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讖語——日軍偵察兵突破香港英軍最強防線

1941年,一個神秘的讖(chèn)語,在香港民間流傳,一些迷信的中國人,感覺到了冥冥中即將來臨的劫難,他們暗暗地記住了這兩句讖語:“鯉魚有日翻洋海,百載繁華一夢消”。

神秘讖語——日軍偵察兵突破香港英軍最強防線

但此時香港的統治者英國人對此並沒有理會,馬照跑、球照打、舞照跳,燈紅酒綠,歌舞昇平。然而,當年12月18日,香港鯉魚灣的海水中,出現了一群群坐著船,甚至遊在水裡的日軍,一週後的聖誕節,香港就全島淪陷,這時,正值英國侵佔香港一百年。為何這則讖語如此神準呢?傳說日軍僅憑几個偵查兵,就突破了英軍最堅固的防線,事實果真是如此嗎?日軍大本營在行動前發出密電“花開、花開”,傳遞的是什麼命令呢?一名普通英軍士兵,隨身帶的一份地圖,被日軍發現後,為何如獲至寶?這份意外大禮又是如何影響香港戰局的?

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軍登陸英國殖民地馬來半島。凌晨3點40分,漢口、天津、上海、及香港邊境的日軍,同時收到一封大本營的密電,密電內容只有四個字:“花開”、“花開”。收到這封密電後,各地早已整裝待發的日軍立即遍地開花,各地英租界同時遭到日軍佔領。

隨後,日軍大本營又發出了一份急電,他們擔心進攻香港的第23軍忘了密電的意思,就解釋了“花開花開”的意思:“E方面的正式作戰已經開始。”第23軍司令官酒井隆看到電報,笑了笑說:“囉嗦”。E方面,就是馬來方面,這是日軍進攻的重點,為防止打草驚蛇,各地日軍都要在登陸馬來後,再向英軍發起進攻。

酒井隆知道,戰爭開始以來,英國的各個租界為了不招惹日軍,都宣佈中立不佈防,而現在只能任日軍宰割,在香港,雖然有一萬多英軍駐守,但主力和海軍都已調往新加坡,留在香港的英軍,只不過是日軍的三分之一。

酒井在香港的勝利,毫無懸念。

唯一的懸念是,大本營只給了酒井三個月時間。而英國人在香港,如同馬來一樣,也修了一道被稱為“東方馬奇諾”的防線——醉酒灣防線。這道有效利用九龍地形的堅固防線,是直接借鑑法國的馬奇諾防線,英國人相信,至少可以抵擋日軍半年。

然而,按酒井的計劃,突破這道防線,僅需一個月足矣。

酒井有他的秘密武器,曾經當過張家口特務機關長的酒井,在情報工作上有著深厚造詣。他相信,無論再嚴密的防線,只要花時間下足情報功夫,總能發現它的弱點。

神秘讖語——日軍偵察兵突破香港英軍最強防線

當日軍部隊到達醉酒灣防線,酒井下令,全軍停止進攻,他不像別的日軍將領那樣,急於正面進攻,而是罕見地在作戰計劃中留一週的時間,來專門用於偵察,偵查工作完備後,才會一舉進攻。

12月9日夜,第38師團的228連隊到達前線,其所屬第十中隊的若林東一,擅自向英軍防線發起了進攻。

小不忍則亂大謀,得知偵查工作功虧一簣的酒井大發雷霆,立即嚴令228連隊撤退,但連隊長土井定七支持若林東一,他關掉通訊,繼續抗命指揮進攻。

3小時後,焦慮中的酒井終於收到了228連隊的電報,電報內容只有一行字:“經過我軍奮戰,已佔領225高地。”

酒井又驚又喜,趕緊趁勢下令全軍,提前向防線發起全面進攻,結果用了不到兩天,就突破了這條戰線。

擅自進攻的若林東一成了英雄,酒井替他掩蓋了抗命的事實,也保住了自己身為情報專家的面子。酒井報告說,若林東一原本是奉命去偵查的,只是在偵查中偶然發現了英軍防禦的漏洞,自己得到情報後,及時進攻,獲取了這場勝利。

神秘讖語——日軍偵察兵突破香港英軍最強防線

英國人,沒想到日軍會如此快速地發起襲擊,讓日軍僥倖得手,咽不下這一口氣的港督楊慕琦,堅決拒絕了酒井隆的勸降,準備和酒井在香港島決一死戰。

楊慕琦堅決不投降,酒井大失所望,他原本以為,拿下九龍,英軍自然投降,因此渡海用的橡皮艇準備數量不足。焦急的酒井甚至找到了軍中的游泳好手,曾拿過柏林奧運會游泳季軍的小池禮三少尉,商量渡海的方法,兩個人都不約而同地說出了“鯉魚”二字。

原來,他們都發現,香港島同九龍最近的地方,有個鯉魚門水道,只有一千多千米,此地最適合登陸。

12月18日,酒井一聲令下,日軍就從這裡渡海,登陸香港島,日英兩軍爆發決戰。

日軍沒想到的是,在香港抵抗最激烈的,居然是沒穿軍裝的電廠防守部隊,他們是由電廠裡輕傷兵和工人組成的志願兵,死守香港生命線,誓死抵抗日軍的進攻。直到最後一個人戰死,電廠才被攻陷

按照酒井的計劃,攻陷了電廠,下一個就是水庫,這一次酒井隆的情報功底,終於派上了用場,他深知,擁有180萬市民的香港,弱點就是供水,沒有水庫,香港市區儲水量連兩天都撐不下來。然而,日軍一直沒能找到水庫,一直到21日,才在黃泥涌山峽發現了水庫。在這裡,英軍竟然沒有佈置重兵,日軍很快攻佔水庫,更令日軍大喜過望的是,

這裡的一名英軍士兵,戰死後為日軍還送上了一份大禮,他隨身攜帶了香港全島的佈防圖,被日軍發現後如獲至寶。

日軍按圖索驥,使用號稱日本最強的第一炮兵隊對英軍秘密工事一個個定點清除。

12月25日聖誕節下午,英軍守將向楊慕琦攤牌,已無抵抗之力的楊慕琦,只得讓香港島的陣地上掛起了白旗。

香港割讓一百年後再次易主,市民將這一天稱為“黑色的聖誕”。

香港的新主人——酒井隆,他曾經一手主導了“濟南慘案”,傳說曾經拔刀逼何應欽簽署了“何梅協定”,這一次,他直接把躲在香港的中國名人都抓了起來(檔案),這些人當中很多都曾做過中日秘密談判的中間人,現在都成了日軍的人質,香港的秘密談判隨之中斷。但習慣用武力說話的酒井隆沒有想到,三年半之後,自己將成為向中國求和的負責人,五年後,自己會因為驅使日軍在香港施暴,而被押赴南京雨花臺槍斃。

天道循環,善惡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