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太難學不下去,掌握學習三階段輕鬆拿下英語

本文由精銳教育南京瑞金路學習中心提供,來精銳,做學霸!

我把英語根據成績分成三個學習階段,總結了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習案例,大家可根據自己的情況模仿這個例子。

英語太難學不下去,掌握學習三階段輕鬆拿下英語

從初級階段進階到中級階段

一開始,英語處於初級階段的王散在課堂外學習英語的方法主要有大量閱讀小說、每天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影等學習方法。

實際上,這種方法僅適用於英語處於高級階段者中的少數人。由於王散的英語詞彙量不夠,閱讀能力不行,又沒有生活在一個充滿英語的學習環境,所以看小說、看英語電影等學習方法並不適合他。他學習英語時總感到很焦躁,感到進步不大。時間久了,英語成績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還在下降。

這時,他的英語只能考30多分(總分100)。

從單詞突破

王散仔細分析了一下考試題目中的閱讀題,發現很多單詞都不認識,連單詞都不認識,還談什麼整篇文章?閱讀不下去,一篇文章後的五道閱讀題目,只能做對1、2道。於是,王散決定先從背單詞下手,他用了一個月時間,把初中到高一課本中的單詞瀏覽和記憶了很多遍。他每天在儘快、儘量完成老師的作業後,用4個小時背英語單詞,背單詞時,只要能認識就行了,單詞辨析、用法、拼寫、用法、同義詞和反義詞辨析等都不背,一個月後,雖然很多單詞拼寫不正確,但80%的單詞基本都認識了。

這時,他的英語能考40多分了。

英語太難學不下去,掌握學習三階段輕鬆拿下英語

突破閱讀

這時,王散再拿來考試題中的閱讀題,發現還是讀不下去,這時,單詞的障礙已經消除了,真正的障礙是心態上的問題,就是“狠勁”不足!於是,他就硬著頭皮讀!他選擇了一些難度適合自己的(不認識的單詞佔整篇文章的5%以內)、長度和範圍與歷年高考閱讀題目很接近的英語“新”文章,每天讀三個小時。

閱讀時,儘量不查詞典,一開始,他讀一篇文章用的時間很長,往往一個小時過去了,一篇文章還沒讀明白,但他咬牙往下讀。幾天後,每一個小時就能讀懂2篇文章了。閱讀速度在不斷提高,一週後,他每一個小時就能讀完3篇短文了。這樣,每天3個小時,一個月後,他讀完了300多篇英語“新”文章。這時,他1個小時內就能讀完5篇英語“新”文章了。

這時,他的英語就能考50多分了。

初步形成語法體系

王散發現,自己語法不成體系,於是他用半個月時間看完了一本很好的高中語法參考書,並把這本參考書上的練習都做了一遍,這樣,就形成了語法的知識體系。在做練習的過程中,他並不是很在意難的、複雜的語法,但對於基本的東西,儘量熟練。

解題技巧和考試技巧

然後,王散又用半個月時間做完了一本關於全國各地歷年高考題目的參考書,根據這本書上的啟發,總結出了一些解題技巧。例如,他發現,對於閱讀題目,有時,即使沒有讀完整篇文章,有時甚至根本沒有讀懂這篇文章,只要他能夠讀懂文章後的問題,並在文章中找到對應的部分,根據做題技巧,他也能做對一些題目。

這時,他的英語能考60多分了。

這樣,王散的英語進入中級階段了。

從中級階段到高級階段

英語太難學不下去,掌握學習三階段輕鬆拿下英語

在中級階段,要提高英語的知識確信度、提高“語感”。

英語進入中級階段之後,王散專門拿出了幾天時間,把自己以前考試和做過的高考歷年考題仔細總結了一下。他發現,自己英語的主要漏洞是英語的知識確信度不夠,表現為:一、閱讀時總是對某些句子的理解有偏差;二、對某些單詞、句法、語法記憶的不夠精確,不能很好的運用;三、“語感”很差。於是,他決定從“背文章”下手。

背文章

王散制定了學習計劃,每天必須記住至少一篇文章。王散用了半個月時間,記住了10多篇文章,這10多篇文章把高考常考的單詞基本都覆蓋了;王散又用了1個月時間,記住了30多篇文章,這30多篇文章把高考常考的句式、語法大多都覆蓋了。王散又用了一個月時間,記住了30多篇簡單的文章,而且能把這些簡單文章默寫下來,這30多篇簡單的文章基本上覆蓋了高考作文的基本寫作模式和表達方式。

寫作文

王散又用了一個月時間,寫了20多篇英語作文,而且這20多篇作文中的每篇都改了好幾遍。一開始,他每天寫三個小時,只能寫出一篇作文,而且出現很多單詞拼寫錯誤和語法錯誤,但一週之後,他每天就能寫完或者改完幾篇作文了。又過了幾天,他就可以把已記住的文章中的某些表達方法運用到自己寫的作文中去了。

