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故事之滎澤

滎陽,因位於滎澤西岸滎水之陽而得名。東有鴻溝通淮泗,北依邙山臨黃河,南面遙望京索,西過虎牢關接洛陽,地勢險要,為南北之綰轂、東西之孔道。

先來說說滎澤。

鄭州故事之滎澤

滎澤是古時候位於今滎陽故城南側的一大片水澤。滎澤的形成,是黃河與濟水共同作用的結果。

濟水在中國古代的自然水系中是一條聲名顯赫,但同時也是一條比較奇怪的河流。濟水與黃河、長江、淮河並列為中國古代四大河流,號稱“四瀆”,今天的河南濟源,山東濟南、濟寧、濟陽,都因濟水而得名。

鄭州故事之滎澤

濟水發源於今天河南濟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然後一路東流,在今天黃河北岸沁水入黃河的河口附近注入黃河。一般來說,注入像黃河這樣的大江大河的河流,我們都可以將其稱為該河流的支流。但是濟水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注入黃河以後,卻並沒有成為黃河的支流,而是穿黃河而過,在黃河的南岸又向東流去(當時的黃河在這一區段是朝北而去的),一條與黃河形成十字交叉,然後自顧自地向東流去的河流——沒有想到河水也有這麼個性的,呵呵。

鄭州故事之滎澤

當然,我們如果用科學的態度來看待這一自然現象,也可以將其理解為濟水在這一區段的北岸注入黃河,而黃河也恰巧在這一區段的南岸分出一條支流,從表象上看就彷彿濟水穿黃河而過一樣。不過史料上記載,由於當時濟水水量非常豐沛,在下流的過程中,裹挾了大量的泥沙,所以水質非常渾濁,當其注入黃河以後,與黃河裡本來的水形成很分明的差別,類似於大家熟知的“涇渭分明”,所以我覺得當時的人是能夠觀測到濟水確實是穿黃河而過了。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黃河姓黃,顯然是由於河水的顏色,但在東漢之前,黃河習慣上被人稱為河,並沒有黃河之稱。比如成書於漢武帝時期年間的《史記》,全書並沒有黃河一詞,說明那時候“河”水並不是黃的。黃河一詞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縣”的釋文裡,大概這時候黃河之水才真的變“黃”了。

鄭州故事之滎澤

《晉地道志》曰:“濟自大伾山(今滎陽廣武山汜水口子以西段)入河,與河水斗,南溢為滎澤”。足見滎澤主要是濟水停聚而成。古時的黃河河道偏北,後來黃河不斷南翻,淘蝕山根,使黃土質的敖山(又稱邙山、廣武山、三皇山等)滑塌坍入河水之中。由黃河分出的“河南之濟”沿廣武山北麓東流,同時接納了由廣武山上流下來的柳泉和廣武澗兩股小水,流過了敖山以北和滎瀆(又一道小河)相匯合。二者匯合後再轉向東南流入滎澤。滎澤起到了儲水和調節濟水的作用,同時也是行船停泊之所。滎澤的存在,影響了黃河、濟水等水系,對當時的航運、郵驛、人口和地理環境有重要影響。由於濟水由黃河分出後經過古滎澤沉澱,泥沙減少,水質變清,所以非常適宜人類利用,滎陽故城也因此在其北岸得以發展。不過也正因為其沉澱作用,滎澤的泥沙淤逐年累增,加速了滎澤的淤塞,最終導致滎澤在漢代湮塞。《尚書正義》載:“自漢平帝(公元1—5年)後,滎澤塞為平地。”

鄭州故事之滎澤

滎澤的消失引發了一系列鉅變。其中一個變化就是,濟水自此失去了沉澱泥沙的地方。此後又過了200年,到兩晉時,濟水終於難逃厄運,河道逐漸湮塞並最終完全消失。不過,因為濟水實在是古代一條非常重要的大河,所以後來的古河道還是自覺不自覺地被沿用了,包括早自戰國時代的鴻溝,後來的隋唐大運河之通濟渠(溝通濟水之渠)、汴渠等都多多少少利用了濟水的一部分河道。還有就是,黃河在後來的歷史歲月中曾多次改道,而今天我們看到的黃河河道,與古濟水的河道在某些區段幾乎是重合的。滎澤消失引發的另一個鉅變,據某些專家認為,就是黃河這一名字的出現。因為《漢書》裡出現黃河一詞的時間,恰巧就在“滎澤塞為平地”之後,或許這兩者之間真有某種必然的聯繫。

鄭州故事之滎澤

滎澤在今天自然早已經沒有蹤跡了,不過按照滎陽故城所在的位置推測,應該離今天的古滎鎮不遠。有一種說法,認為滎陽故城的東城牆就是被濟水沖垮的,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由濟水“溢停而成”的滎澤就應該緊挨著滎陽故城。古滎鎮之東有一段高約20米的斷崖,而再往東南的索河南岸的斷崖高度降為10米,這高崖之下的平灘最有可能就是當年的滎澤。據說在春秋時代,滎澤是鄭州周邊僅次於圃田澤(東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鄭州輿地志)的大澤,由此推斷,滎澤在當時的規模,大概100平方公里是沒有問題的。

鄭州故事之滎澤

需要補充說明一下,從譚其驤先生所編撰的《中國歷史地圖冊》上來看,滎澤並不是從來都存在的。滎澤作為鄭州附近的一片大澤,僅僅在春秋時期的歷史地圖中有所反映。結合歷史地理學的知識,春秋戰國時代正好是中國氣象史上一個比較溫暖溼潤的時期,大概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黃河與濟水的水量都有程度不等的增加,所以導致了河水南溢成澤。

鄭州故事之滎澤

再補充一點,歷史上和滎澤有關的地名,除了滎陽之外,還有一個,就是滎澤縣。隋開皇年間,在今滎陽故城東北約17裡處設滎澤縣,大概由於其位置已在當年滎澤範圍之內,故名滎澤縣。其後經過多次廢立,元代復立為縣。

鄭州故事之滎澤

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因黃河氾濫,舊縣被淹,遂南遷至今古滎鎮,仍稱滎澤縣。1931年再度取消,併入當時的廣武縣,後來又併入滎陽縣。明成化之前的滎澤縣舊址大概位於今天黃河南岸灘地上的某處,推測距京廣鐵路不遠。1931年被廢之前的滎澤縣舊址就位於今天的古滎鎮位置。古滎鎮至今有明代城隍廟大殿一座,即當年滎澤縣城隍廟,其建築規格頗高。

鄭州故事之滎澤

古滎鎮城隍廟外觀其貌不揚

鄭州故事之滎澤

但進得殿內,立刻為殿內碩大的木柱所震驚!如此粗壯的木柱,說明其當年規格不低。

鄭州故事之滎澤

古滎鎮城隍廟粗壯的樑架結構

需要說明的是,古滎鎮城隍廟大殿內的樑架結構之所以給人碩大粗壯的感覺,主要是因為建築物本身稱不上宏偉,相反所使用的木材卻太過笨重。據說當年建廟所用木材,是拆借了被沖毀的老滎澤縣內諸多高大建築上的木料。因為是重建的緣故,所以並沒有重新設計,只是依原樣重新搭建,結果就造成了整體比例的不那麼協調。

鄭州故事之滎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