此對我表面仍然很聽話,再多的嘮叨她都回答是,好,但實際根本沒把話聽進去,常常“陽奉陰違”,被我發現後就要爭執乃至爭吵一番,她曾經對我說過不想再做乖乖女了,但表面仍然聽從,大概也因為想得到我一如繼往的滿意甚至是稱讚吧,說到底也是愛,每次爭執過後她也說過不想和我這樣。

瑪麗琳每次給女兒送禮物都是書,這我想起自己給女兒買得最多的也是書,因為我自己喜歡書,我就希望女兒也喜歡看書,但效果並不好,後來為了幫助她提高學習成績買了很多教輔書,結果女兒也沒有看多少,而且我幫她挑的時候多,衣服在她高中後大都是讓她自己挑的,但在書籍方面我自認有眼光。但從沒想過或者很少想過女兒是否喜歡,即使徵求意見也是象徵性的,就像瑪麗琳也會問女兒是否喜歡,在女兒違心地說喜歡時她就真的認為是女兒是喜歡的。的確,我沒有強加過夢想過女兒,今後從事什麼職業我讓她自己考慮,但在她說過自己沒有夢想,也說不出有什麼明確的職業志向時,就開始和老公一塊為她考慮志願,她有不同意見時我們就都認為她只是想著去玩想著輕鬆。而這還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雖然在職業方面我沒有給女兒強加過夢想,在其他具體方面我卻在不停地對女兒提要求,包括怎麼學習,看什麼書,應該怎麼看,怎麼安排時間,要培養什麼習慣,房間怎麼收拾等等,當女兒進入青春期容易走神時,當女兒說看不下去書時,我都只是一味地提要求,說她只是懶,只是不想包括女兒與同學交往有煩惱時,及現在向我吐露一點萌動的情感時,我都喜歡說你應該怎麼怎麼樣,雖然經常會以我建議我希望的名義說的,但實際上說的是要求。直到現在,我都不知道女兒的真正需要,我不關注她喜歡什麼,是因為我覺得她喜歡的都是些玩樂玩意,明星八卦及流行歌曲之類,根本談不上什麼真正的愛好,我其實說得多的是她的需要,她需要這樣需要那樣,但這其實都是我的需要,或者說是我覺得我認為她需要怎樣怎樣,她自己真正的需要我其實根本沒有關注過,而我還自以為尊重和了解女兒,無怪女兒與我們爭執時會說我們根本不瞭解她,我們還不屑一顧,說她就是想著玩想著怎麼偷懶。其實我們根本就沒有想著去了解她,只顧按自己的思想和思路自以為是地判斷她的思想行為。

莉迪亞父親對她的期望是融入群體,成為受歡迎的人,母親對她的要求卻是成績優異,與眾不同,這看似有些矛盾的要求讓莉迪亞不堪重負。這讓聯想到現在所謂素質教育對孩子們的要求不是有些相似嗎?既要求孩子成績優異,具備高智商,又要求孩子善於交際,綜合素質高,具備高情商,難怪現在很多孩子也常常覺得不堪重負。

如果說每個人都應該找到真正的自己,那麼做為父母最應該做的也許就是幫孩子找到他們真正的自己,這也許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孩子真正需要的愛。

小說還細緻地描述了手足親情,莉迪亞對哥哥內斯的感激和依賴,她在父母不同期望的兩面夾擊中,是哥哥幫她維持平衡,使她不至於很早就崩潰,這讓我想到年幼時我對大哥的崇拜,有時好好地覺得生活沒意義,每次在外求學的大哥回來都讓我感覺世界好像開了一扇窗。

這部小說給我很多感觸,這感觸來自多方面,讓我不斷地聯想到自己。好作品也許就該這樣,主題多元,至少讓你讀到多元感受到多元,且直指人性深處,或許也因為後者才有前者。有人說小說重要的塑造人物,但我覺得,觸碰讀者內心讓讀者不斷聯想到自己從而引發深層次思考也許更重要,至少對我來說是如此。

這部小說雖然給我很多感觸,感觸也確實來自多方面,但歸根結底可以用簡介中那句話“找到真正的自己”來概括,還可以用另外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真正的愛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