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要攻打日軍,向北洋政府海軍求助,艦長:拆兩門艦炮拿去用!

十月革命期間,協約國紛紛出兵俄國幫助白俄,但是白俄卻節節敗退,紅俄取得最終勝利。眼見俄國的戰局已無法扭轉,協約國就各自退兵,但是日本卻偏偏不肯撤兵,與部分白俄的殘兵敗將盤踞在俄國的廟街!

十月革命後,俄國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為了緩和與北洋政府的關係,便將沙俄當年霸佔的黑龍江的航行權交還給了中國。為了能夠有效地管理黑龍江水域,北洋政府決定在東北組建一支艦隊,控制那裡的江面和水域,於是就調撥了四艘軍艦開赴黑龍江。其中,艦隊的最高指揮官是一個叫陳世英的艦長。

蘇軍要攻打日軍,向北洋政府海軍求助,艦長:拆兩門艦炮拿去用!

經過一個多月的航行後,艦隊抵達黑龍江的入口廟街進行修整。因為不久後黑龍江將會冰封,如果不趕緊出發的話,艦隊將被困在江上。所以,陳世英短暫休整後,立即帶領艦隊起航。可是,在半道上卻遭到日軍岸上火炮的攻擊。因為畢竟不是國內,貿然開火要引起糾紛。前進不了,艦隊又需要給養,所以只好又返回廟街。此時黑龍江已經結冰,艦隊則待在廟街,等待江冰消融。

不久,一支蘇軍向廟街的日軍和白俄軍隊發起進攻,他們難抵蘇軍的攻勢,情急之下就想起了客居的廟街的北洋政府海軍。本是敗軍之將的白俄軍官,還趾高氣揚地來找陳世英,語氣非常霸道地要求艦隊幫助他們抵抗蘇軍。白俄軍官的傲慢態度自然引起了陳世英的不滿。

蘇軍要攻打日軍,向北洋政府海軍求助,艦長:拆兩門艦炮拿去用!

更重要的是,在俄國十月革命期間,白俄戰亂中曾非常殘酷地迫害華僑,掠奪他們的財產不說,還草菅人命,甚至北洋政府跟隨協約國派到俄國的護僑部隊,也曾多次和白俄軍隊發生交火。白俄軍隊和日軍盤踞在廟街後,還是死性不改,經常騷擾廟街的華僑。而眼下,艦隊被困在廟街,也是日軍一手造成的!因此,對日軍和白俄軍沒有好感的陳世英,就隨便找了個藉口,拒絕了白俄的請求。

蘇軍的攻勢很猛,白俄和日軍支撐不住,前者逃散,後者則收縮到領事館裡,憑藉著有利的地勢構築防線,繼續頑抗。蘇軍進入廟街後,可能是擔心艦隊幫助日軍的原因,兩個蘇軍指揮官親自來拜訪陳艦長。拜訪期間,蘇軍指揮官都很有禮節,而且他們身上表現出的勇敢和堅毅,為了國家勇於犧牲的精神讓陳世英很是感動,第一次接觸就對這支蘇軍很有好感!

蘇軍要攻打日軍,向北洋政府海軍求助,艦長:拆兩門艦炮拿去用!

由於廟街日軍利用領事館建立起的防線非常牢固,而且在火力上要優於蘇軍,而蘇軍沒有重武器,進攻多次都沒有成功。日軍眼見蘇軍拿他們沒有辦法,也是極為狂妄,甚至還主動向蘇軍進攻,企圖重新奪回廟街。雖然蘇軍擊退了日軍的反撲,但是最高指揮官卻在戰鬥中犧牲了!吃了大虧的蘇軍決心要拿下防線,消滅這最後一股日軍。

面對日軍堅固堡壘,無計可施的蘇軍想到了廟街的艦隊。雖然艦隊的軍艦不是很大,火力也不是那麼猛,但是那些艦炮對付日軍絕對是綽綽有餘。於是,倖存的蘇軍指揮官又一次找到陳世英,希望他可以伸出援手幫助蘇軍。

蘇軍要攻打日軍,向北洋政府海軍求助,艦長:拆兩門艦炮拿去用!

陳世英非常同情蘇軍的遭遇,而且蘇軍進行的本就是正義之戰,再加上他向來都對日軍沒有好感,於是就答應了對方打得請求,告訴蘇軍指揮官,艦隊可以拆除兩門艦炮給他們使用,同時也給蘇軍提供了幾十發炮彈。

獲得艦炮的蘇軍所向披摩,先用艦炮對日軍建立的防禦設施進行猛轟,直接把躲在領事館陣地裡的日軍給打迷糊了!蘇軍藉著炮火摧毀日軍的多個防禦點,順勢衝進了領事館,最終擊斃幾十人,又俘虜了一百多名日軍。

蘇軍要攻打日軍,向北洋政府海軍求助,艦長:拆兩門艦炮拿去用!

次年春天,肅清了廟街外敵的蘇軍準備換撤退,因為大批的日軍援軍很有可能會趁著江水開凍趕來支援!出發前,他們直接處決了俘虜的日軍,並且鄭重地將兩門艦炮重新送回給艦隊。同時,他們提醒陳世英,日軍軍艦很有可能會在近期趕到,建議艦隊等到江面化凍的時候趕緊離開!

陳世英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他當即命令部下將兩門艦炮恢復到原樣,並且告誡官兵們都要守口如瓶。果不其然,還沒能艦隊駛離廟街,日軍軍艦就洶湧而來,指責艦隊幫助蘇軍進攻廟街的日軍,將4艘軍艦包圍了起來!然而,在一番取證之後,日軍卻並沒有找到艦隊幫助過蘇軍的證據,但是日軍卻依然蠻橫地要求北洋政府向遇難的日軍家屬道歉、賠償,並且要嚴懲艦隊的主官。如果不照辦,就會擊沉廟街的軍艦。

蘇軍要攻打日軍,向北洋政府海軍求助,艦長:拆兩門艦炮拿去用!

面對日軍的蠻橫要求,北洋政府選擇了屈服,陳世英自然而然被罷免了職務。但是不久之後,他又改名為季良,重新回到海軍任職。抗戰爆發後,他又率領艦隊在江陰與日軍艦隊進行激戰,並在戰鬥中負傷。雖然以弱對強,最終失敗,卻也戰果頗豐,打擊了日軍的狂妄氣焰。可惜,在抗戰勝利前,陳世英在抗戰中遺留的舊傷沒有根治,再次發作,不幸去世!

雖然在廟街,陳世英艦長率領的艦隊並沒有直接參與進攻日軍的行動,但是將艦炮借給蘇軍,以此痛擊敵人,依然令人振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