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達芬奇計劃” 曝光!自研AI芯片,英偉達和谷歌地位不保?

華為“達芬奇計劃” 曝光!自研AI芯片,英偉達和谷歌地位不保?

【“達芬奇”項目浮出水面】

早在今年的7月13日,外媒就已經曝出華為“達芬奇計劃”,稱華為旨在將AI應用到產品,並考慮自主研發AI芯片挑戰英偉達。據說,華為高管每月都會進行一次討論,討論內容涵蓋了如何將AI引入從電信基站和雲數據中心到智能手機和監控攝像頭等設備之中。

如今,華為終於挑開“達芬奇”項目臉上的“神秘”面紗,在人工智能領域上的路徑部署逐步清晰。在10月10日舉辦的2018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對外公佈了“達芬奇項目”的細節。這個被視為是華為在人工智能領域最重要的一次進化,在昨天浮出水面。

華為“達芬奇計劃” 曝光!自研AI芯片,英偉達和谷歌地位不保?

【華為做法顯得頗為超前】

在這片藍圖之中,最基礎的部分是華為對外發布的兩款人工智能芯片:華為昇騰910(Ascend 910)和Ascend 310。這兩款芯片以達芬奇架構為基礎的芯片,和算子開發工具、統一訓練推理架構、機器學習一道,組成了華為在AI方面的全棧全場景方案。

相比國內其他廠商而言,華為的做法顯得頗為超前。國內其他的主流雲服務提供商目前多把精力放在了PaaS層面,華為算是第一個明確了在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層面進行佈局,並且制定了一套自有深度學習架構,推出跨平臺AI算法模型的主流雲服務提供商。

華為“達芬奇計劃” 曝光!自研AI芯片,英偉達和谷歌地位不保?

【計劃中的人工智能戰略】

在外界的印象中,華為更多的客戶來自於全球運營商以及企業客戶,手機層面雖然也有涉及芯片,但推出跨終端、私有云、公有云等平臺的AI算法模型,這怎麼看都有些“跨界”,加上AI芯片領域的成熟玩家並不少,華為的這次入局多少令外界有些“意外”。

但在華為看來這是水到渠成的一步。華為認為未來人工智能的十個重要改變方向有模型訓練、算力、AI部署、算法、AI自動化、實際應用、模型更新、多技術協同、平臺支持、人才獲得。基於這十大改變,華為制定了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對於華為來說不做肯定不行。

華為“達芬奇計劃” 曝光!自研AI芯片,英偉達和谷歌地位不保?

【華為積累了各方面能力】

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會面對最多的質疑。一個核心問題在於,華為並不是國內最早一批進入公有云市場的企業,谷歌的主流地位主流、英偉達的實力都不容小覷。在市場格局暫時穩定、顛覆變化並未發生的前提下貿然踏出這一步,華為是否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但是,徐直軍並不擔心這個問題。他認為,一直以來華為都不是一個簡單的互聯網公司或者IT公司。華為過往的業務涵蓋了終端產品、網絡、雲服務、通信等領域,這讓華為積累了從軟件到硬件的各方面能力,因此構成了華為在人工智能領域構建全方位生態的客觀條件。

華為“達芬奇計劃” 曝光!自研AI芯片,英偉達和谷歌地位不保?

【全方位拓展AI生態邊界】

“達芬奇”項目一直被外界認為是華為內部對AI戰略最重要的落地產品,由華為輪值董事長親自帶隊執行,但徐直軍表示,對於該項目,外界有不少誤解。“華為有一個達芬奇項目是事實,但是沒有達芬奇計劃,我關心每一個項目,達芬奇項目也只是其中之一。”

至於為什麼叫做“達芬奇”,也沒有外界之前猜想的那麼複雜。華為首席戰略架構師黨文栓對記者表示,這是因為當初在起名的時候覺得達·芬奇是個“全方位”人才,這與華為想做的“全棧全場景”AI的理念一致,在AI市場需要儘可能拓展生態邊界。

【小芯有話說】你相信會有那麼一天,華為有機會在AI市場嶄露頭角,並撼動英偉達和谷歌的市場地位嗎?(歡迎下方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