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享:迷茫归迷茫,但投资仍要进行!

辞职近半年,除了身体素质、炒菜做饭、网购找饭票功力见长,码字能力日渐下降,惰性使然,当然跟今年行情不佳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下半年,感觉没有花费多少时间静下心来思考以及研究企业,更不要说写了,完全被一种迷茫的“大环境”所驱使,偶尔看看盘,然后就是选择熬着,好像也思考不出来什么,也无法主动做什么,难道是遇到了投资者天花板?还是时间长了投资只会归于平淡?

我十分佩服雪球上经常码长篇大作的各位,也难怪投资者出书者众多,但估计自己肯定是做不来的,还是不勉为其难了,但年度的总结是不能免了的,就算再简单,也要总结一下,毕竟自称为“个人职业投资者”。

截止2018年12月28日,统一口径折算为人民币,全年投资回报-13.69%,同期上证综指数涨幅为 -24.59%,恒生指数涨幅为-14.76%,跑赢上证指数10.90个百分点,跑赢恒生指数1.06个百分点。

截止2018年12月28日,主要持仓及表现如下:

股市分享:迷茫归迷茫,但投资仍要进行!

其余还持有一点中国生物制药、光线传媒和蓝思科技的观察仓,中国生物制药是最近大跌买了点,光线传媒看了都一年多了,经历过今年市场洗礼后,更下不去手了,而蓝思科技是近一两个月刚开始看,这三只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目前总仓位约93.5%,手持现金约6.5%。

1、 去年底总结时,已经对2018年给出了谨慎保守的判断,在贸易战爆发后,更加深了这种判断,并保留了约15%的现金做逆回购,但纵观全年,在后续的仓位中确并不保守,特别是对医药股例如信立泰等的加仓可以说是非常草率与仓促,也是造成今年业绩低于个人预期的主要原因,为什么会这样?当然可以找医药行业大变动这样的理由,归根到底还是不够保守!价值都是相对的,所谓的低估有时经不起市场的检验,但好公司可以经受住时间的检验。

2、 今年做了很多的操作与调仓,但最终方向是向我认为的好企业归集,向能够经受时间检验的企业归集,例如除了古井贡B,清理了一些白酒的持仓而成为茅台的股东,加仓了金沙中国,建仓中国平安等,也包括侥幸的清了长城汽车H等。

3、 对医药行业的未来仍乐观,今年也主要增加了医药行业的仓位,考虑到未来行业的发展变化,今年新买入了信达生物B 的小仓位,主要是基于创新药的前景(在创新药领域,中国大概率会走美国的路),这也是标的中今年唯一取得正收益的公司,运气好而已,对信达生物的了解远远比不上我长期跟踪的联邦与信立泰,但有时候投资就是这样。另外就是忍痛将科伦的持仓都调整为了信立泰,不是科伦比不上信立泰,而是只是为了减少持仓医药股的数目。

4、 仍坚持持有张裕B和苏宁,两家公司都在进步,张裕B已经足够便宜,如果分红持续,准备收息了,且今年底开始小幅度调价,这种信号太难得了,张裕面对进口酒冲击的最大痛点不就是毛利率太高吗。辞职后,网购就成为了日常必备项目,使用习惯了天猫,感觉苏宁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因此在下半年稍微减持了一点苏宁,但苏宁仍是重仓之一。今年将持有了11年的中集H的一点B转H的尾仓给清理了,彻底断绝了与中集的联系,希望张裕B和苏宁不要成为个人投资历史中第三只“中集”。

5、 关于招行以及银行业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金,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仍是未来金融发展以及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个人判断大型银行基本都不会出问题,当然包括风控最优的招行,但城商行等可就不好说了,未来一定要有心理预期,某些小银行爆雷而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包括投资者的心理影响。

关于2019年

看了一些机构对2019年的前瞻,大部分为谨慎乐观, 机会好过今年,大白话就是估计有吃面行情,结构性行情,个人感觉专业机构特别是私募机构,很多仓位还不足70%,这也是最近指数不断向下,而没有增量资金入场的主要原因,对于明年的行情个人实在难以判断,毕竟宏观环境有点太复杂,而中国又面临改革的重大十字路口,谁知道会发生什么?迷茫归迷茫,但投资仍需要进行。

仍有6%的现金就是我的态度,2019年个人将会把重点放在持股的研究上,并将根据持股的确定性而进行相应的仓位调整。(作者:searchingfu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