這時,他的英語就能考70多分了。

這是因為他的作文以前只能拿到很少的分數,現在作文的分數就比較高了。而且,現在由於腦子裡記住了很多篇文章,考試時,好多題目,憑藉“語感”或者找到與以前背過的文章中的句子中類似的地方,就可以做對一些題目了。

翻譯

這時,王散做了幾道模擬考試題,他發現,無論怎麼總結解題技巧和考試技巧,閱讀和翻譯的分數也很難提高上去了。這是因為,閱讀時,雖然一些句子的單詞都認識,自己的理解與正確的翻譯比一下,還是有明顯的偏差。於是,他決定從翻譯下手,他需要一本好書,這本書上的文章的每句都有翻譯,而且翻譯的要正確,顯然,課本符合這個條件,他於是重新看課本,把課本上的很多句子翻譯成中文,並與正確的翻譯比較一下,找出自己理解上的偏差。

經過總結,他發現,某些句子理解上有偏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某些單詞的引申意思、某些單詞的辨析沒有記住。於是,他用了半個月時間,把高考重要單詞的各種漢語意思、用法、辨析記憶的很準確。

後來,他發現,某些句子理解上有偏差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把學過的語法充分運用到文章中去,甚至,以前學的語法太繁雜,看到簡單的句子,往往就往復雜的語法上想。

一個月後,他發現,課本太熟悉了,因為課本上的文章以前都學過。於是,他決定找本類似課本的但以前沒讀過的書,這本書上文章的每句都要有翻譯,翻譯要正確,而且文章的難度要和高考相近,雖然這種書不好找,當然,也不是不可能找不到,所以他找到了。他自己翻譯一句,然後,再看看正確的翻譯,如果翻譯對了,就往下看,如果翻譯錯了,就仔細想一下,為什麼自己翻譯錯了。

這樣,他每天用一個小時,又用了一個月時間,他終於把閱讀時理解的偏差基本糾正過來了。

一個半月後,他的英語就能考80多分了,英語進入高級階段了。

進入高級階段之後

通過“仿寫”,進一步突破作文

王散發現,自己的英語作文很薄弱,於是每天寫兩篇作文,一個月後,他把所有的歷年考題中的作文都仿寫了一遍。在這個過程中,每寫完一篇文章,在單詞、單詞搭配、句式、文章結構、文章整體規劃等方面與範文進行比較,找出自己的差距。

然後,他又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把自己仿寫的文章進行反覆的修改,形成了自己的固定的單詞、語法、句式、文章結構的模式。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常用的單詞、句式、語法,他通過反覆背誦,記憶的準確無誤。

快速泛讀

這時,王散做模擬題時,發現自己的反應速度還是不夠快,他決定從泛讀下手,於是,他每天用兩個小時,用最快的速度閱讀了大量題材新穎的、難度接近高考閱讀題目的短文。半個月後,他做高考模擬題時,就可以比規定時間提前半個小時做完了。

精妙細微和大腦清晰度

王散決定集中精力,提高對英語的精妙細微之處的把握。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提高大腦清晰度,於是,他把每天下午跑步一個小時,改為每天早上起床後跑步20分鐘、課間和學習的間隙跳繩5分鐘、中午做200個仰臥起坐、晚上8點鐘跑步20分鐘。一個星期之後,他感覺自己學習時,大腦更清晰了。

然後,他把各地歷年考題的聽力題目,反覆的聽、不斷的模仿,在這個過程中,仔細體味出語音的精妙細微之處。然後把自己的發音用錄音機錄下來,對照聽力材料,辨別自己的發音和標準發音的區別,不斷的糾正自己的錯誤。

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

這時,王散學習英語時,沒有一點壓力,心情非常輕鬆愉悅,甚至當心情很不好時,學習一會兒英語,心情就好起來。

達到這個境界之後,他學習英語時,就輕鬆多了,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英語就進步了。

隨時隨意學英語

王散碰到好的文章就背下來;碰到一本好詞典,他就一頁一頁的往下看;他有時間就聽英語廣播、看英文電影;他經常和老師、同學一起用英語交談;他想起一些事情就用英語寫下來。

提高“猜”的能力

王散看到一個新單詞,就猜測一下它的意思;閱讀時儘量不查詞典,儘可能的猜測;練習英語聽力時,一開始聽不懂,就猜一猜,然後,再聽一遍,然後再猜,再聽一遍,一般,聽了幾遍後,就能聽懂了。

隨心所欲大量閱讀

王散還經常讀英語小說、報紙、小短文等。

經常改寫自己寫的文章

王散把自己以前用英語寫過的文章,有時間就改寫一下。漸漸的,他寫的東西的錯誤越來越少、寫作越來越流暢、寫作速度越來越快。

用英語思考

後來,王散把以前的聽力材料拿出來,進行復述;把以前自己寫的文章,進行“想”作文訓練,慢慢的,他就養成了用英語思考的習慣。

他還經常瞭解英美人的生活方式,經常記憶一些常見的、新的英語短語、俚語、成語等等。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99250/answer/3096017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