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賓護衛隊榮耀的背後,獨家記憶……

2013年5月16日,這支“消失”了十年的“流動儀仗隊”,重登歷史舞臺。騎著潔白的摩托,駕駛在外賓車輛的兩旁,英姿颯爽擔起護衛任務……近年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格外惹眼,這就是武警國賓護衛隊。

國賓護衛隊榮耀的背後,獨家記憶……

為延續過去的榮光,武警國賓護衛隊魔鬼般的訓練,也自那一年起,落在了每個戰士的身上……

成為護衛隊隊員,不僅要思想素質過硬,身高體型勻稱,還要經歷體能、技能、心理素質等6大模塊18個科目為期一年的艱苦訓練,熟練掌握窄路駕駛、蛇形駕駛、轉“8”字、90度急轉彎、隊形變換等摩托車駕駛高難絕技,紮實具備護衛途中排除險情、惡劣天氣和夜間安全護衛等技能。

回憶起武警國賓護衛隊訓練的日子,已退役的孫明歧說了一句話:“冷暖自知,但一切值得。”不過,國賓護衛隊的訓練在普通人看來,可謂超乎尋常。

國賓護衛隊榮耀的背後,獨家記憶……

每一個進入護衛隊的戰士,心裡都記著一句話“站如松,坐如鐘”。這是因為,作為護衛隊成員,他們的身體,要與出勤的摩托車融為一體。

在訓練時,戰士們被要求坐在摩托車上,頭正、頸直、目平,且保持身體與車體成90度直角,兩個小時一動不動。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戰士們都會身背十字架、領別大頭針、睡覺夾木板,連吃飯也保持這個姿勢。而只有完成了這一年週期的千錘萬鑿,戰士們才能真的浴火重生——

國賓護衛隊榮耀的背後,獨家記憶……

沒有一個隊員的手指頭不曾流血而這一年裡所有的辛酸故事,都在戰士們隱藏起來的傷疤裡,寫下了榮譽。

今年21歲的靳銘鑫,2015年就來到了國賓護衛隊。年齡並不大的他,已經能很熟練地完成各種表演動作。但背後的艱辛,他不曾對誰講起過,只有手上的傷痕還為他記著。

說起自己的表現,他最滿意的是和隊友一起完成“撿包”任務。這並不是一件易事,在摩托車行進時速120公里的情況下,護衛隊官兵必須在不減速、不下線、不改隊形、標齊排面的狀態下,統一彎腰,統一伸手,撿起地上的物障後,再統一起身。而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單是練習撿包這一個動作,就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靳銘鑫告訴記者:“練習撿包的初步階段,是一個人扶著車,一個人彎腰下撿,配合著來,這一階段的速度還很慢。”

國賓護衛隊榮耀的背後,獨家記憶……

但這並不是最大的挑戰,第二階段才是最讓靳銘鑫頭疼的,因為他害怕。你要在不減速的情況下,空手抓起物障,速度提起來。有些不熟練的戰士們快速撿起地上的物品,手指難免會和地面摩擦,而一旦接觸地面,手指頭的皮就會擦破流血,甚至指甲都會削去一半。靳銘鑫帶著幾分自豪地說“這種事情太常見了,我們中隊裡沒有一個成員的手沒有一點疤痕的。”

這樣的訓練整整持續了3個月,戰士們在這三個月裡,克服心理恐懼,完成1米範圍內精確撿包,實現每個環節與隊友協調一致,才有瞭如今表演場上,讓外界稱道的一幕。

國賓護衛隊榮耀的背後,獨家記憶……

除了撿包這樣帶有表演性質的訓練外,戰士們平日的體能訓練同樣在時刻考驗著他們的身體和意志。推著500多斤的摩托,每天跑步5公里。值得一提的是,護衛隊的訓練摩托與家用摩托不同,每一臺都重達268公斤,相當於3個成年男性的重量。這樣的不容易,是官兵們的家常。而除了推車外,戰士們每天人均訓練時長多達8小時,最長駕駛里程達到60000公里,幾乎能繞地球一圈半。

國賓護衛隊榮耀的背後,獨家記憶……

在夏日,騎行中雙腿在表面溫度100多度的發動機邊灼烤,頭盔內溫度40多度,馬靴裡能倒出水來;凜凜寒冬,迎著零下10多度的刺骨冷風凍得手麻腳木,有的官兵都患上了風溼病和關節炎;雨雪溼滑,摩托車輕飄難以駕馭,車把稍有偏離就可能摔車……戰士們肘部、雙腿上,疤痕隨處可見。但他們並不在意,只覺這都是訓練留下的“勳章”。

武警國賓護衛隊重組以來,歷經千錘萬鑿,他們的身影已躍然世界眼前。五年時間,600多次出勤,圓滿完成200多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的護衛任務,0次失誤,分毫不差的成績,是武警國賓護衛隊每個戰士為祖國交付的一份答卷,也在世界的矚目裡,展示了中國軍人最英勇的樣子。

國賓護衛隊榮耀的背後,獨家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