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里的阶层,你懂吗

你的孩子身上被贴过标签吗?

今年十月一回家,陪小侄女生活了一段时间,小侄女上四年级,每次陪她写作业都到11点钟,而更为惊讶的是小侄女告诉我她们班的阶层划分,让我着实惊愕。

她们班53个学生,同学间分成了三个阶层。第一阶层:学霸学生,班级前五名且父母积极参班级活动。 第二阶层:班级成绩前十名,但父母很少参加班级活动(父母在外打工)。第三阶层:普通大众,父母没有机会参加班级活动。

班级里的阶层,你懂吗

解释一下班级活动指什么

1.检查前一天所有孩子的家庭作业。批改单元测试卷。

2.组织诗文朗诵,才艺表演。

3.班级新生校服定做,班级用品购买。

学霸们的家长就是班主任的助理,班级的老师们只管教课。嗯,也许这样老师们才能专心致志教课,不为琐事分心。

我不禁赞叹啊,班主任应该去公司做高管,这样细致的组织分工,也是大智慧啊。

班级里的阶层,你懂吗

孩子们从小就有阶层感,这样真的好吗?

我们应该承认人与人之间天生有差别,例如:聪明,坚韧,善良,认真勤奋,乐观等,但这些品质却是分散在不同孩子身上,不只聚集在学霸身。单一身份会产生刻板成见,刻板成见的问题不在于不真实而在于不完整。

但聪明的小孩,如果“反省智”力不好,看不到前面长远的目标,会没有韧性。(建议搜索反省智力是什么)

如果笨一点的小孩“反省智力”好,他知道现在暂时落后,但不用跟别人比,我要完善自己。遇到了困难,但会找到策略,我知道我学习的短板是什么,一个学期下来以后,或者是一两年下来以后,谁会胜出呢?

班级里的阶层,你懂吗

聪明的标签不重要,多元化的思维更重要。

爱因斯坦所言,“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决定用爬树能力去评价一条鱼,那么 我相 信这 条鱼 一生 都会 活在 自我 怀疑 的阴 霾中。”

你或者你的孩子今天被帖标签了吗,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