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知識—話說軍“旅”

中國古代就有旅的稱謂,有時泛指軍隊。《左傳》《周禮》上都有旅的記載,在周朝500人為旅,設旅帥統領。春秋時期,較大的諸侯國都編有旅,一般轄2000人左右。

近代軍隊旅的編制產生於西方,在翻譯時就用中國古代軍隊的旅來與之對應。旅最早出現於16世紀下半葉的西班牙軍隊,稱西班牙旅,由若干個營組成。17至18世紀,大多數歐洲國家軍隊有了旅,開始僅是一種臨時的戰鬥單位,有時到戰前才組建。一般步兵旅由8個營組成,騎兵旅由6至20個連組成。19世紀初,法、俄等國軍隊將旅列為步兵和騎兵的固定建制單位,旅通常轄2個團,隸屬於師。20世紀上半葉,許多國家的軍隊組建了特種兵旅。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蘇聯等國軍隊中,旅主要作為特種兵部隊的編制單位,美、英、印度、意大利等國軍隊則將旅作為團級單位。

軍事知識—話說軍“旅”

摘錄圖片

現代軍隊中旅通常由若干個營編成,隸屬於集團軍(或軍),為基本戰術兵團。

比如:意大利陸軍裝甲旅,轄2個坦克營、1個快反營、1個機步營、1個自行火炮營、1個後勤營和反坦克導彈連、防空導彈連、通信指揮中隊、衛生連等,全旅共編3500人。

匈牙利陸軍坦克旅,轄3個坦克營、2個摩托化步兵營、1個炮兵營、1個戰術導彈營、1個防空營、1個工兵營和反坦克導彈連、直升機中隊、2個偵察連、通信連、化學兵連、電子對抗連,全旅共2 800人。

還有些國家軍隊的旅既轄營也轄團,如英國陸軍步兵旅直轄3個步兵營,另轄1個裝甲團、1個裝甲偵察團、1個炮兵團、1個工兵團和部分戰鬥支援分隊。

我軍原來也有旅編制,多是為特種兵專業部隊(非現在的特戰部隊),比如:炮兵旅、防空旅、工兵旅、舟橋旅、導彈旅等。進入上個世界90年代,我軍開始在野戰集團軍試行師改旅,以適應現代條件下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聯合作戰的需要。

軍事知識—話說軍“旅”

中國軍網

其實師改旅並不是減少指揮層次這麼簡單。

首先與作戰思想有關。簡單地說戰爭形式決定了軍隊編制形式。師團制是大規模戰爭的產物,應對大規模武裝入侵威脅,需要一定數量規模型的軍隊。對我國來講,隨著大規模武裝入侵的威脅降低,維護國家利益的高技術條件下局戰爭,需要軍隊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隨著軍隊作戰思想的轉變,這就需要陸軍向適當小型化、專業化轉型,體現在編制上就是縮減規模。

其次與作戰運用有關。旅被定義為基本戰術兵團,上承集團軍初級戰役軍團,下接營戰術分隊,從作戰角度來看,集團軍聯合戰役、旅諸兵種合同戰鬥、營分隊戰鬥(營的合成性得到較大提高)緊密銜接。旅這一級在作戰運用上,已完全能取代師高級戰術兵團和團戰術部隊這兩個合同戰術層次的作用。

第三是與武器裝備發展有關。由於裝備水平的提高,現在旅的指揮控制能力、戰場監視能力、野戰防空能力、火力打擊能力、摧堅破甲能力、工程保障能力、後裝保障能力等綜合能力接近或超過原來的師的水平。主戰兵中與諸兵種專業比例更加合理和協調,能夠滿足執行多種作戰任務的需求。

取後就是減少指揮層次,更加扁平化,提高指揮效率。

軍事知識—話說軍“旅”

北京西路瞭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