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姓多出皇帝而張姓多出道士?原來是老祖宗早就商定好的

從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中國封建社會首次出現大一統的王朝,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長達2000多年的歷史。在這2000多年中,中國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494人個皇帝。這些皇帝的姓氏多達數十個,但是 卻沒有一個張姓皇帝,而有趣的是中國曆代出名的 道士卻有很多,象張三丰、張道陵、張申、張果老等等。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李姓多出皇帝而張姓多出道士?原來是老祖宗早就商定好的


一、張姓為我國第三大姓

張姓是我國的一個大姓,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全國總人口為十三億七千萬,其中除了第一大姓李姓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4%和佔全國漢族人口7.65%的王姓之外,張姓位列第三大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7.07%。但是,現在如此眾多人口的一個大姓,在歷史上並沒有出現什麼皇帝。

為什麼李姓多出皇帝而張姓多出道士?原來是老祖宗早就商定好的


其實,首先姓張的祖輩就當過皇上,而且當得最早,那就是人文始祖黃帝。張氏的始祖張揮是黃帝之孫,所以張姓也是正宗的皇室血統。因為張揮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發明者,因弓箭的誕生對當時社會貢獻很大,所以黃帝封揮為弓正,職掌弓矢製造,後又取弓長之意,賜姓張於濮陽,所以說中華張姓始祖為揮公,張姓祖根在濮陽。然而姓張的後來怎麼就不出皇帝了呢?這還要從一個有趣的傳說說起。

為什麼李姓多出皇帝而張姓多出道士?原來是老祖宗早就商定好的


二、張姓為什麼不出皇帝

關於這個問題,還有一個傳說,據說姜子牙在封神之時,存有一點私心,自己想要玉皇大帝的位置,坐天庭的頭把交椅,所以就空出了這個位置。而玉帝在封神的時候來的晚了,發現一個位子空著,就問這個位子是誰的?姜子牙說有人。正在玉帝猶豫不定坐在哪裡的時候,其它又有人問這個位子是誰的?姜子牙又說有人。這時候玉帝毫不猶豫地坐了上去。

為什麼李姓多出皇帝而張姓多出道士?原來是老祖宗早就商定好的


而姜子牙忙活完後,去到為玉帝留的位子,卻發現一個氣宇軒昂、神采照人的人端坐位子之上,於是問“你是何人,為何坐在這裡?”玉帝說,我問了兩次這個座位是誰的你都說“有人”,鄙人姓張,名友人,難道我不該坐在這裡嗎?姜子牙聞聽,真是打碎牙齒往肚子裡咽有苦說不出呀。姜子牙看事已至此,也沒法更改,於是和玉帝商量:“總共三界,人間這界你們姓張的就別管了吧。”玉皇大帝很知趣,就答應了姜子牙的要求。所以,張姓就沒再出過人間的皇帝。當然,這很有可能是為了解釋張姓沒人坐皇帝而編的一個傳說,但是也是蠻有趣的。

為什麼李姓多出皇帝而張姓多出道士?原來是老祖宗早就商定好的


三、為什麼張姓出名的道士多?

那麼,為什麼,姓張的不出皇帝,卻出了那麼多有名的道士呢?這要從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說起。張道陵創建的“正一道”,也叫“天師道”,張道陵被道教尊稱為“祖天師”。天師在正一道採取世襲制,傳人都是張氏子孫。不得不說,張姓為我國本土道教和道家文化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現在第三大姓的張姓不出皇帝,卻出了很多名道士的原因!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