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话又是鲁迅说的?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很多人都以为这句名言是鲁迅所说。因为在1933年,鲁迅送给至交瞿秋白一副对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话又是鲁迅说的?

其实,他当时只是书写了这幅对联,文辞并不是由他原创。鲁迅只是借前人对联表达对瞿秋白的深厚友谊。

清代徐时栋《烟屿楼笔记》中记载了这则对联的出处,说它是是一个叫何溱的人所撰写。

何溱是清代学者,他选取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16个字,将它们拓印出来,完成了这幅对联的创作。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话又是鲁迅说的?

鲁迅和瞿秋白虽然相识较晚,相处时间也不是很长,但二人感情确实很深厚。瞿秋白在世时编辑整理了鲁迅文集,并写下1万7千字的大序,表达自己对鲁迅杂文的看法和评价。

瞿秋白就义后,鲁迅在生命最后的几年时间里,编辑整理了瞿秋白的译文集《海上述林》。

1936年10月18日,鲁迅看到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段广告文字,这段文字正是《介绍〈海上述林〉》一文。次日凌晨5点许,鲁迅逝世。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话又是鲁迅说的?

关于这种知名对联的误会,还有一个特别著名的例子。那就是传说中的蒲松龄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关于这幅对联的创作者,存在两种争议。有人认为是抗金名将金正希,依据是清代吴恭亨《对联话》中的记载;也有人认为是明人胡寄垣,依据是清人邓文滨《醒睡录》。

这幅对联或许是蒲松龄拿来自勉的,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是他所创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